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相信否極泰來,逆境達到極點后,就會向順境轉(zhuǎn)化,物極必反嘛,這是個規(guī)律。 但是,我們也確實看到很多沒有否極泰來的例子,如祥林嫂那樣的情況也是有的,現(xiàn)實中我們多少都會知道一些。 我有個長輩就是這樣,她年輕時候就不怎么順,好不容易熬到孩子長大,都成家立業(yè)了,結(jié)果日子還是難過,老年生活可謂悲劇。 這個世界總是一天天變好的,我們都愿意相信這點,但具體到個人,恐怕未必如此。 所以我就很疑惑,否極泰來到底有沒有道理。 否極泰來:沒有人會一直倒霉,但為什么有人還是悲催到老? 張國榮有句名言,“我這一生沒做任何壞事,為何這樣?”我們看他一輩子活得還可以吧,有名有利有愛,可最后為什么還要一躍而下呢? 日子不應(yīng)該越來越好嗎?不然的話,我們?yōu)槭裁催€要努力?如果往后余生都是越來越糟糕,那誰還愿意活下去? 沒有希望是可怕的,有時候我會覺得“否極泰來”只是一個心理安慰,心中有期待才能說服自己繼續(xù)熬,如果早知道人生有那么多的困難,恐怕是堅持不下去的。 事實上,不是說這個世界會自動變得越來越好,然后大家都能過上好日子了。 天上不會掉餡餅,好日子是靠自己干出來的。要知道,人生變得更壞非常容易,而要想變得更好就非常困難。 人越來越老與期望越來越大,這是一個矛盾。 現(xiàn)實中很多人都是這樣,對別人有不切實際的幻想,想著有個富親戚幫自己一把,遇到一個有錢有勢的朋友拉自己一把,然后自己就成了人上人,人生圓滿。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人越來越老,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并沒有得償所愿。相反,隨著身體越來越衰老,價值越來越低,處境反而越來越糟糕。 這里就有個因果律在起作用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前面努力不夠,該做的事情沒有做,那后面肯定好不了。 把自己的命運和幸福寄托在別人身上,是何等之傻啊。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悲劇的根源往往是在自己身上。所以我們必須懂得,人生在不同階段都需要做正確的事。 德不配位與厚德載物。 福是修出來的,不是等出來的,而修煉的內(nèi)涵就是讓自己配得上所有,這也是人生得到自己想要之物的最好辦法。 世事無常,但每個人都有一段時間是由自己支配的,你如何想,你如何做,就決定了你的人生因果。 所謂人生苦海,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不是享福的,苦多樂少,不如意事常八九,才是人生普遍的現(xiàn)實。因此,“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之說很有道理。 唯有自己修出來的福才能靠得住,努力讓自己符合規(guī)律,無我利他,創(chuàng)造價值,這樣就是厚德載物,配得上幸福。 或者說才有否極泰來的資格,老天讓你經(jīng)受磨難,就是為了考驗?zāi)?,所以說“天將降大任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不如此,你就不能承受更多的好處和福報。 心不好,誰也救不了你。 人只能是自己救自己,哪怕你有幫別人的善心,也未必能行。我看到過這樣的例子,有人想幫助別人,結(jié)果反而被人唾棄,做好人是需要修煉的,沒有一定的實力,好人是非常難做的。 打個比方,比如你有個親戚或朋友處境困難,你想要幫忙,那你要如何去幫呢?是為了別人損害了自己,還是出錢出力就行?現(xiàn)實中經(jīng)常有出力不討好的事情,好心辦壞事的例子也常見,所以一定要有智慧有辦法才能做好事。 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因果,不是每個人都配得上善意,對某些人而言,他們已經(jīng)習(xí)慣了“互害模式”,他們心里沒有感恩和善意,只有虛偽和貪婪,如果你無原則的相幫,反而是助長了他們惡的一面,等于是有了罪過。 古人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是明智的心法。最后還想告訴你一個殘酷的事實,那就是迅哥兒當(dāng)年所說的“吃人”是真實的,不管是社會上還是國家、人際關(guān)系,包括婚姻、生意、愛情和友情等等,背后都有“吃和被吃”的一面。 千萬不要讓自己淪為“被吃”的局面,做個好人,做個有實力的好人,然后告訴那些陷入悲催境地的人:你必須自己改變自己,“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樣才能由壞變好,從悲劇中走出來,否則誰也救不了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