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想歪了,其實西施乳和惜鱗魚僅僅是兩道菜而已。 味道絕美如魚中西子,故河豚又叫西子魚,而它身上有個部位,而又是魚身上的絕品,正是西施乳。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萎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边@是蘇軾為河豚所作的一首詩。宋代洪芻詩“蔞蒿短短荻芽肥,正是河豚欲上時。甘美遠(yuǎn)勝西子乳,吳王當(dāng)日未曾知?!倍拔魇┤椤闭切坌院与嗟木病?/span> 傳說這“西施乳”是春秋時期吳王夫差與西施用餐,品嘗清蒸河豚魚白(即魚的精巢),潔如豐乳,豐腴鮮美無比。夫差遂妙用比喻:“愛姬玉乳可比之!”于是,“西施乳”的雅號就叫響了。 ![]() 此為西施乳,漂亮嗎 但是這河豚我是不敢吃,雖說只是“微毒”,煮得夠熟就可以嘗試到它的美味,但我還是不敢去試。有人若是試過,說來聽聽即可。 河豚的各個部位都有人吃過而且留下了體驗報告,唯獨有一個部位是從來沒有留下任何文字記憶的,那就是西施笑!據(jù)說,吃過的人全都死了,而死前竟留下驚訝而滿足的笑容。 西施笑是河豚的卵巢,有了魚子時候,即有孕時最毒。 說一下惜鱗魚。 張愛玲曾經(jīng)說過人生有三件憾事: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 “惜鱗魚”就是鰣魚。但“惜鱗魚”是鰣魚,而鰣魚并不是“惜鱗魚”。這種說法很奇怪對吧。 “惜鱗魚”是捕獲到它時,只用一根細(xì)線穿過它背上的一片鱗片,但它始終不敢逃走,對它的鱗片愛惜到這種程度的,才稱得上“惜鱗魚”。 據(jù)說惜鱗魚的鱗片肥美異常,烹飪的時候它鱗片上的脂肪滲入魚肉,的確是令整條魚鮮嫩豐美,簡直妙不可言。 為什么它會這樣如此地愛惜它的鱗片呢?因為鰣魚交配以后等待魚子成熟的那段時間,它是不進(jìn)食的,靠以前存積起來的脂肪活著,那厚厚的脂肪正是在鱗片下面,所以它為了繁殖后代,不敢對它有一點傷害。因為它的智商低,不知道是給人抓住了,總以為可以逃脫。人家說“一孕傻三年”,莫非到了魚兒身上也作數(shù)? 據(jù)說由于捕撈過度,已經(jīng)“功能性消失”。就是沒有了,死絕了的意思。 ![]() 只能看看,沒有了。 我家有只狗,它生了小狗以后那就是生人勿進(jìn),連我靠近都是虎視眈眈。無他,生性使然,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有繁衍,保護(hù)后代的本能。 我經(jīng)常下地,也曾見過很多的植物也是這樣的。 近日風(fēng)雨交加,把一些菜種子吹得七零八落。茼蒿菜是我留了幾十年的老種子,還沒到收成就刮倒了。可是過了兩天,只見刮倒的又很倔強地抬起了頭。連沒有開花枝條的都開起一朵朵的小黃花,嫩黃的小花正努力地向著太陽的方向,吸收著一切可以吸收的養(yǎng)分,努力地成熟著。這是多么令人感動的一幕。 ![]() 身體倒了,還開花,盡一切努力延續(xù)下一代。 有一年,剛剛割了冬菜(就是小蘿卜,用來煲湯或入藥),放在陽臺上曬。第二天,看見平鋪在陽臺上面的冬菜居然大多數(shù)翹了起來,后來再曬了一天,才蔫了下去。 人那就不要說了,就在幾天前在云南,一家月子中心的護(hù)士,正好給嬰兒做檢查時候突發(fā)地震。監(jiān)控顯示,她為了平衡跪在地下,左手死死地抱住嬰兒,右手護(hù)著車主,整個身體覆蓋著嬰兒。這就是本能,一個人在生死之間的本能,與偉大無關(guān)。 ![]() 這真的是本能,與偉大無關(guān)。 這些,都是刻在它們的基因里面的,不輕易改變的,是作為母親的本能(菜很多是雌雄同體的),也是作為生命賦予它們延續(xù)后代的使命。 我想,既然如此,在我們生命的每一天,都應(yīng)該是母親節(jié),作為對生命和對母親的尊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