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竹的功效與作用,萎蕤治什么病及特殊功效,以下是玉竹的相關(guān)介紹: 來源玉竹為百合科植物玉竹的干燥根莖。秋季采挖,除去須根,洗凈,曬至柔軟后,反復揉搓、晾曬至無硬心,曬干;或蒸透后,揉至半透明,曬干。 別名萎蕤、女萎、節(jié)地、玉術(shù)、竹節(jié)黃、竹七根、山包米、尾參、西竹、連竹等。 性味歸經(jīng)味甘,性平。歸肺、胃經(jīng)。 功效與作用滋陰潤肺:能養(yǎng)肺陰、潤肺燥,常用于治療肺陰不足所致的干咳少痰、咽干口渴等癥狀。 養(yǎng)胃生津:可滋養(yǎng)胃陰,促進津液生成,緩解胃陰不足引起的口干舌燥、食欲不振、胃脘嘈雜等問題。 潤燥除煩:對于陰虛燥熱引起的心煩不眠、內(nèi)熱消渴等有一定的調(diào)理作用,有助于清除燥熱,緩解煩躁不安的癥狀。
用法用量主治病癥及特殊功效常用方劑配伍炮制配伍:與沙參、麥冬配伍,可增強滋陰潤肺、養(yǎng)胃生津的功效,用于肺胃陰虛較甚之證;與桑葉、薄荷配伍,滋陰潤燥與疏散風熱并用,適用于陰虛外感風熱之證;與天花粉、知母配伍,能增強清熱潤燥、生津止渴的作用,常用于治療內(nèi)熱消渴。 炮制:玉竹一般是洗凈,潤透,切厚片,干燥后入藥。有時也會進行蜜制,取玉竹片加煉蜜和適量水拌勻,稍悶,置鍋內(nèi)用文火炒至表面呈黃色,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蜜制后可增強其潤肺止咳的作用。
副作用玉竹通常較為安全,副作用較少。但因其有滋陰潤燥的作用,脾胃虛弱、痰濕內(nèi)盛者不宜服用,否則可能會加重脾胃負擔,導致消化不良、腹脹、便溏等癥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