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美目,顧兮盼兮,被顧被盼者少有不神魂顛倒,難以自持!而如果一雙美目,如秋水,如寒星,如白水銀里頭養(yǎng)著兩丸黑水銀。那就更讓人忍不住點“好看”,或是念念難忘了! 然而隨著年歲增長,身體難免出現(xiàn)各種問題,眼部疾患,便是其中一種。 那么,眼部疾患僅只是眼部的問題,還是往往會和身體的其它部位相關(guān)聯(lián)呢? 《黃帝內(nèi)經(jīng)》早就釋了此疑:肝開竅于目。只有肝的精血循著肝經(jīng)上注于目,才能使眼睛發(fā)揮視覺功能。所以,這也是“目受血而能視”這句話的由來。 《黃帝內(nèi)經(jīng)》又說:“肝通氣于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點。”這又是從肝功能的角度來講肝與目的關(guān)系。 肝功能正常則目光有神,視物清楚明亮。如肝功能受損,眼目便可能生疾。比如肝陰不足,則兩目干澀。肝血不足,則視物模糊和夜盲。肝火上炎,則目赤腫痛,畏光流淚、或目赤生翳。肝陽上亢,則頭昏目眩。肝風(fēng)內(nèi)動,則目斜視上吊。 因此,目是肝臟病變外在表現(xiàn)的一個方面,而治病治根,所以很多眼部的問題常從肝來治療。 另外,在五行理論中,肝屬木,腎屬水,水能生木,腎與肝是一對母子關(guān)系,即肝為腎之子,腎為肝之母,母臟病變會影響到子臟。又肝主藏血,腎主藏精,精、血互生,肝與腎密切相關(guān)。由此,治療眼部疾病,又往往從肝腎入手。 清代醫(yī)書《飼鶴亭集方》所載“六黑丸”,正是從平肝滋陰,明目養(yǎng)精的角度,來達到治療一切目疾的目的。(能治“一切目疾”,這個立方的醫(yī)家非常自信呢!) 方下更曰:無論遠年近日所患眼病,昏睛散光,風(fēng)熱赤爛,都可用此方治療。常服此方還可益壽延年哦! 讓我們來看這個神奇的“六黑丸”,由哪些神奇的藥材組成! 處方:望月砂4兩,夜明砂4兩,女貞子3兩,馬料豆3兩,黑脂麻3兩,大棗6兩。 用法用量:將上藥打成粉末,大棗打爛,糊成丸劑服。 本方藥材,以兩種動物的糞便為主藥,均歸肝經(jīng),一味去翳明目,一味清肝明目,對多種眼部疾患有效。且看: 望月砂,為兔兔的干燥糞便。味辛,性寒。入肝、肺經(jīng)。具有去翳明目,解毒殺蟲之功效。主治目翳目暗等。 夜明砂,為蝙蝠的便便。味辛,性寒。歸肝經(jīng)。具有清肝明目,清涼散泄等功效。用于青盲,雀目,目赤腫痛,白晴溢血,內(nèi)外翳障等。 女貞子、馬料豆、黑脂麻各3兩,為臣藥。它們均和肝腎相關(guān),助主藥增強明目療效。 女貞子味甘、微苦澀,歸肝腎經(jīng)。是有名的補虛藥,補陰藥。可用于肝腎陰虛的目暗不明,視力減退及陰虛發(fā)熱等的治療。 馬料豆就是通常所稱的黑豆,不過以籽粒較小的黑豆,也就是野黑豆藥用功效佳,性味甘,平。具有補腎益肝,祛風(fēng)明目等功效。 黑脂麻,就是黑芝麻,性味甘,平。可治肝腎不足,緩肝明目,解熱毒,潤五臟。 最后,用量最多的大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jīng),可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緩和藥性。能讓前五味藥的藥效發(fā)揮,各得其所,是為收官之劑。 如此,由這六味藥材組成的六黑丸,正是其立方所說,平肝滋陰,明目養(yǎng)精。至于是不是對一切目疾有效,只有用過的人最有發(fā)言權(quán)。同時,醫(yī)家講究辨癥施治,所以用藥需咨詢醫(yī)生哦! |
|
來自: 當(dāng)歸與地黃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