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的家庭,各有各的本事和幸福;底層的家庭,各有各的弱勢和不幸。 一開始,大家都是窮人??呻S著時間的推移,總有人會脫穎而出,也總有人會繼續(xù)待在底層。差距,也就越來越大了。 不論你是否接受,人與人之間,始終是存在差距的??傆腥俗扰摚傆腥俗坏扰?,也總有人坐商務艙。分為了三六九等。 貧窮家庭,總是在抱怨,為什么別人如此有錢,而自己如此貧窮? 抱怨,沒有任何意義。要是抱怨有用,那乞丐早就成為富翁了。沒必要抱怨,而應該想想,問題出在哪里。 社會最底層的家庭,有一個算一個,都有這些共性。 一、思維認知落后、守舊、死板、陳腐。 當你接觸過底層的家庭,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這些人的思維,貌似還停留在農(nóng)業(yè)社會的階段,也就是大清的時代,落后到了極致。 如今是2025年,思維竟然還停留在19世紀,或者20世紀,這不是妥妥的跟不上時代嗎? 跟不上時代,就會被時代淘汰,淪為最底層。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思想對得起苦難”。思想的落后程度,跟苦難,其實是成正比的。 一部分底層的家庭,不讓孩子去讀書;一部分底層的家庭,永遠都從事體力工作;一部分底層的家庭,連什么是人工智能都不知道。 時代不淘汰他們,還會淘汰誰呢?永遠都是“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無一例外。 天天都固執(zhí)守舊,100年前沒有智能手機,難道今時今日也不用智能手機嗎?肯定不是這樣的。 二、好,又不夠好;壞,又不夠壞。 一個底層打工人,本性是偏向于老實巴交的。但是,由于他看到別人耍心眼,所以他也有樣學樣,模仿別人耍心眼。 這就是典型的“兩頭不是人”。好,又沒有好到極致;壞,也沒有壞到極致。 小人耍心眼,為什么可以賺到錢?因為他們壞到了極致。你可以理解為,他們在算計別人這件事上,很有一套。 腳踏實地的人,為什么可以賺到錢?因為他們好到了極致。你可以理解為,他們在鉆研業(yè)務這件事上,很有一套。 也就是說,要想擺脫底層,就需要找到一個方向。要么腳踏實地,好到極致,要么算計別人,收割韭菜,壞到極致。而沒有中間的選擇。 既老實巴交,又模仿小人耍心眼,這就是妥妥的“四不像”。四不像的結果,不過是毫無突出的競爭力,落后于人罷了。 三、落后的教育方式,讓貧窮代代相傳。 如果說學校教育,只是“考試流水線”的應試教育,那家庭教育,就是“塑造三觀性格”的素質教育。 父母對于孩子的教育,影響到孩子三觀、性格的塑造。 底層家庭的教育,有3點共性。首先,爭吵不斷,氛圍不行;第二,缺乏文化,眼光短視;第三,打壓創(chuàng)新,不懂鼓勵。 比如說,孩子的天賦,并不是語數(shù)英,而是跑步。父母不培養(yǎng)孩子的跑步優(yōu)勢,永遠都糾結于語數(shù)英,就會讓孩子失去優(yōu)勢。 其他的情況,也是如此。孩子適合什么,父母就應該培養(yǎng)孩子什么。這就是所謂的“因材施教”。以拔高一個人的優(yōu)勢,為最終目的。 不明白這個道理,而天天打罵、棍棒教育,除了泯滅孩子的天賦,讓孩子愈發(fā)癡呆、木訥,毫無競爭力,就沒有什么好結果了。 四、自己沒本事,去妄想孩子有本事。 世界上有三種鳥,一種自己飛,一種不飛。第三種就奇葩了,自己飛不起來,就下個蛋,天天幻想讓蛋馱著自己飛。 99%的底層家庭,就是第三種鳥。父母不飛,而希望孩子成龍成鳳,妄想孩子帶著自己去飛。這可能嗎? 說得直白一點,父母不努力,而希望孩子努力,妄想孩子一代人就能振興整個家庭。你認為,這可能嗎? 如果你來過北上廣深,就會發(fā)現(xiàn),大部分的有錢家庭,都經(jīng)歷了三代人的資產(chǎn)積累。錢,不是一代人可以賺夠的,而是需要三代人來打拼的。 別舉什么雷軍、任正非、劉強東的例子。歷史上,就一個雷軍,就一個任正非,就一個劉強東。普通人,沒資格成為他們。普通家庭,都需要三代人的積累。 秦始皇嬴政,都需要“奮六世(六代人)之余烈”,才能統(tǒng)一六國。你覺得,底層人的孩子,比秦始皇還牛逼?別白日做夢了。話雖難聽,可現(xiàn)實如此。 文/舒山有鹿 |
|
來自: 舒山有鹿 > 《百態(tài)/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