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剛喝了一口,鄧稼先就倒在地上,脈搏也停止了跳動。周圍的工作人員慌了,急忙把鄧稼先送到醫(yī)院,幸運的是,經(jīng)過一夜的搶救,鄧稼先醒了。 在大家都不知道的時候,鄧稼先的身體里早已埋著定時炸彈,他的身體由于長期接觸核原料,早已不再健康,現(xiàn)在連喝一口酒都會引發(fā)劇烈反應。 尤其是在1979年的那一次核試驗中,鄧稼先為保護數(shù)據(jù)資料,徒手抱起泄漏的核彈頭,全身受到超劑量輻射,那次之后,他的身體就開始出現(xiàn)不適。 先是掉頭發(fā),牙齦滲血,接著容易頭暈,皮膚出現(xiàn)大片紅斑,時不時流鼻血,精神狀態(tài)也很差,最嚴重時連鋼筆都握不住,他的口袋里開始出現(xiàn)止痛片....... 同事們都發(fā)現(xiàn)了他的不對勁,但他總是擺擺手說不礙事,殊不知,他的腸子已經(jīng)被輻射燒出多個穿孔。 而這次慶功酒,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再加上這次的連續(xù)熬夜工作,虛弱的身體根本承受不住酒精刺激?,他才突然暈倒。 在最危險的心臟驟停后的“黃金四分鐘”里,急救人員輪流給他做胸外按壓,把這位科學家的肋骨都按斷了兩根,才讓情況有所好轉(zhuǎn)。 搶救室里,醫(yī)生發(fā)現(xiàn)鄧稼先的白細胞數(shù)量只有正常人的三分之一,他的指甲縫里檢測出超標的放射性物質(zhì),這種情況,就像在體內(nèi)安裝了微型核反應堆。 1986年,人民畫報拍下的鄧稼先最后一張照片里,他曾經(jīng)挺拔的身影變得佝僂,原本烏黑的頭發(fā)全白了,臉頰凹陷,但眼睛亮得驚人,手臂上布滿紫色的放射性皮疹........ 這張照片在拍攝前,鄧稼先還特意讓護士幫忙整理衣領(lǐng),把輸液的右手藏在身后,還開玩笑說:“這張要拍精神點,要把最精神的樣子留給年輕人當榜樣。” 護士長回憶說,住院期間鄧稼先都要把病房變成微型辦公室了,他的床頭柜變成了貼著計算公式的輸液瓶,用病歷本背面寫的建議書,還有學生偷偷帶來的最新科研期刊。 他枕頭下總壓著寫滿公式的草稿紙,他還喜歡趴在病床上修改論文,用顫抖的手給年輕科研人員寫建議信,甚至把手術(shù)同意書當成草稿紙,在背面演算氫彈公式。 每次輸液剛結(jié)束,就急著讓護士幫忙扶他坐起來改圖紙,有次半夜想到新算法,硬撐著虛弱的身體在床頭柜上演算,藥水瓶被碰倒浸濕了被褥都渾然不覺?,醫(yī)生來查房時,總看見他舉著放大鏡研究資料,手背上全是針眼留下的淤青?。 癌細胞擴散到全身時,他還惦記著給中央寫建議書,詳細規(guī)劃未來20年核武器發(fā)展,那時,他疼得把止痛片當飯吃,但他硬是強撐著修改給中央的萬字報告,字跡歪斜得要靠妻子幫忙辨認。 1986年楊振寧來看望他,發(fā)現(xiàn)這位老同學口袋里還揣著沒寫完的論文,紙頁邊角都被磨得發(fā)毛?,趁著鄧稼先精神狀態(tài)不錯,楊振寧開玩笑地問他:“搞原子彈、氫彈,你得了多少獎金呀?” 卻不想,鄧稼先慢悠悠地伸出兩根手指,楊振寧猜測道:“20萬!?”鄧稼先搖搖頭,驕傲道:“20元!原子彈10元,氫彈10元!” 楊振寧都愣住了,再三確認之下才明白,鄧稼先沒有說謊,他研究兩彈的獎金真的是20元,得知這個真相的他久久沉默不語,要知道,當時楊振寧自己獲得的諾貝爾獎的獎金就有3.2萬美元。 誰能想到,身為核彈功勛的鄧稼先隱姓埋名了二十幾年,換來的竟是20元獎金,這數(shù)據(jù)對比太過鮮明。 事實上,鄧稼先沒有說謊,1964年原子彈爆炸成功后,國家給核武器研究院的特別獎勵金是1萬元,各部門拿出部分獎金分配,鄧稼先還是領(lǐng)了最高級別的獎金。 但在鄧稼先看來,這20元就像是他的勛章,一直被他好好收在保險柜里,根本舍不得拿出來用。 最后,楊振寧回過神來,對著鄧稼先敬佩地說:“世界上有很多寶貴的東西,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稼先,我是打從心底佩服你!” 在生命的最后三個月,鄧稼先還是強撐著口述完成了《核武器發(fā)展建議書》,用顫抖的手指按下紅手印,用紅筆在封面上寫下“此事宜速作決斷”。 這份遺書般的文件,為中國核武器發(fā)展指明了方向,指出世界上的核彈理論水平接近極限,接下來中國未來核武器的研發(fā)重心,可能不在大型核武器身上,應該是在實驗室模擬和小型核武器上。 中央收到這份建議書后,提前布局,在核武器的研究方向上更注重小型核武器的研發(fā)投入,在全面禁止核試驗的前45天,成功將核技術(shù)提升到能進行計算機模擬的高度。 正是這份建議書,讓我們國家的核戰(zhàn)略提前10年轉(zhuǎn)變方向,讓我們的核武器事業(yè)又輝煌了10年,歷史一直都在證明鄧稼先的遠見?,是他用28年隱姓埋名,讓中國擁有了話語權(quán)。 臨終前,鄧稼先說要去看看天安門城樓和毛主席像,看完后他問妻子的話讓無數(shù)人淚目:“你說,30年后還會有人記得我嗎?”他的妻子緊緊握著他的手說:“會的,起碼我會記得你!” 1986年7月29日,鄧稼先去世,在他的筆記本里,最后一頁寫著:“假如生命終結(jié)后可以再生,我仍選擇中國,選擇核事業(yè)。”有些人的心臟停止跳動后,會化作整個民族繼續(xù)前進的脈搏。 鄧稼先是偉大的,他曾說:“我不愛武器,我愛和平,但為了和平,我們需要武器。”真正的英雄不是動畫片里的超人,而是這些把星星之火裝進核彈的科學家。 我們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都是像鄧稼先這樣的國之脊梁換來的,在書籍《寫給中國孩子的榜樣故事》中,是這樣形容鄧稼先的:“把一生獻給了核事業(yè)”,他是我們的民族榜樣。 這套書不僅是英雄故事,更是作文高分法寶,書里的這些內(nèi)容,在小學、初中的學習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把這些榜樣故事寫進作文,能讓你的作文大放異彩。 例如:錢學森5年歸國路、竺可楨 94 年氣象日記、李四光找石油的故事,都是作文高分的秘密武器。 這套書是寫給中國孩子的榜樣故事,更是我們的強國密碼,翻開它,看到一個個畫像和名字,忍不住紅了眼眶,是他們讓我們在世界中站了起來,向這些前輩們致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