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肝脾肺腎”是中醫(yī)學中常用來代表人體的重要器官,這五個器官在中醫(yī)理論中被認為是人體主要的生理功能系統——“心主血脈、肝主疏泄、脾主運化、肺主呼吸、腎主水液代謝和生殖”的核心。 在漢字“心”的構造中,并沒有“月”字旁。漢字的構造和演變是基于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等多種造字方法。其中,“形聲”是最常見的造字方法,一個字通常由表示意義的“形”部分和表示音節(jié)的“聲”部分組成。而“心”字是由“忄”(相當于“心”的簡化形)和“刃”組合而成,屬于形聲字,其中“刃”作為聲符,而“忄”則指示了這個字與心相關。 至于“肝”、“脾”、“肺”、“腎”,它們的字形中都包含了“月”字旁,這通常是表示與肉體、內臟相關的字。例如,“肝”字由“月”和“干”組合,屬于形聲字,“月”作為形旁,表示與肉體有關,而“干”作為聲旁,指示讀音。同樣的,脾(月+卑)、肺(月+府)、腎(月+?raightforward)字的構成也是這樣的。 所以,“心肝脾肺腎”中只有“心”沒有“月”字旁,這是由于“心”字的構成和演變過程中沒有包含“月”字旁。 |
|
來自: 談天2017 > 《黑龍江省隕石研究專業(yè)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