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邊隨筆 兒童的線質為什么那么好?
![]() 兒童畫 小孩拿起毛筆,看見對象,能大膽的畫。盡管不如大人畫的像,但那些自由自在的線,非常靈動。在小孩的眼里,所見即形,他們的形沒經(jīng)過訓練,也就無畏無懼;用線,大膽、肆意,無拘無束。而成人,因為經(jīng)過大量的訓練,腦海里有了嚴格的規(guī)則,他們的線,往往表現(xiàn)的刻意、啰嗦。高手則深諳其道,當技術到了一定的熟度,便能自覺地回到本真。如近現(xiàn)代畫家齊白石、關良。后來的朱新建也嘗到了甜頭。 ![]() 當小孩得到大人的夸贊,被視為天才后,家長往往把他們送進培訓班。這些老師大多數(shù)是蹩腳的,說是教育,實則在毒害孩子們。逐漸的,小孩因為達不到成人的要求,就開始厭惡繪畫,線也因此失去了先前的光彩。 ![]() 孩童,與生俱來的藝術天性,一旦被功利的成人世界污染,那份天性就逐漸褪去了。這有點像一個小孩唱歌,那種天籟般的童聲,清澈透亮,一旦過了變聲期,就再也找不回那種干凈了。將來,如果立志走藝術之路,就要自覺地、有方法的返璞歸真。這是藝術的本質:從生到熟,又從熟回到生。前者更多的屬于技術層面、后者體現(xiàn)的是哲學思考,層面更高,難度更大。 ![]() 還有,就是一些智障人士,往往在生活和學習方面,能力都不行,但遇到音樂、繪畫,就有一種天才般的表現(xiàn)。這其中的奧秘在于:這些智障者之所以能有這種才情,是因為他們永遠活在兒童世界里。 ![]() 陳丹青有個說法,看畫,要像狗一樣,不要有知識,不要有腦子。這句話,我?guī)退庾x一下,不要用污染過的腦子去看畫,要回到孩童的清澈。要相信,人的天性與藝術相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