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黃石(Field-yellow stone),簡稱“田黃”,產(chǎn)于福州市壽山鄉(xiāng)“壽山溪”兩旁之水稻田底下兩米深的沙層里、呈黃色而得名。壽山石(koreite)優(yōu)良品種。 [1]狹義的田黃石指“田坑石”,廣義的田黃石是指其化學成分相同的一類印章石石材的統(tǒng)稱。物理性質(zhì)、工藝美術(shù)特征方面,田黃石與壽山石相近,已成為獨立的印章石品種。田黃究竟從何而得名?簡而言之,在稻田里發(fā)現(xiàn)的黃色彩石。田黃石之所以珍稀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在地球上,只有福建壽山村一條小溪兩旁數(shù)里狹長的水田底下砂層才有。且經(jīng)過數(shù)百年來的連續(xù)掘采,壽山村的水田已被翻掘了無數(shù)次,如今已開采殆盡,上乘的田黃早已是無價之寶。古時即有“一兩田黃三兩金”之說,而今已該是“兩”對“斤”了,故田黃的價格漲勢迅猛。田黃石,是壽山石品種中的珍品。由于它有“福”(福建)、“壽”(壽山)、“田”(財富)、“黃”(皇帝專用色)之寓意,具備細、潔、潤、膩、溫、凝印石之六德,故稱之為“帝石”,并成為清朝祭天專用的國石。史載,清時福建巡撫用一整塊上等田黃雕刻了“三鏈章”,乾隆皇帝奉為至寶,清室代代相傳;咸豐帝臨終時,賜予慈禧一方田黃御璽;末代皇朝解體,溥儀不要所有珍寶,只將那枚“三鏈章”縫在棉衣里。至于民間相傳,田黃石是女媧補天時遺留在人間的寶石,又說是鳳凰鳥蛋所變,還傳田黃石可驅(qū)災避邪,藏田黃者能益壽延年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