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物往往因恃其所長而亡于其所長。 《關(guān)尹子》 少言者。不為人所忌。 少行者。不為人所短。 少智者。不為人所勞。 少能者。不為人所役。 曰:操之以誠。行之以簡。待之以恕。應(yīng)之以默。吾道不窮。 少言者,不為人所忌 減少不必要的言語,即慎言寡語??梢员苊庖鹚说募刀屎图蓱?。多言未必聰智,寡言未必愚笨。 《易》曰:“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 那些真正有智慧和知識,了解規(guī)律和真相的人,通常不著急說話,也不會說很多話。但只要說話必切中要害。相反內(nèi)心浮躁和不安的人,卻傾向于通過言語表達(dá)自己的不安和焦慮。他們的話通常繁雜無頭緒,缺乏重點(diǎn)。甚至容易引起誤解和沖突。 正如《管子》所言:“多言而不當(dāng),不如其寡也”。 少行者,不為人所短 減少不必要的行動和作為,尤其在名利場上??梢员苊獗┞蹲约旱娜秉c(diǎn)和短處,從而避免被他人非議。 正如《孫子兵法》中:“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專一者力全,分離者力寡。以全擊寡,故能必勝”。 通常情況下,自己寡言少行,保持專一,則固若金湯,無懈可擊。是先為不可勝。對方不知底細(xì),想找攻擊的漏洞和突破口就很難。想要借題發(fā)揮無從下手。 這樣就做到了“善戰(zhàn)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相反越多言多行,越暴露自己。危險就越大。 少智者,不為人所勞 減少智慧和能力的過多展示,適當(dāng)?shù)仉[藏自己的聰明才智,不輕易外露。即隱智藏鋒??梢员苊獗凰死?。 所謂“大智,似愚而內(nèi)明”。 梅堯臣曰:“大智不彰,大功不揚(yáng)”。 《孫子兵法》曰:“善戰(zhàn)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 所謂:智之極者,知智果不足以周物。故愚;辨之極者,知辨果不足以喻物。故訥;勇之極者,知勇果不足以勝物。故怯 少能者,不為人所役 減少能力的過多展示,適當(dāng)?shù)仉[藏自己的實(shí)力,可以避免被他人控制和役使。所謂越能干的,干的就越多,即能者多勞。大巧若拙未嘗不是一種智慧策略。 《莊子》曰:“巧者勞而知者憂”。 所以多未必有用,少未必?zé)o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