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咳嗽,高燒,煩躁,大便干,小便黃,舌尖紅,舌根白。 治療:解表清里,健脾和胃。 處方:蒼術(shù)10g,雞屎藤15g,鳳凰衣10g,木賊草10g,黃芩6g,生大黃6g,鉤藤6g,麥冬6g,金銀花6g,連翹6g,燈芯草1g,荊芥15g,防風(fēng)15g,薄荷6g,梔子6g。加水400 mL,泡半小時,煮開后再煎15分鐘,過濾,分三次服用。 此劑量為3到10歲小兒的劑量,3歲以下,一服藥喝兩天;10歲以上的,可以多喝點,三服藥喝兩天;成人可以兩服藥一起熬,一天喝完。 咳嗽好轉(zhuǎn),不發(fā)燒了,可以每次少喝點,鞏固一兩天。 大便稀者去大黃,加干姜5g;沒有雞屎藤,可以換成焦三仙各10g。 有些小兒喝中藥困難,可以取少量藥汁,加開水沖淡后再喝,能喝多少就喝多少;實在喝不了,也可以三服藥一起煎,涼溫后泡腳,也有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