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本文摘自汪慶安先生著《民間中醫(yī)拾珍叢書---用藥雜談》之“用藥心得”部分,“杏林樹下”擬摘精華部分,陸續(xù)刊出,以利廣大中醫(yī)同道參考應用。 咽炎 1、山豆根 山豆根為解咽喉腫痛的第一要藥。對風熱或熱毒蘊結于咽的,它可以直折上炎之火,與牛蒡子、甘草聯(lián)用,效果很好。因經(jīng)常聽說此藥的中毒事件發(fā)生,說明此藥不宜大量用,我一般只用10克,效果也不錯。 2、青果 對風熱及熱毒咽炎常規(guī)治療效果不顯時,加青果及百部往往可以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對熱毒引起的慢性單純性咽炎,此藥為我的首選。 3、玄參 臨床所見,陰虛火旺引起的慢性咽炎不在少數(shù),此藥可以滋陰降火,解毒利咽,熱毒性的也可以用,加牛蒡子、連翹即可。對陰虛見咽干,有明顯虛熱癥狀的,此藥為我的首選。如果沒有明顯的熱象,僅僅是咽干,則首選麥冬。我感覺生津利咽麥冬效果好,清虛熱則玄參效果好,此為不同之處。 4、白僵蠶,蟬蛻 此二藥氣味俱薄,浮而升陽也,善于散風熱,消腫毒,拔邪外出。白僵蠶又可以化頑痰,蟬蛻又可以亮音,治喑啞,如果再配伍全蝎一味,則可以通瘀化痰,散結解毒,用于久病頑痰,可以很顯著地獲效。久病咽炎,常因熱毒(虛火)灼傷津血而成痰瘀,痰瘀毒互結于咽,纏綿難去。此三藥均屬蟲類,性善搜剔,用于此證,甚為合拍。 5、黃芪 臨床所見,脾陽虛咽炎也不少。脾虛而氣血精微生化乏源,不能上承濡養(yǎng)咽喉,以至咽壁潰爛久治不愈。黃芪可以補脾升陽,增益氣血,托毒生肌,促進痊愈。另外,有人認為咽喉類似肌肉,應為脾所主。咽喉也是胃之入口,從脾論治自然可取,所以針對脾陽虛咽炎者,加白術、黨參、升麻、肉桂等,驗之的確有效。 6、桔梗 此藥可以開宣肺氣,化痰利咽,在治療咽炎時,可收到很好的效果。我用它的主要目的是引經(jīng),即引諸藥入咽喉,無此向導,恐藥力難以集中。 此病看似小病,實則復雜。急性咽炎多屬外感風熱,或熱毒犯咽,治療較易;慢性則多因陰虛火旺,虛火上擾導致,在滋陰降火基礎上一定要加少量肉桂引火歸原,滋陰要根據(jù)脈證,考慮滋補肺胃腎中的哪個。脾虛,氣血不足,可從脾論治,用大劑量黃芪可以獲顯效,取其升陽、濡養(yǎng)、托毒、生肌之用。萎縮性咽炎要加阿膠,結合黃芪大補氣血,通過養(yǎng)陰血以滋養(yǎng)萎縮之咽喉。肥厚性咽炎要加浙貝、牡蠣、穿山甲,以增強化痰散結之效,使之回縮,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