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書法拍賣史上,有一幅意義非凡的作品,它雖然只有39字,卻得文物局委托,以2999萬的價格購回,此帖既不是“書圣”王羲之的手筆,也并非“亞圣”顏真卿所寫,而是宋朝“狂人”米芾的《研山銘》。 ![]() 米芾大字作品,可謂獨占書法界的鰲頭,字字駿健開張,雄偉而不失活力,極具個性和動感,不夸張的說,追溯到魏晉時期,也沒有敵手,這幅《研山銘》壯年時期,為奇石“靈璧研山”而寫,筆隨心走,實在妙趣無限。 ![]() 然而,米芾最妙的一幅大字,不是價值不菲的《研山銘》,而是臨終的書法遺作——《舞鶴賦》,詩詞是南朝文學家鮑照的名篇,離世前幾月,順應宋徽宗的敕令而作,書丹之后,便送往宮廷,一直秘藏內(nèi)府,被其視為“傳家寶”。 ![]() 全卷共計447字,大小約為4~8厘米,線條凝厚而蒼勁,氣勢非凡,可謂震人心魄,用筆八面出鋒,起筆不拘順逆,落紙瞬間衄挫調(diào)鋒,中側并用,如“舞”字長撇,起筆似刀劈斧砍,行筆卻陡然提鋒,留下飛白如鶴羽凌空。 ![]() 每個字都在變幻,又能堅守氣力,陰陽分布平衡,章法和節(jié)奏亦是如此,寬緊疏密,變化有序,疏密交織間,恍見群鶴時而盤旋聚散,時而孤影沖霄,蘇軾曾言:“風檣陣馬,沉著痛快,當與鐘、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 ![]() 宋高宗也說:“以芾收六朝翰墨,副在筆端,故沉著痛快,如乘駿馬,進退裕如,不煩鞭勒,無不當人意”,米芾行筆的爽利風姿,猶如奔馳的駿馬,有力而昂揚,這種強烈個性,以及剛陽氣魄,王羲之也寫不出,水平比肩古人。 ![]() 啟功先生欣賞“米字”,對其多有稱贊,當年見到《研山銘》之后,不禁潸然淚下,說道“能看一眼沒白活”,針對更加高超的《舞鶴賦》,啟功亦有同感。 而且元朝時期,此帖藏在內(nèi)府,柯九思任職“鑒書博士”,評定書畫真?zhèn)?,看后深感精湛?/span>題寫“真跡無疑”4個大字,充分證明此帖的真實性。 ![]() 近代的專家和學者,也紛紛表示,《舞鶴賦》“這一發(fā)現(xiàn)不亞于考古找到古墓”,因保存精妙,全卷字口完整,筆法清晰,無一處缺損,可時常臨摹,學習米芾的大字筆法,行筆駿健自如,不再拘束和單調(diào),呈現(xiàn)明媚的風貌。 ![]() 作品為我店獨家版權,侵權抄襲者必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