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天府融媒 ![]() “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每逢清明,眉山三蘇祠博物館都會舉行紀(jì)念儀式,表達(dá)對“三蘇”的敬仰與懷念。蘇氏墓地位于眉山市東坡區(qū)富牛鎮(zhèn)永光村,被當(dāng)?shù)厝朔Q為蘇墳山,這里除了有蘇洵及其夫人程氏、蘇軾發(fā)妻王弗的墓地外,還有蘇軾、蘇轍的衣冠冢。遠(yuǎn)隔一千公里的河南平頂山市郟縣,則是蘇軾、蘇轍的埋骨墓園所在地——三蘇墳。
眉山三蘇祠與郟縣三蘇墳,一南一北,故園與墓地遙相呼應(yīng),文化輻射大半個中國。
![]() 三蘇祠 圖據(jù)眉山三蘇祠博物館
![]() 郟縣小峨眉的蒼松翠柏間,三座青冢的方位排列暗合著中國傳統(tǒng)的倫理秩序:蘇洵衣冠冢居中為尊,長子蘇軾墓列左,次子蘇轍墓居右。
從“蘇墳”“二蘇墳”到“三蘇墳”,有一段跨越200多年的故事。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公元1101年8月24日),蘇軾病逝于常州。第二年6月,弟弟蘇轍遵其遺囑,將他迎葬于河南郟縣小峨眉山下蘇氏墓地。蘇軾去世11年后,宋徽宗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蘇轍卒于潁昌(今河南許昌一帶),與蘇軾葬于一處,伴兄長眠,稱“二蘇墳”。二蘇之父蘇洵此前已葬于千里之外的四川老家眉州。200多年后,元朝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冬,郟縣縣尹楊允到蘇墳拜謁,感“兩公之學(xué)實(shí)出其父老泉先生教也”,遂置蘇洵衣冠冢于兩公墓地之間。自此,三蘇在郟縣“團(tuán)聚”。
![]() 中國人都講究“落葉歸根”,生于四川逝于常州的蘇軾,為何會葬在河南郟縣“小峨眉”?
究其原因,至今說法不一。比如“路途遙遠(yuǎn)”說:蘇軾晚年被流放到儋州,遇赦北歸,客死常州。如果扶梓西歸需穿越秦嶺蜀道,并非易事。另外一種說法是:按北宋官場習(xí)慣,凡在朝廷任過高品級職位的大臣,須在京師開封周邊五百里以內(nèi)選擇葬地。如祖籍江西、生在四川的北宋名臣、大文豪歐陽修就葬在河南新鄭;范仲淹祖籍邠州(今陜西彬州市),后遷居江蘇吳縣,病逝于江蘇徐州,葬于河南伊川等等。但有人查閱《宋史·禮志》,并未發(fā)現(xiàn)相關(guān)規(guī)定或記載。還有第三種說法也常被提及:蘇軾生前曾從郟縣或者附近經(jīng)過,贊美這里的山與家鄉(xiāng)峨眉山神韻相似,為之命名“小峨眉”,于是囑其弟“即死,葬我嵩山下,子為我銘”。蘇軾甚至提出沒必要再花錢買地,用之前為八郎婦(蘇轍的兒媳黃氏,族內(nèi)排行稱八郎婦)準(zhǔn)備好的中原郟縣小峨眉山下蘇家墓地即可。
三蘇對中原嵩山好感頗多,倒有據(jù)可查。在《別子由三首兼別遲》其二中,蘇軾寫道:“先君昔愛洛城居,我今亦過嵩山麓?!碧K轍曾任汝州知州四個月,遭貶離開汝州南下時,在嵩山東南麓潁昌買田安置了子女。公元1100年四月,蘇轍遇赦回到潁昌居住,直到逝去。蘇轍在文章中曾提到過“葬我嵩少,土厚水深”。蘇軾、蘇轍的父親蘇洵也喜歡中原,有詩為證:“經(jīng)行天下愛嵩岳,遂欲買地居妻孥。”
![]() 三蘇的故事,不光在士林文人寫就的詩歌史之中,還滲透在民間的傳說里。三蘇墳的柏樹林,每晚迎風(fēng)搖曳,聽來猶如夜雨沙沙。人們想象,那是蘇軾與蘇轍實(shí)現(xiàn)的“夜雨對床”約定,互訴兄弟之情。
“夜雨對床”,是兩人少年時代的約定。兩人受韋應(yīng)物“安知風(fēng)雨夜,復(fù)此對床眠”兩句詩啟發(fā),約定以后完成人生使命后,不貪戀功名,而是早日退隱,對床而眠,共聽瀟瀟夜雨。蘇軾在《滿江紅·懷子由作》中曾寫道:“孤負(fù)當(dāng)年林下意,對床夜雨聽蕭瑟?!痹诹硪皇姿蛣e蘇轍的詩中,他又寫道:“寒燈相對記疇昔,夜雨何時聽蕭瑟……”并自注:“嘗有夜雨對床之言,故云爾?!碧K轍則在《再祭亡兄端明文》中寫道:“昔時宦游,誦韋氏詩'夜雨對床’,后勿有違?!?/div>
“蘇墳夜雨”自然奇觀,彌補(bǔ)生前遺憾。在常州去世前夕,蘇軾終未能見到弟弟最后一面。有記載顯示,蘇軾曾對友人錢世雄提及,“惟吾子由,自再貶及歸,不復(fù)一見而訣,此痛難堪?!彼拔戳酥福诤偷艿芡徉P縣后得以彌補(bǔ)。清代順治年間,郟縣縣令張篤行拜謁三蘇,夜深人靜之時,忽聽門外雨聲大作,開門卻見屋外無雨,且月明如晝。實(shí)際上,疑似雨聲是風(fēng)吹柏樹葉的聲音。對此蘇墳奇觀,張篤行遂寫詞留念:“風(fēng)聲瑟瑟雨聲嘩嘩,風(fēng)大不鼓衣,雨大而不濕襟。”后人屢試屢驗(yàn),逐漸稱之為“蘇墳夜雨”。
從眉山竹影到嵩岳松濤,從烏臺詩案到郟縣夜雨,蘇軾兄弟用生命軌跡,在中國大地上書寫了一個巨大的文化對仗。“一門父子三詞客”的傳奇,不僅銘刻在青史丹書之中,更以“蘇墳夜雨”的千年絕唱,在神州大地上譜寫著永恒交響。
![]() 本期話題
外出闖蕩與安住家鄉(xiāng),你怎么選?評論區(qū)聊聊~
撰文/ 吳德玉 張杰
編輯/郭書瓊 責(zé)編/謝夢 馬艷琳 審核/姜明
本文來自“天府融媒”,僅代表作者觀點(diǎn)。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fā)布及傳播服務(wù)。 查看原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