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梁啟超的《新大陸游記》 戊戌變法失敗后,梁啟超游覽美國(癸卯年,1903),歸來而作《新大陸游記》。作者自述,此游記不記風景,只記“美國政治上、歷史上、社會上種種事實,時或加以論斷”(《凡例》)。其目的是“觀察文明復雜之社會……但以其所知者貢于祖國,亦國民義務之一端也。于吾幼稚之社會,或亦不無小補”。 轉(zhuǎn)瞬間百年過去,中國已不是當年之中國,經(jīng)歷了一戰(zhàn)、二戰(zhàn)與冷戰(zhàn),中美兩國均發(fā)生了巨大而深刻之變化。然而,梁任公當年所見新大陸之人與事,就仍然令我感到震驚。 所讀版本為湖南人民社之“走向世界叢書”,書前有鐘叔河先生的《“海云凝望轉(zhuǎn)低迷”的“新大陸”——從《新大陸游記》看梁啟超的政治思想》,詳細介紹了本書,本不需要我再贅述的,然看到書中所記新大陸的一些人與事,鐘先生未曾涉及,就忍不住還是想說上一說。 一、 美國第一流人才在干什么? 作者訪問華盛頓,感慨“美國大統(tǒng)領(lǐng)(總統(tǒng))多庸才,而非常之人物居此位者甚希焉”(第74頁)。他歷數(shù)了美國建國以來的24名總統(tǒng)以支持自己的觀點。 非但此也,他還節(jié)譯了英國人占士布利斯所著《美國政治論》的論述,如“第一,美國第一流人物,多不肯投身于政治界也”“第二,美國之國勢及其憲法所規(guī)定,非必須非常之才,始足以當此任也”“第三,美國自建國以來,于專制武斷政體,深惡痛絕……其所最懼者,若克林威爾、拿破侖等人物,濫用其權(quán)力,馴變?yōu)橘灾鲗V普w也……故美國之大統(tǒng)領(lǐng),非特不必要第一流人物而已,抑且不欲要第一流人物,此美人之僻性使然也”。 閱讀至此,不禁廢書而嘆,看看今日,許多優(yōu)秀之學子,將考公當作最好之出路,又有什么話可說呢? 那么,當時,美國第一流人物都去了哪里呢? “美國人欲求出身之路,與其入政界也,寧入實業(yè)界。蓋以無盡之富源,新辟之地利,懷抱利器之士,投身于商業(yè)、工業(yè)、礦業(yè)、鐵路,可以數(shù)年之間,起蓬蓽而埒王侯。故美國當今第一流人物,咸愿為所謂鐵路大王、煤油大王、鋼鐵大王、托拉斯大王者,而不屑在'喀別德兒’(應為capita,首都)中爭一座位也”。 百年前之美國社會如此,百年后之美國社會是否還如此呢?有識之士自能分辨之。 作者在紐約曾拜訪了托拉斯大王摩爾根,其會客“以一分鐘至五分鐘為度,雖絕大之問題,只以此最短時刻決斷之,而曾無失誤,其精力真千古無兩”。作者與他只談了三分鐘,摩爾根贈任公一言——“凡事業(yè)之求成,全在未著手開辦以前;一開辦而成敗之局已決定,不可復變矣(第49頁)”。作者在其后附了摩爾根之傳略,并目其為“商界之拿破侖”“全世界之原動力”。 其實,當今美國的科技界巨頭,如蘋果創(chuàng)始人喬布斯,亞馬遜創(chuàng)始人杰夫·貝索斯,谷歌創(chuàng)始人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IBM創(chuàng)始人托馬斯·約翰·沃森,惠普創(chuàng)始人比爾·休利特和戴維·帕卡德,Facebook創(chuàng)始人扎克伯格等,不是第一流人物又是什么呢? 閱讀至此,我不禁想起來了古代的“學而優(yōu)則仕”,想起了當今的大學生考公熱潮;想起了清末的狀元大實業(yè)家張謇,當今的馬云等人。從今而后,我們當從哪里去找尋第一流的人物呢? 二、 何謂大丈夫? 元代嚴忠濟有“寧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無權(quán),大丈夫時乖命蹇。有朝一日天遂人愿,賽田文養(yǎng)客三千”(《天凈沙·寧可少活十年》 當代流傳甚廣的“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quán),小丈夫不可一日無錢”,說的也是這個意思。 國人論列大丈夫的標準,是男人決不能沒錢。然有錢不過是小丈夫,有權(quán)方能為大丈夫;因為有權(quán)自能有錢,而有錢未必能有權(quán)云云。 那么,美國的鋼鐵大王卡耐基對此又是如何看得呢?“卡匿奇(即卡耐基)為現(xiàn)今美國第一富豪。然其所以為世模范者,不在其能聚財,而在其能散財。彼常語人曰:'積資產(chǎn)以遺子孫,大丈夫之恥辱也。’”照此標準,當今國內(nèi)的大富豪,又有幾人能雪此恥辱呢? 于是他決定“將其有五萬萬美金之財產(chǎn),務于生前悉散之,分布于社會之自助者,務使得其所,毋失其宜”。今日我們知道,卡耐基在美國各地及英語國家建立了2000座圖書館,而卡耐基基金會也是美國最早最成功的基金會之一。而他之所以如此熱心地捐建公共圖書館,是因為他“出身寒微,自其幼時,未嘗得受相當之教育,惟恃在公立圖書館中得種種之智識”。 其資助的原則是,“不助不自助者。彼常言曰:'自發(fā)心欲上梯子者,從后助之可也。若不欲上者,雖助之亦不得上,徒令其受墮落之苦而已。是非益之,卻害之也?!保ǖ?6頁)。 假如以“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quán)”來衡量之,則摩爾根、卡耐基當屬何許人也? 三、 大學圖書館居然不設管理取書之人? 作者游覽哈佛、耶魯、芝加哥大學,發(fā)現(xiàn)它們的操場、圖書館規(guī)模都很大。而最讓任公驚奇者,則是這些大學的圖書館都不設管理取書的人,一任學生自取。 余所見各學校之圖書館,皆不設管理取書人,惟一任學生之自取而已。余頗訝之,至芝加高(哥)大學,詢館主:如此,書籍亦有失者否?答云:每年約可失二百冊左右;但以此區(qū)區(qū)損失之數(shù),而設數(shù)人以監(jiān)督之,其所費更大,且使學生不便,故不為也。大抵失書之時,多在試驗期之前半月,蓋學生為試驗而竊攜去備溫習,驗畢復攜返者亦甚多云。此可見公德之一斑(第110頁)。 不知今日美國各大學圖書館,是否還采用這種辦法?或者運用電腦設備以監(jiān)督借書與還書。反正我當年讀大學時,到圖書館借書必填寫借書卡,還書時管理員再將此卡插回書后的紙袋內(nèi)。 梁任公對此感慨道“即此區(qū)區(qū),亦東方人所學百年而不能幾者也”。 現(xiàn)在,百年已過,情況又如何呢?就在昨日,我看到一在美國的留學生發(fā)帖說,他在畢業(yè)前“刷爆”了多家美國銀行的信用卡,金額高達14萬美元,成功套現(xiàn)后他買機票回國了。并稱決定將此人生“第一桶金”來為祖國添磚加瓦。 如果說此為個例的話,則中國留學生因虛假的成績和材料,而被英美大學發(fā)現(xiàn)并開除者,則不乏其人了。百年過去了,我們又該如何來回答任公的疑問呢? 上述三事,雖百年過去,在我看來,對于我們這個擁有幾千年歷史的民族,就仍然富有坐標之意義,身處二十一世紀的我們,對照二十世紀梁啟超所見新大陸之人與事,就仍然不失其意義在。 二零二五年三月三十日晨 郁土微信相關(guān)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