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chuàng) 丨首發(fā)于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好茶固然好,即使是同一款茶,不同的人泡出來的茶湯卻不相同。 背后的原因肯定是沖泡技巧、手法的不同。 可總有一部分人嘴硬,“隨便啦,不是都能喝嗎”,常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 話雖如此,可品茶飲茶不就是為了愉悅身心嗎? 假如泡出來的茶湯又苦又澀,毫無香氣,又怎會喝的開心呢? 如果學(xué)一些沖泡技巧,便能讓湯水的香氣、滋味“更上一層樓”,何樂不為。 不知大家是如何看待這件事的。 最近身邊有一位朋友,剛開始喝茶,被豐富的茶類搞的暈頭轉(zhuǎn)向。 便很認(rèn)真地向他人請教,新手入門適合喝什么茶,什么茶性價比高等等 興致勃勃地購入了好幾批茶,又有個頭疼的問題困擾著他,那這些茶都不屬于一個種類,便問“是不是需要多買些茶具呢?一種茶是不是要對應(yīng)一個主泡器?” 不如今天就來聊一聊六大茶類該如何沖泡,分別用什么茶具、茶水比例以及沖泡方法。 《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選器對于泡茶來說十分重要。 蓋碗,無疑是茶具中的全能選手,因為白茶、紅茶、巖茶、黑茶都能用它泡。 而蓋碗中的白瓷蓋碗,是許多茶友使用頻率很高的款式。 作為一個愛茶之人,白瓷蓋碗是茶桌上必不可少的存在。 雖說它和青花的、柴燒的、手繪的蓋碗比,會顯得普遍、單調(diào),甚至不夠有韻味。 但勝在極簡的美,能襯托出茶葉鮮嫩的顏色。 寬大的碗身,容量充足,什么形狀的茶葉都可以放。 下面講解干貨滿滿的沖泡技巧,蓋碗泡茶的主要步驟,以及注意事項。 第一步,先燙壺溫杯,仔細(xì)地用沸水將會用到的所有茶具洗凈一遍,確保干凈衛(wèi)生。 第二步,用克秤稱量出合適的干茶,放入蓋碗。 克秤用于精準(zhǔn)控制投茶量,以免投茶過少或過多,從而影響茶湯的濃淡。 一般來說,110ml的標(biāo)準(zhǔn)蓋碗,紅茶、白茶投5克干茶,巖茶、普洱茶投8克左右即可。 不過也可根據(jù)個人的習(xí)慣,適量增加或減少投茶量,并根據(jù)蓋碗的大小,調(diào)整投茶比。 第三步,用環(huán)壁注水法往蓋碗中注入沸水。 這個步驟有兩個要點,一是水一定要沸,溫度要高,否則無法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出茶葉的香氣物質(zhì)與內(nèi)質(zhì)。 二是環(huán)壁注水的手法,壺嘴沿碗蓋邊緣一圈打圈注水,由外及里一圈圈收攏,充分浸潤茶葉,讓每一片茶葉都能接觸到沸水。 第四步,合蓋后,使用三指握碗法迅速出湯,翻轉(zhuǎn)手腕瀝干茶湯。 快速出湯,倒出大部分茶湯的時間只要7-8秒,最多不超過10秒,這樣泡出的茶湯不會苦澀,因為沒有析出過量的茶多酚和咖啡堿。 多翻轉(zhuǎn)幾次手腕,是為了倒出蓋碗底部剩余的茶湯,不影響下一沖茶湯的香氣滋味。 這種沖泡方法,適用于大部分茶,像白茶、紅茶、巖茶等。 不過,不能生搬硬套,針對不同的茶,要控制好茶水比例,注意出湯時間。 《3》 那六大茶類中剩下的綠茶、黃茶用什么茶具沖泡呢? 其實是一種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器具,玻璃杯。 用玻璃杯泡綠茶,是一種固定搭配,最簡單也最常用。 綠茶是六大茶類中最鮮爽度最高的茶,所以沖泡的重點在保持它鮮美的口感和鮮嫩的顏色。 用玻璃杯泡的話,不僅可以觀其形態(tài),還能欣賞到茶色的變化。 最基礎(chǔ)簡單的透明直筒杯,洗干凈后,加上少量熱水溫杯。 接著,往里投入一小撮干茶。 大約300毫升的水,配2克干茶,最好用克稱稱量。 投茶后,加入沸水,靜待兩分鐘即可。 以龍井沖泡為例,不需糾結(jié)中投法、上投法。 先投茶,后注水,一步到位。 不用擔(dān)心綠茶會被水燙壞,沸水才能激發(fā)出茶香,浸出豐沛茶味,能讓泡出來的茶湯更鮮香適口。 而用玻璃杯泡黃茶,投茶量要適當(dāng)增加,300ml玻璃杯需要投茶6克。 不過,用玻璃杯沖泡茶,勝在操作簡便,但也無法像蓋碗一樣做到茶水分離,因此茶湯會少了些層次感。 《4》 前面聊到蓋碗和玻璃杯泡茶,這兩種方法都是常見且實用的。 而看似美觀大氣的紫砂壺,其實用性很低,而且價格略貴于蓋碗、玻璃杯。 縱觀六大類茶,那么多種茶,只有黑茶中的熟普才適合用紫砂壺泡。 說到這,可能就會有茶友問了,但不是很多人都用紫砂壺泡茶嗎? 至于為什么不合適,且聽我細(xì)細(xì)說來。 蓋碗、玻璃杯的共同特點就是不吸味、易于清洗,而紫砂壺由特殊的紫砂泥制成,擁有特殊的雙重氣孔結(jié)構(gòu)。 因此,無法像白瓷蓋碗那樣不吸味不吸香,在沖泡過程中會大量吸附茶香、茶味。 尤其是注入沸水之后,它的毛孔會迅速擴(kuò)張,所以說紫砂壺泡出來的茶湯,很難還原茶的本味。 熟普是少數(shù)適合用紫砂壺沖泡的茶類,它可以吸附掉部分茶葉中陳味和倉味,還它一個中正平和的味道。 而其他茶類,最好不要用紫砂壺沖泡,否則就是浪費好茶。 紫砂壺素來有“一壺侍一茶”的說法,畢竟泡完一種茶后,泡另外一種茶,原先吸入的茶味難免會影響到現(xiàn)在的茶湯。 單拿白茶來說,就有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和貢眉,更別說每個大類下有許多的品種。 因此,紫砂壺的局限性較大,并不適用于大部分茶類。 《5》 推薦朋友入手蓋碗后,他用的十分順手,還不停表示感激。 泡出一杯好茶,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 選好茶具就是很關(guān)鍵的一步,加上沖泡技巧的加持,定能還原出好茶的滋味。 每每寫到茶具,總有人質(zhì)疑:“你是賣蓋碗的吧,紫砂壺有這么不好用嗎?” 說實話,蓋碗的好處,在茶圈內(nèi)是人盡皆知的,哪里用得著我來宣傳? 如果大家想喝原滋原味、香氣豐富的茶湯,還是用蓋碗吧。 就算手邊沒有蓋碗,也不要用紫砂壺泡茶,用玻璃杯泡都比它好。 不過,除了選好茶具,沖泡手法也很關(guān)鍵,許多茶都怕悶泡過久,而導(dǎo)致茶湯苦澀。 剛?cè)腴T的新茶友,可以按照上面教的方法,多多練習(xí)。 練個四五次,快速出湯也不是難事。 原創(chuàng)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guān)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yè)原創(chuàng)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jīng)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chuàng)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