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世界讓我們“正常點”,阿斯伯格人總把這些話掛在嘴邊 我盯著電腦屏幕,一個家長群里正在討論孩子的“反?!北憩F(xiàn)—— 某個男孩在班級聚會上突然站起來說:“這種活動根本就是浪費時間?!比缓髲街彪x開。群里的父母們開始用各種標簽揣測:“現(xiàn)在的小孩都這么自我嗎?”“是不是有點反社會???” "我為什么要改變?!" "關(guān)我什么事?" "做這些有什么意義?"——如果你接觸過阿斯伯格,大概率聽過這些話。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阿斯孩子都有哪些口頭禪,同時希望可以引起AS家長們的共鳴,共同摸索更巧妙的干預(yù)辦法。 ![]() 在普通人的社交劇本里,每個場景都有默認臺詞:見面要微笑寒暄,聚會要主動搭話,收到禮物要夸張致謝。但這些約定俗成的規(guī)則對阿斯伯格而言,真的是相當陌生的存在。 ![]() 在信息過載的社交場景中,普通人能自動過濾掉80%的感官輸入,阿斯伯格人士卻很難做到,所以有的時候他們的內(nèi)心是混亂的。 有個細節(jié)很有意思:很多阿斯伯格青少年反而能在網(wǎng)絡(luò)社區(qū)建立深厚友誼。因為文字交流屏蔽了表情、語氣這些讓他們困惑的變量。 ![]() 「一根筋」特質(zhì)在阿斯伯格群體中普遍存在。他們不是故意挑釁規(guī)則,而是認知功能存在天然的不同。所以阿斯伯格基本上不會是討好型人格,日常交往中也不太會顧及別人的感受。 “我懂這些,但我不想做,因為這些沒有意義,無聊透頂”——當你要求他們做一些流程性的東西、形式性質(zhì)的事情(如人際交往中的客套),他們會這樣回應(yīng)。 歸納起來,就是“阿斯伯格”對人的一些情感互動、無具體目的的單純交流、單純的聊天交際等等這些都很排斥。那種與眾人一唱一和、和諧交際、你來我往式的社交,對于“阿斯伯格”來說也很難做到。 但這也帶來某種殘酷的現(xiàn)實:當教育體系要求全面發(fā)展時,他們被迫在短板領(lǐng)域消耗太多精力。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