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啊,又到周末,所以我又出現(xiàn)了。上個周末,我去了睦洲、大鰲,一路去拍木棉花,然后不知不覺來到這條村,發(fā)現(xiàn)這個名字很有趣,這條村也是沿河而建,很有水鄉(xiāng)的感覺。村里的房子有新有舊,也有幾條船??吭诎哆?,村里車水馬龍,非常熱鬧。河邊還有一個翻板“廣州塔”,說是廣州塔,因為它的形狀真的很像廣州塔,但是說是翻板,因為只有一個鐵的框架。 我們伴著斜陽,漫步在河邊,朋友說,可以一起合作去做視頻號,其實我也想去嘗試,不過我是不會放棄這個主陣地的,因為在這個喧囂的世界,能靜下心來讀文章的人不多了。而且我又不求這個號能給我?guī)韼锥嘟疱X,全是為了記錄生活,一種延續(xù)將近十年的興趣。第八年了,我的號一直都不瘟不火,其實我也相當(dāng)享受這種感覺,因為你紅了就會被更多人看見,受到更大的爭議。 我很享受這種松弛的節(jié)奏,開心就好。就像九子沙村給我?guī)淼母杏X,也是一條非常慢節(jié)奏的小漁村。 ![]() ![]() 地名沿革:相傳,明尚書何熊祥(會城人)最為寵愛九子(四子五女,排行第九),分給他的沙田俗稱“九子沙”。另有一說,何熊祥第九子出生,何熊祥賞其一條沙,但這九子未滿月就夭折了,后人把這面積僅三數(shù)頃的沙田叫作“九子沙”。 九子沙原為“燈盞洲”,以后沙洲不斷淤積和圍墾不斷擴大。明崇禎年間(1628-1644)此地稱九子沙。民國時期屬第一區(qū)九堡鄉(xiāng)。1951年分出,為九子沙鄉(xiāng)。1957年一度與深呂合稱禮南鄉(xiāng)。1958年設(shè)九子沙管理區(qū)。1959年底稱九子沙大隊。1970年改為朝陽大隊。1982年復(fù)稱九子沙大隊。1984年稱九子沙鄉(xiāng)。1986年稱九子沙村委會。1988年復(fù)稱九子沙管理區(qū)。1999年稱九子沙村委會,沿用至今。 九子沙位于三江鎮(zhèn)最北面,北靠江門市禮樂街道辦,南面鄰近良德沖村委會西面,相連接深呂村委會,東與睦洲鎮(zhèn)東環(huán)沙村相隔一條大河,村內(nèi)一河兩岸,有兩條水泥橋通行,水源十分豐富,俗稱為“魚米之鄉(xiān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