作者:墨念 從春節(jié)到現(xiàn)在,《哪吒2》一直熱度不減,究其原因,還不是片中演繹著神仙的故事,卻說出勞苦大眾的心聲。記得故事接近尾聲時,敖光決定帶著龍族隱居大海,可是敖丙不樂意,腿上像灌了鉛。敖光發(fā)現(xiàn)后,就情真意切地勸誡他:“父輩的經(jīng)驗,畢竟都是過往,未必全對,你的路還需你去闖,今后,忠于自己的內(nèi)心選擇吧?!本褪沁@么普普通通的一句話,砸中了多少人的天靈蓋,直擊靈魂深處。 “你的路還需你去闖”,敖光的話意猶未盡,我卻想到自己一路走來,坎坎坷坷,真的不容易。其實誰的人生都不可能一帆風(fēng)順,但是我們還是要學(xué)會感恩,感恩生在這個新時代。而那些古代的、近代的老百姓,特別是那些無法掌控自己命運的弱女子們,真的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不知道為什么,我一下子想到晚晴,想到民國,想到湖南總督譚延闿,想到譚的母親李氏,那位出身貧寒,無奈給大戶人家當(dāng)丫鬟的小女子,完全靠自己的努力,先后兩次受驚,不小心打碎了花瓶,不但沒有惹火上身,反而一次次逆襲,改變了自己清貧低賤的人生。 ![]() 一、農(nóng)家得一女,貧寒更饑荒 清朝末年,國家積貧積弱,社會貧富分化嚴(yán)重,地主資本家們“朱門酒肉臭”,而黎民百姓饑寒交迫“路有凍死骨”。各級官員貪腐成風(fēng),奢侈無度,無疑給當(dāng)時的社會帶來沉重的災(zāi)難,令老百姓苦不堪言。 1859年4月,河北省宛平縣的一戶農(nóng)家,一位俊美的女嬰哇哇墜地。真是人間最美四月天,百般紅紫斗芳菲,老李給女兒隨便取個名字叫小芳。按說這李家應(yīng)該高興,可是這李家老兩口看著女孩眉頭緊鎖,一臉無奈。這吃上頓少下頓的日子本來就緊巴,這下又添一張嘴,往后的日子可咋過? 愁啊愁,愁就白了頭。下鍋沒有米,炒菜不見油。日子雖然清苦,但是活著就有盼頭。按說生個小子為老李家傳宗接代,可這偏偏是個丫頭,再漂亮有啥用,她遲早都是人家的人。話說間,第二年底,老李家又添了一男丁,這下日子更加艱難。 小芳長到三歲時,可憐的母親一場大病西赴瑤池了,剩下父親一人又當(dāng)?shù)之?dāng)媽,拉扯著兩個孩子。真是黃鼠狼單挑病鴨子,不到兩年,父親積勞成疾,也一病不起,駕鶴仙游了。自古人美多磨難,幼小的姐姐擔(dān)當(dāng)起做母親的重任,只好度日如年,與弟弟相依為命。 姐弟倆漸漸長大,日子卻越來越窘迫,實在過不下去了,姐姐不得不帶著弟弟沿街乞討。不一日,姐弟倆來到湖南境地,漂亮的小姐姐,一眼被譚家的大掌柜發(fā)現(xiàn),這一對水靈靈的大眼睛,一副俊美的的小臉蛋,不正是老夫人急于尋找的小丫鬟嗎? 小芳進入譚家后,一眼看出這是大戶人家,一路走來她從未遇見這樣的門戶,能夠在這樣的人家里落腳,也算是祖上燒了高香。經(jīng)過幾天的禮儀培訓(xùn),她成了譚家老夫人的貼身小丫鬟。 ![]() 二、初次摔花瓶,丫鬟成小妾 說起譚家,不得不提譚家重量級人物——譚鐘麟。他出生在湖南茶陵的一個貧困家庭,自幼苦讀,在1856年中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皇帝近臣,負(fù)責(zé)起草詔書等)。步入仕途后,先后擔(dān)任陜西巡撫和陜甘總督、浙江巡撫、兩廣總督與直隸總督。高層任職三十余載,政績卓著,深得朝野及慈禧老佛爺?shù)馁p識。 封建禮制下的家教十分嚴(yán)格,越是讀書人越要遵循那一套。譚鐘麟官職再大,每天都要到母親那里問安。當(dāng)他發(fā)現(xiàn)母親身邊多了一個俊美的小丫鬟時,心里“咯噔”一下,這是哪來的小丫頭,如此美貌,貌若天仙!心中之言未曾出口,只是在母親身旁多看了幾眼,晚上便輾轉(zhuǎn)反側(cè)。身邊雖然有少夫人,但是心里默念:府上來個姑娘叫小芳,長得好看又善良,一雙美麗的大眼睛,辮子粗又長...... 自古英雄愛美女,譚鐘麟也食人間煙火,怎能例外?日子久了,他便深深愛上小芳。有一天,他陪著母親喝茶聊天,小芳一邊添茶倒水,一邊擦拭八仙桌上的各種物件,氣氛想當(dāng)融洽。當(dāng)小芳又一次為她們母子倆添茶時,譚鐘麟的雙眼直勾勾地盯著,越看越喜歡,像要把小芳裝進眼窩里。這點小把戲早就被老夫人看穿了,她哈哈大笑道:鐘麟啊,你莫非喜歡小芳姑娘?此話一出,不知小芳是驚喜還是害怕,手一哆嗦,卻將茶水灑了譚鐘麟一身。這下是真害怕了,她急忙從羅裙里掏出手帕,心想幫助譚鐘麟擦干身子,哪知手忙腳亂間,卻將桌上的翡翠花瓶打落在地,摔得粉碎。小芳捅了大簍子,嚇得渾身顫抖,竟然嚎啕大哭。誰知老夫人不但不怪罪,反而讓兒子找來毛巾幫助小芳拭淚,然后問兒子喜歡小芳哪里。她出身貧寒又不識字,只有漂亮的臉蛋如何匹配譚家?譚鐘麟深情款款地望著梨花帶雨的小美人,告訴母親:小芳沒讀書不識字,這些無所謂啊,女人無才便是德嘛。再說,好女人本身便是一本書。聞著有花的清香;聽著有詩的韻味;看著有舞的旋律;讀著有無與倫比的新鮮感。因此,我要把她放在身邊細(xì)細(xì)地品讀。還有,好女人讓君子讀來淡如水;智者讀來成知己;慧者讀來如品牌。好女人是寶藏,是經(jīng)典老歌,是讀不透的經(jīng)典書。她不會索然無味,只會讓人愛不釋手,受益匪淺;與好女人為伴,幸福到永遠(yuǎn)。母親啊,小芳就是那個好女人?。∽T鐘麟的一席話,說得母親仰天大笑:鐘麟啊,既然這么喜歡小芳,你就把她領(lǐng)回家吧,只是往后不要再喚小芳的乳名了,免得少夫人吃醋。從那以后,直到今天,人們只知道小芳是一名村姑,而譚鐘麟的小妾便是李氏李夫人了。 ![]() 三、再次摔花瓶,小妾尊夫人 譚鐘麟高高興興地把李氏帶回家,少夫人一看身后跟來一位羞答答的小姑娘,雖說是小丫鬟,一下子知道丈夫的鬼葫蘆里賣什么藥。啥也不說了,少夫人就在側(cè)室的小房間里為李氏安排好鋪墊。當(dāng)晚,譚鐘麟就睡在那個小房間里。那夜里發(fā)生的所有戰(zhàn)斗故事,不用我描述,你都懂的??墒亲疃娜诉€是少夫人,她可以說一夜未眠,那個羨慕嫉妒恨啊,世人無及!她首先恨丈夫是個老色鬼,除了自己是正室外,已經(jīng)娶了三房小妾,如今又領(lǐng)來一位通房丫鬟,這該如何是好?她恨過丈夫又羨慕李氏的年少,嫉妒李氏的貌美,更恨李氏將來分走譚家一杯羹! 第二天,譚鐘麟如無事人一樣,起來就忙公務(wù)去了。再回來家時,李氏早被少夫人安排在廚房里做粗活。平日里,李氏除了洗衣做飯,還要伺候丈夫和少夫人。他們吃飯時,李氏只能站在一旁加湯加飯,等他們吃過之后,她才能和其他下人們一起吃殘羹剩飯。夜晚,她嚴(yán)格監(jiān)管丈夫,再也不許他去小房間。但是,李氏在小房間里的初次巫山云雨,竟然懷孕了。 李氏孕期家務(wù)活照常不誤,直到九個月時,她的腳面浮腫,站著非常困難,仍然還要挺著大肚子為丈夫和少夫人服務(wù)。這個沒有辦法,誰讓她只是一個小小的通房丫鬟呢! 1880年1月25日夜里,譚鐘麟睡夢中遇見了從不敢高攀的貴人,老前輩探花郎何凌漢找他敘舊來了。原來早在譚鐘麟中進士時,他與探花郎的位置相差甚遠(yuǎn),而那個何凌漢卻是嘉慶皇帝的重臣,自己望塵莫及,今天老人家突然登門造訪,真是稀客,稀客也。笑著醒來時,天已大亮,剛剛起床,卻聽到大管家傳來喜報,譚家又添新丁了。真乃巧合,譚鐘麟堅信這娃兒就是探花郎轉(zhuǎn)世,于是就給這個兒子取名譚延闿。 譚延闿真的不負(fù)眾望,十三歲時參加童子科考,一下中了秀才。所有成就的取得,都離不開譚鐘麟得到一位好女人,讓譚延闿有一位好母親,一位偉大的母親!為何這么說呢? 回想李氏生產(chǎn)時,由于年齡小,又是頭一胎,不免疼痛難忍,大喊大叫,那位少夫人聞之不但不過問,反而在丈夫面前嘲諷:這是什么貨色,不就是生個孩子嗎,好像誰沒有生過孩子一樣。喊了一天一夜,難道要生個牛犢子出來?丈夫聽了也不心疼,也嫌太吵,竟然把李氏搬出小房間。按說李氏為譚家生個兒子,理應(yīng)母憑子貴,可是她仍然改變不了下人的地位。 寫到這里,我想對世間美女說:李氏生在封建社會,女子的命運不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眼下,多少美女夢想嫁入豪門,做個闊太太,哪里知道豪門規(guī)矩多渣男更多,他們大多是喜新厭舊的老色鬼。一旦美食入口,便又急尋下一個目標(biāo)。像那譚鐘麟,想得到李氏,話比密甜,一夜過后,所有的愛情煙消云散。李氏落進譚家為妾,也是身不由己,雖然改變了貧窮的命運,但是得不到丈夫的愛,不被譚家重視的滋味實在難受。白天站著伺候譚家人,夜晚獨自一人守著孩子偷偷抹眼淚,把所有的苦水只能吞進自己的肚子里。 隨著時間推移,譚延闿慢慢長大,發(fā)現(xiàn)自己不同于其他兄弟,父親不僅不疼愛他,而且母親被家人欺負(fù)也置之不理。他偷偷問母親,為什么別人可以走正門,而母親只能走側(cè)門?甚至譚家的下屬也瞧不起母親呢?李氏無奈地對兒子說:好孩子,媽媽只讓你記住一點,想讓媽媽走正門,那就好好讀書,一定要好好讀書!只有讀書才能出人頭地,媽媽才能在這個家里走正門!說完淚如雨下。兒子懵懵懂懂地問母親為什么,李氏又?jǐn)鄶嗬m(xù)續(xù)地說:媽媽就是因為沒讀書不識字,所以讓人看不起,但是我知道,太窮別怕,書中自有黃金屋;太矮別怕,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太丑別怕,腹有詩書氣自華;太卷別怕,讀書破萬卷;單身別怕,書中自有顏如玉;就是想上天都不難,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你可能不相信李氏會說出這番話,可是譚延闿信了。從此,他發(fā)奮讀書,一定要讓親生母親昂起頭走正門。 1904年,24歲的譚延闿在清末的最后一次科考中,成功高中進士,填補了200多年來湖南科試無會元的空缺。消息一傳出,立刻讓人熱血沸騰,大管家急忙沖進門來對老爺高喊:老爺老爺,少爺高中會元啦!這時,李氏正在擦拭青花瓷花瓶,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非常震驚,手一哆嗦,“啪”地一聲,青花瓷摔了一地,銀光四射。少夫人剛要開口大罵,丈夫卻攔住她,開懷大笑道:摔得好,碎的好??!這真是碎碎(歲歲)大吉??!坐下,趕快坐下,今后你可以和我們一起坐著吃飯了,不用站著。聽到這話,李氏苦澀的淚水瞬間涌出,整整站了24年伺候著丈夫,終于等來這一天。那一刻,她知道所有的委屈都成過去。此后,譚延闿一帆風(fēng)順,官運亨通。先后兩次擔(dān)任湖南總督。然而他的官職再大,從未忘記孝敬母親,身為高官卻把妻子留在母親身邊,并且反復(fù)叮囑:一定要照顧好母親! 1916年秋天,李氏終于走到了人生盡頭。按族規(guī),妾室的靈柩不能走正門出殯,譚延闿聞聽此言如五雷轟頂,立馬做出一個大膽的舉動,徑直走向母親的棺材,然后躺到棺材蓋上,大聲高喊:今天我譚延闿死了,抬我出殯!此話一出,眾人面面相覷,全場鴉雀無聲,只好把棺材從正門慢慢抬出。譚延闿用自己的才智和勇氣打破了不合理的族規(guī),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母憑子貴的真諦,又一次為母親贏得了人生最后一次尊嚴(yán)! ![]() 只有偉大的母親才能培養(yǎng)出偉大的兒子。母親去世后,譚延闿始終不忘母親的諄諄教導(dǎo)。1918年妻子因病離世,留下遺囑:希望丈夫不要再娶,好好照顧他們的孩子。他被這份深情打動,發(fā)誓終身不娶。為了見證夫妻真情,后來的故事大家也許都知道,譚延闿拒娶宋美齡,把美人和江山拱手送給將中正,卻以書法和美名流傳千古。 痛心而又惋惜地寫到這里,我忽然想到《霸王別姬》里一句話:人啊,得自個兒成全自個兒。深以為然。每個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若要改變命運,不能指望他人,要靠自己,也只能靠自己!你們看,李氏一路走來,她的靠山是誰?她的兒子又是靠誰?母子倆都是自己成全自己,自己才是自己的貴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