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漢朝「哭喪師」:靠眼淚吃飯的高薪職業(yè) 漢代貴族葬禮盛行雇人代哭,專業(yè)哭喪者需掌握「哭腔技巧」,收入堪比官員。 「漢書」曾記,一位哭喪者因演技浮夸被當場解雇。 02. 唐朝「極速快遞」:楊貴妃的荔枝專線 唐代驛站「急腳遞」日行 250 公里,官方快遞員背插羽毛疾馳。 玄宗為博貴妃一笑,用此系統(tǒng)從嶺南運鮮荔枝,堪稱古代「生鮮閃送」。 03. 宋朝「御賜外賣」:考場里的美食特權(quán) 北宋汴京酒樓已提供外賣服務(wù),保溫食盒「溫盤」保熱保鮮。殿試期間,宋徽宗特許考生點餐進場,邊吃羊肉饅頭邊答卷。 04. 元朝「女子蹴鞠聯(lián)賽」:踢球也能賺打賞 元代女子蹴鞠隊「齊云社」風靡一時,比賽進球后觀眾狂撒銅錢。 史料記載,元武宗常與民間球隊切磋,甚至親自下場。 05. 明朝「方言暗號」:鄭和船隊的加密通訊 鄭和下西洋時,船員混合閩南語與溫州話傳令,連翻譯都懵。 歐洲人回憶:「他們的對話像加密鳥語,完全聽不懂。」 06. 清朝「奇葩離婚理由」:體味太重也能休夫 乾隆年間,一女子因丈夫狐臭刺鼻成功離婚,判詞寫道:「氣味傷人,恩斷義絕。」 「刑案匯覽」還收錄因賭博、冷暴力離婚的案例。 07. 戰(zhàn)國「奇葩招聘」:雞鳴狗盜也能當官 齊國孟嘗君招募門客不看出身,學(xué)雞叫、鉆狗洞者皆可入職。 一位「偽雞鳴專家」靠此技能逃生,后被聘為「危機處理專員」。 08. 商朝「占卜請假」:甲骨文上的病假條 商朝官員請假需用龜甲占卜,刻「今日有疾」后燒裂,由巫師決定準假與否。若結(jié)果「不宜出行」,就能合法躺平。 09. 戰(zhàn)國「嘴炮致富」:一篇檄文換千金 縱橫家張儀靠罵戰(zhàn)發(fā)家,諸侯國重金請他寫檄文罵對手。他曾憑一篇文章賺取千金,堪稱「古代第一噴子」。 10. 漢朝「強制減肥」:胖官扣工資 漢武帝推行「官員體重考核」,超重者罰俸。 一位郡守因暴飲暴食被罰半年薪水,憤而寫「減肥賦」自嘲:「肚大如鼓,何以服眾?」 11. 唐朝「女裝科舉」:才女魚玄機的逆襲 唐代才女魚玄機曾偽裝男子參加考試,因文采驚艷考官,最終因「鞋底藏針」暴露身份,雖未中舉卻成傳奇。 12. 宋朝「寵物婚介」:貓狗也要門當戶對 南宋臨安有寵物婚介所,主人需提供生辰八字、毛色品相。配對成功后,聘禮包括魚干、肉骨頭,甚至定制「貓狗婚書」。 13. 元朝「宮廷說唱大賽」:皇帝親自 RAP 元仁宗舉辦「曲藝大賽」,自創(chuàng)「青天歌」參賽,勝者封「曲狀元」。民間即興說唱盛行,堪比古代「嘻哈文化」。 14. 清朝「職業(yè)乞丐」:持證上崗的演技派 京城「丐幫」需通過「哭窮考試」,考核內(nèi)容包括編故事、裝可憐,合格者領(lǐng)月俸,堪稱「古代奧斯卡影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