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甲的功效與作用,下甲治什么病及龜板特殊功效,以下是龜甲的詳細介紹: 來源:龜甲為龜科動物烏龜?shù)谋臣准案辜?。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二季為多。捕捉后殺死,或用沸水燙死,剝?nèi)”臣缀透辜?,除去殘肉,曬干,稱為 “血板”;若將烏龜用鹽漬法處理后,取其腹甲,稱為 “燙板”。 別名:龜板、烏龜殼、龜甲膠源、下甲、元武版等。 性味歸經(jīng):味咸、甘,性微寒。歸肝、腎、心經(jīng)。 功效與作用 滋陰潛陽:用于陰虛陽亢之頭暈?zāi)垦?,常與天冬、白芍等配伍;治陰虛發(fā)熱,骨蒸潮熱,盜汗遺精等,常與知母、黃柏等同用。 益腎健骨:對腎虛腰膝酸軟,小兒囟門不合,齒遲行遲等有治療作用,可與熟地、懷牛膝等配伍。 養(yǎng)血補心:能治療心虛驚悸,失眠健忘等,常與龍骨、遠志等配伍。 固經(jīng)止崩:適用于陰虛血熱,沖任不固之崩漏、月經(jīng)過多,可與黃芩、地榆等配伍。
用法用量:煎服,9 - 24g,宜先煎。經(jīng)砂炒醋淬后,質(zhì)地酥脆,易于粉碎及煎出有效成分。 主治病癥及特殊功效 常用方劑 大補陰丸:龜甲與熟地、知母、黃柏等配伍,滋陰降火,主治陰虛火旺證。 三甲復(fù)脈湯:龜甲與鱉甲、牡蠣、生地、麥冬等合用,滋陰復(fù)脈,潛陽熄風(fēng),用于溫病后期,真陰大虧,虛風(fēng)內(nèi)動之證。 青蒿鱉甲湯:龜甲有時也可替代鱉甲用于該方,與青蒿、生地、知母等配伍,養(yǎng)陰透熱,治療溫病后期,邪伏陰分證。
配伍炮制 配伍:與熟地配伍,增強滋陰補腎之力,用于腎陰不足之證;與龍骨配伍,鎮(zhèn)心安神,用于心虛驚悸、失眠多夢等;與牛膝配伍,益腎健骨,強筋壯腰,常用于腎虛腰膝酸軟等癥。 炮制:常見的炮制方法有砂炒醋淬。先將沙子置熱鍋中,用武火炒至靈活狀態(tài),加入凈龜甲,炒至表面淡黃色,質(zhì)地酥脆,取出,篩去沙子,趁熱投入醋液中淬制,撈出,干燥。這樣可使龜甲質(zhì)地酥脆,便于粉碎和煎出有效成分,同時增強其滋陰潛陽、益腎健骨的作用。
副作用:龜甲性寒,脾胃虛寒者不宜服用,否則可能會加重脾胃虛寒癥狀,出現(xiàn)腹痛、腹瀉等;孕婦慎用,以免影響胎兒發(fā)育,尤其是有流產(chǎn)史或體質(zhì)偏寒的孕婦更應(yīng)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