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番茄出了個簽約優(yōu)化流程的通知,看起來就是以后簽約有三次機會,分別在2萬字、5萬字、8萬字。 ![]() 它為什么要分這三個階段呢?按照通知的說法就是打擊用AI寫文水文。 三月的時候,番茄搞過一波降流,一些作者號被封、一些作品被關甚至下架。當時各種說法,最多的猜測是針對AI產出的批量文。 要知道三月首秀的數量和去年同期比不止10倍的差距,大量的AI文涌入。對于一個想打造精品的平臺來說,這個趨勢不是好事,所以開始整治。 番茄就是這么矛盾,去年AI條款主打把作者的內容喂AI,封面、作者信息喂AI,想用AI卸磨殺驢。鬧了一波之后,平臺是不敢明著來了,但AI大趨勢下,想賺錢的人不會放過機會。 自然,各種AI工具喧囂著替代作者一鍵生成小說后,最沒有門檻的番茄成了美味的實驗地。 相較于起點這些有真人編輯把關的平臺,番茄簽約可真是太容易了。 所以為了打擊這些Ai文,番茄劃分的三個簽約字數。 只是動機怎么看都比較迷。 番茄簽約本身就是AI審核,三級字數只能算給作品三次機會。 原先兩萬字簽約,現在只是多給作者兩個改正機會。 兩萬字要是水,還能在五萬字補救,要是五萬字沒救回來,那就八萬字。 八萬字是驗證期開始的字數,要是這都沒簽約,那就沒戲了。 如果一個作者只會用AI去跑小說,前三個等級的字數能有什么用? 用AI跑過小說的人都清楚,AI跑出的文需要修正,特別是邏輯,不然會出現鬼片。比如文中突然冒出個人物,沒名沒姓,又突然給這人個名字。又或者前一刻在房間談事,下一刻就在墻邊了。 你讓自己沒寫過小說的小白去修正?人家就想快速賺錢而已。 所以不會修正的一批人會被淘汰,而番茄這三次機會就是給愿意來改正的人機會。說到底,別“不勞而獲”,好歹花點苦力寫寫吧? 但番茄似乎忘了一個問題,簽約門檻攔不住使用AI的風潮,如果開頭按照要求改了,得到簽約,八萬字后開始放飛,番茄打算怎樣? 當然這個問題不僅僅是番茄需要面對,其實起點已經有幾本AI出品的書被扒出來。 對于普通讀者來說,是不是AI可能不重要,哪怕機味很重都不要緊,就看個故事而已。 就像所謂抄襲,對讀者而言,抄襲比原著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讀者就無所謂這抄襲。 番茄不如寄希望于AI小說的精品化,別指望作者精品了。 番茄所謂簽約流程優(yōu)化在勸退AI小說,實際有沒有作用,我可不看好。畢竟除去一批不會修文的小白,那些會用AI的人可不那么容易勸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