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顧:一個團隊想要成功,團結(jié)是基礎(chǔ)!袁紹集團的內(nèi)斗有多兇猛?(系列七) 上一篇講了袁紹集團的派系斗爭,這次我們看看隔壁曹老板家。 曹操集團的派系相比袁紹集團簡單不少。 ![]() 第一是譙沛武將派。譙沛的核心是宗親曹氏和夏侯氏,代表人物如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曹休、曹真等。還有于禁、樂進、李典等早期就跟隨曹操的外姓鄉(xiāng)黨。 第二是汝穎士族派。曹操這邊的汝穎士族派以荀彧為首,包括荀攸、鐘繇、戲志才、郭嘉等等。 第三是降將派。比如張繡、關(guān)羽、張遼等,雖然可能官職和地位也不低,但參與不了決策,都是執(zhí)行派。 曹操這邊的派系,明面上看著比袁紹還多了一個,為什么簡單不少呢? 首先是派系構(gòu)成。比如譙沛派有著曹操可以完全信任的宗族勢力,唯曹操馬首是瞻。曹操本人是譙沛派的唯一老大,曹操獲利,整個譙沛派就獲利;曹操虧損,譙沛派也是最大的虧損方。 曹操這邊的汝穎士族派系,也有個老大——荀彧!荀家是汝穎的知名大族,荀彧本身又是少年成名的“王佐之才”。最關(guān)鍵的是,曹操隊伍里的汝穎名士幾乎都是荀彧推薦的,如荀攸、鐘繇、戲志才、郭嘉、陳群等等。甚至,非汝穎地區(qū)的華歆、王朗后來的司馬懿等等都是荀彧舉薦的。 所以,曹操這個一把手和荀彧這個二把手決策就行,只要他倆不內(nèi)訌,每個人都可以把自己的派系安排明明白白。 還有就是文武分明。 譙沛派幾乎都是武將,掌握著軍權(quán),以軍功,為自己和派系謀取更大的利益。 汝穎派大都是文士,有的運籌帷幄,有的出謀劃策,有的后勤管理,文武分明,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利益沖突,可以和平共處。 ![]() 曹老板還通過聯(lián)姻、結(jié)盟等方式,加強了各派系之間的聯(lián)系和合作。將女兒嫁給荀彧之子荀惲,讓自己的兒子娶了張繡的女兒等。 對比之下,客觀條件來說:袁紹陣營的河南派和河北派都不是鐵板一塊,所以不同謀士之間各有矛盾與利益訴求,兩個派系的功能又很重合,有非常大的利益沖突。就算袁紹做了戰(zhàn)略決定以后,兩派還是會勢同水火,互相拆臺。 主觀上來說,袁紹并沒有選擇自己作為河南派(汝南袁氏)的代表,與河北派進行通力合作,合理分配資源,減少內(nèi)部斗爭。而是認為自己是唯一的老板,選擇了制衡,造成了派系更深的成見,資源的過度內(nèi)耗。 而曹操這邊,曹操和荀彧更像合伙人的關(guān)系,分別身為譙沛派和汝穎派的領(lǐng)袖,只要拍板有了決策,曹操和荀彧二人就有能力讓派系的兄弟們齊心協(xié)力,勁往一處使。 ![]() 就像官渡之戰(zhàn)前,很多人認為跟袁紹實力差距太大,根本打不了。但一旦決定開戰(zhàn),立馬擰成一股繩,汝穎派獻策、譙沛派領(lǐng)軍、降將系沖鋒,各司其職。 所以,有時候勝敗并不在于人才和資源的多寡,更多的是如何減少內(nèi)耗,形成合力,讓團隊更和諧和高效的向前! 除了外在的客觀條件與一把手的能力和選擇上,作為二把手的荀彧和沮授,對官渡之戰(zhàn)同樣有著非同小可的影響力。毫不客氣的說,他們兩個同樣左右了戰(zhàn)局!沮授雖然也有治世之才,但他的致命缺陷,不僅讓官渡一敗涂地,更是送掉了自己的性命。 且聽下回分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