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渡有緣者,佛渡有錢人。 跟天意有緣分的人,都會得到老天爺?shù)谋幼o。而跟天意沒有緣分的人,基本都會處處碰壁,厄運多于好運。 什么是跟天意有緣分呢?可以這樣理解,順天者昌盛,逆天者敗亡。 順應天意的人,都跟天意有緣分。而違逆天意的人,都跟天意沒有緣分。那他們的結果,終究是天差地別的。 真正的智慧,跟日常的小聰明無關,只跟順應天意的覺悟有關。 老天爺眷顧的,并不是聰明人,而是這4類人。 一、安守本分的人。 對于普通人來說,最重要的一件事,莫過于“安守本分”。 自己負責A領域,那就只做A領域的事兒。至于超過A領域的事兒,一律不做,也不去過問。這,就是安守本分。 肯定有很多老實人抱怨,我都安守本分了,為什么還是被人欺負呢? 這些老實人,真的安守本分了嗎?不見得??梢赃@樣說,99%的老實人,都喜歡當和事佬,多管閑事,這算哪門子安守本分呢? 正是因為喜歡多管閑事,所以老實人才會被人厭惡。別人會覺得,這事兒跟你無關,為什么你要多管閑事呢,肯定是居心不良,不得不防。 人在江湖,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行了。只是承擔自己的責任和因果,而不去觸碰別人的責任和因果,如此才能大吉。
二、有自知之明的人。 古人早就說了:“人貴有自知之明?!?/span> 一個人最為寶貴的品質,莫過于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適合什么,也知道自己不適合什么,自己該做什么,自己不該做什么,都需要心中有數(shù)。 有的人本事60分,卻去干100分的事兒,那他們就犯了“力微負重”的大忌。遲早有一天,會碰得頭破血流,遍體鱗傷。 有的人本事60分,就只干60分的事兒,多出1分都不去干。這,就是有自知之明。他們所迎來的,必然是偏向于積極的結果。 不是說有野心最好嗎,為什么還需要有自知之明呢?所謂的野心,是鼓勵我們保持做事的干勁,而不是讓我們欲望膨脹。 從古至今,所有野心膨脹、德不配位的人,都沒有什么好結果。能力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選擇適合自己能力范圍的道路。 三、順勢而行的人。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讀過《三國》的朋友,應該可以發(fā)現(xiàn),所有成功的戰(zhàn)役,都是“順取”的。沒有任何一場成功的戰(zhàn)役,跟“逆取”有關。 你看赤壁之戰(zhàn),一場東風浩蕩,孫劉聯(lián)軍以弱兵出擊,就能讓曹軍兵敗如山倒。哪怕曹操已經是天下的老大了,也還是無法逆取。 你看滅蜀之戰(zhàn),司馬昭三路伐蜀,鄧艾更是走了山路,直取成都,順順利利,沒有任何像樣的阻礙。哪怕姜維一計殺三士,犧牲了自己,也還是無法復國蜀漢。 這說明了什么?人和不如地利,地利不如天時。一個人再怎么牛逼,哪怕像曹操一樣統(tǒng)一北方,如果非要逆著來,那失敗也是必然的。 就跟走迷宮一樣,你認為是順著來,好找出路呢,還是逆著來,好找出路呢?肯定是順著來好找。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四、活在當下的人。 過往已成歷史,哪怕我們再糾結,也改變不了。未來還未發(fā)生,哪怕我們再焦慮,也無法未卜先知。 唯有當下,還在我們的手中,我們還有一定的選擇權。過好了當下,也就等于補償了過往,以及鋪墊了未來。 就拿“幸福”來說,很多人都認為,當下可以不幸福,未來一定要幸福。試問,你連當下的幸福都無法把握,那你如何把握未來的幸福呢? 當下過得好,這是可以做到的。而未來是否過得好,這是誰都無法預料的。因為一天不知一天事兒,生活總是無常的。 在無常的生活當中,我們所能做到的,不過是“活在當下”罷了。當下的幸福,才是真的幸福。當下的酸甜苦辣咸,才是真的酸甜苦辣咸。 福氣,既不是對于過往的懷念,也不是對于未來的幻想,恰恰是對于當下的珍惜、把握、享受、盡心、盡力。如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 |
|
來自: 舒山有鹿 > 《百態(tài)/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