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香港郵政將于2025年4月24日發(fā)行《香港館藏選粹—浮云軒藏中國鼻煙壺》特別郵票1套6枚,小型張2枚,郵資已付圖片卡 (空郵郵資)1套8枚,詳情如下:
設(shè) 計:關(guān)偉樂 承 印 者:法國 Cartor Security Printing 印刷方法:郵票:以每吋800網(wǎng)線平版印刷 小版張:以每吋800網(wǎng)線平版印刷 $10郵票小型張:以每吋800網(wǎng)線平版印刷 $20郵票小型張:以每吋800網(wǎng)線平版印刷加局部光漆 郵票面積:郵票:30毫米×50毫米 $10郵票小型張:74毫米×65毫米 $20郵票小型張:74毫米×65毫米 郵票排列:二十五枚郵票一版 郵票小型張面積:80毫米×120毫米 小版張面積:195毫米×135毫米 齒 孔:郵票:13.25×13.5 (兩面直邊各有一個橢圓形齒孔) $10郵票小型張:14×14.25 (兩面直邊各有一個橢圓形齒孔) $20郵票小型張:14×14.25 (兩面直邊各有一個橢圓形齒孔) 紙 張:郵票:混有防偽纖維 小版張:混有防偽纖維 $10郵票小型張:混有防偽纖維 $20郵票小型張:混有防偽纖維 發(fā)行日期:二〇二五年四月二十四日 
“浮雲(yún)軒”為中國鼻煙壺私人收藏,由已故香港收藏家冼祖謙先生建立。冼先生遺孀冼石韞玉女士將冼先生珍藏的490組鼻煙壺捐贈予香港藝術(shù)館作永久館藏,讓大眾得以欣賞該批彌足珍貴的文化瑰寶。細(xì)小纖巧的鼻煙壺匯聚多種工藝於方寸之間,猶如袖珍的中國工藝美術(shù)史。延續(xù)「香港館藏選粹」特別郵票系列,香港郵政以「香港館藏選粹—浮雲(yún)軒藏中國鼻煙壺」為題發(fā)行一套六枚郵票及兩款郵票小型張,展示冼祖謙石韞玉夫婦捐贈的浮雲(yún)軒藏品中別具代表性的中國鼻煙壺,涵蓋不同材質(zhì)和樣式,囊括玻璃、水晶、漆器、陶瓷等不同品類,在僅足盈握的壺身體現(xiàn)中國工匠精巧絕倫的手藝與創(chuàng)意。
$2.20郵票 - 玻璃胎畫琺瑯黃地花卉圖葫蘆形鼻煙壺 “乾隆年製”款|清 乾隆(1736 – 1795)|玻璃|高: 6.1厘米,直徑: 2.6厘米|冼祖謙石韞玉夫婦捐贈浮雲(yún)軒藏品| C2023.0065 此壺為清宮御製的玻璃胎鼻煙壺,以琺瑯彩料在葫蘆形壺身繪上月季、海棠等花卉圖案,以黃地襯托。因玻璃胎與琺瑯彩料熔點相近,溫度過低會使琺瑯彩呈色不佳,溫度過高胎體則變形,燒製難度甚高。冼祖謙先生尤愛此器,在臨終前堅持將此器納入「浮雲(yún)軒」收藏,故此別具意義。
$2.80郵票 - 內(nèi)畫松鶴幽客圖鼻煙壺 丁二仲(1868 – 1935)|1898|水晶 |高: 7.5厘米,闊: 3.9厘米,深: 1.5厘米|冼祖謙石韞玉夫婦捐贈浮雲(yún)軒藏品| C2023.0370 此壺由丁二仲畫家繪圖,他是京派鼻煙壺內(nèi)畫畫家,擅畫能書,亦擅篆刻、竹刻等雕刻工藝。此壺仿清代畫家王武筆意,一面繪松樹飛鶴,寄寓長壽;另一面以寫意筆法畫傍石而生的幽蘭,呈現(xiàn)生機勃勃之態(tài),猶如幽雅高潔的君子。
$3.70郵票 — 胭脂水地套二色玻璃喜上梅梢圖鼻煙壺 清代(1644 – 1911)|玻璃|高: 6.3厘米,闊: 3.8厘米,深: 2厘米|冼祖謙石韞玉夫婦捐贈浮雲(yún)軒藏品| C2023.0100 此壺疊套桃紅柳綠的二色玻璃,巧雕喜鵲梅花圖,寓意喜上眉梢。套色玻璃為清廷獨創(chuàng),即在一色玻璃胎上套上其他顏色的玻璃,然後將紋樣的多餘部分剔走,形成如浮雕般的紋飾。
$4郵票 - 剔紅庭園人物圖鼻煙壺 “乾隆年製”款 |清 乾隆 (1736 – 1795)|漆|高: 7.5厘米,闊: 5.5厘米,深: 2.5厘米 |冼祖謙石韞玉夫婦捐贈浮雲(yún)軒藏品| C2023.0331 此剔紅鼻煙壺是乾隆雕漆的典型作品,雕漆為漆器的常見裝飾技法,在器胎上髹數(shù)十層至百餘層漆液,再用刀雕刻紋飾。此壺以山石樹葉巧妙形成開光,內(nèi)雕庭園雅士圖,並以重重錯縱交疊的錦地紋呈現(xiàn)層次深邃的高浮雕效果。
$5.40 郵票 — 灑紅地套綠玻璃桃形鼻煙壺 清代(1644 – 1911)|玻璃 |高: 5.5厘米,闊: 3.6厘米,深: 3.6厘米 |冼祖謙石韞玉夫婦捐贈浮雲(yún)軒藏品| C2023.0103 鼻煙壺中亦有不少模仿瓜果蔬菜的形象。此桃形鼻煙壺以點彩玻璃作果身,運用密集的粉紅彩點呈現(xiàn)蜜桃皮色的白裏透紅,另套綠色玻璃作為葉片及果蒂,造型逼真,寓意長壽。
$5.50 郵票 - 銅胎畫琺瑯西洋人物圖鼻煙壺 “乾隆年製”款|清 乾隆 (1736 – 1795)|金屬(銅)|高: 5.5厘米,闊: 4厘米,深: 2 厘米|冼祖謙石韞玉夫婦捐贈浮雲(yún)軒藏品| C2023.0338 此壺為乾隆時期中西合璧的典範(fàn)。壺身飾茛苕葉紋通景開光,內(nèi)畫一對西洋裝扮的男女放牧的情景,或是取材自同時期歐洲流行的田園式風(fēng)景畫;壺的另一面繪有三隻山羊,則蘊含“三陽開泰”的中國傳統(tǒng)吉祥寓意。工匠運用西洋的點畫法,以密集色點呈現(xiàn)物象的明暗及色彩變化,方便上彩又具立體感。

$10郵票小型張 - 粉彩開光御製詩花卉圖雙連瓶式鼻煙壺 “乾隆年製”款|清 乾隆(1736 – 1795)|陶瓷|高: 8厘米,闊: 6厘米,深: 2厘米|冼祖謙石韞玉夫婦捐贈浮雲(yún)軒藏品| C2023.0177 此壺採清代御窰的雙連瓶樣式,壺身雙面各自飾有兩組開光,運用墨彩題上乾隆御製詩,附上珊瑚紅彩的乾隆用印及粉彩折枝花卉圖案,詩、書、畫、印並重,反映乾隆皇帝的藝術(shù)品味。

$20郵票小型張 - 金胎畫琺瑯仕女課子圖鼻煙壺 “乾隆年製”款|清 乾隆 (1736–1795)|金屬(金)|高: 5.5厘米,闊: 4厘米,深: 2厘米|冼祖謙石韞玉夫婦捐贈浮雲(yún)軒藏品| C2023.0339 此壺色彩鮮艷富麗,配合高浮雕的鏨刻花卉紋飾,盡顯皇家氣派。開光內(nèi)的仕女課子圖是乾隆時期琺瑯器上常見的題材,表現(xiàn)母慈子孝的天倫之樂。人物以西洋畫法繪成,五官線條柔和,面部輪廓富有立體感,為中西合璧之作。
郵票: 
小型張:(面值10元) 
小型張:(面值20元) 
小版張: 
大版張:(25枚1版)
郵資已付圖片卡 (空郵郵資): 
首日封: 


首日特別郵戳: 
由二〇二五年四月八日起,全線郵政局將發(fā)售正式首日封,每個售價二元五角。此外,各集郵局於二〇二五年四月八日至十四日期間接受自備封蓋銷服務(wù)的預(yù)約申請。 郵品包括郵票、版票、郵票小型張、小版張、套摺、郵資已付圖片卡及已蓋銷首日封(已蓋銷首日封及郵資已付圖片卡只限於各集郵局發(fā)售)。 即時人手蓋印安排 各郵政局將於二〇二五年四月二十四日為所有正式首日封/紀(jì)念封,以及註明首日字樣和本地地址的自製封,提供郵政局郵戳和特別郵戳的即時人手蓋印服務(wù)。當(dāng)日,各集郵局另備有"集郵組"圖案郵戳和集郵局圖案郵戳以供蓋印,郵政總局1號印則只供在郵政總局使用。 特別安排 各郵品將於二〇二五年四月二十四日起發(fā)售三個月,售完即止。 各郵品均於二〇二五年四月二十四日上午八時起在香港郵政網(wǎng)上購物站「郵購網(wǎng)」(網(wǎng)址: shopthrupost.hongkongpost.hk) 發(fā)售,售完即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