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不狠,站不穩(wěn)?!?/p> 一個人過分心慈手軟,缺乏保護自己的手段,那他就容易被人欺負,活成了軟柿子的模樣。 而活成軟柿子模樣的人,終究是卑微,且任人宰割的。就像是砧板上的魚肉,毫無反抗別人的能力,命運就是被人宰割、吃掉。 在小孩子的世界,才強調單純、愛意。而在成年人的世界,只能強調手段、心狠。江湖不是小孩子過家家,你不對別人狠心,別人就會對你狠辣。 如今的內卷,就是最好的寫照。身處內卷當中的男男女女,都在千方百計搞錢,無所不用其極。試想,缺乏了一點道行,豈不是被人套路了嗎? 人在江湖,要是缺乏這些保身的手段,處境就艱難了。 一、剛柔并濟。 老子說過,太剛則折,太柔則廢。 一個人過分剛強,那他就容易被人打壓、折斷;一個人過分柔軟,那他就容易淪為廢人,被人拿捏、瞧不起。 太過于剛強不好,太過于柔弱也不好,那怎么做才最好呢?最好的做法,理應是“剛柔并濟”。兩者都要兼?zhèn)洹?/p> 跟任何人打交道,既要有剛的一面,越要有柔的一面,兩者合一,讓別人心生客套、敬畏,雙方就不會產生尖銳的沖突和矛盾了。 這,說起來容易,可做起來就很困難了。 比如小年輕,要么初生牛犢不怕虎,過分強硬;要么內心自卑啥都怕,過分柔弱。并非生存之道。 只能說,玉不琢,不成器。剛柔并濟之道,終究需要當事人不斷磨練,才有可能徹底掌握。
二、不為人先。 有一個問題:人在江湖,究竟是“敢為人先”比較好,還是“不為人先”比較好? 對于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都會給出類似的答案,還是“敢為人先”比較好。 于是乎,他們就會按照“敢為人先”的方式去做人。很快,他們就會被江湖毒打。因為他們觸犯了“木秀于林,風必摧之,槍打出頭鳥”的大忌。 在人情社會,誰“敢為人先”,誰就只能被槍打出頭鳥。在丑小鴨的世界里邊,誰敢當白天鵝,誰就只能承受無數丑小鴨的攻訐。 道家圣人老子,早就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span> 這是什么之道? 這就是我們熟悉的“上善若水”之道。山谷的溪水,從不跟別人爭,但天底下的萬事萬物,都爭不過它。而它,依舊是低調謙卑,細水長流。 三、嘴巴嚴實。 常言道:“病從口入,禍從口出?!?/span> 嘴巴亂吃東西,就容易生?。蛔彀蛠y說話,就容易得罪別人,惹來災禍。大部分的不幸,都是嘴巴太多導致的。 很多人就會疑惑,人長一張嘴巴,是用來吃飯、說話的,為什么還會遭遇“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的不幸呢? 因為萬事萬物總有“兩面性”。 吃飯,這是積極的一面,可吃錯了東西,鬧肚子,這是消極的一面。說話,這是積極的一面,可說錯了話,得罪了別人,這是消極的一面。 特別是在這個年頭,嘴巴不嚴實,總是實話實說,或者為人說了十分話,惹怒了別人,就容易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為人處世,還是“為人只說三分話,不敢全拋一片心”比較好。守口如瓶,比什么都重要。 四、三七原則。 既然談到“為人只說三分話,不敢全拋一片心”,就不得不談到“三七分”的原則。 比如說話,既要說三分的真話,也要把其余七分的真話爛在心底。前者,是一種禮節(jié);后者,是一種對于自己的保護。 比如待人接物,既要有三分的熱情,也要有七分的防備。熱情,是一種人情世故的禮貌;防備,是“防人之心不可無”的謹慎。 肯定有人會抬杠,這不是虛偽嗎? 這并非虛偽,而是人在江湖的基本原則。絕大多數人,連一分的真心都沒有,只有十分的陰毒和狠辣。要是我們缺乏防備,豈不是被他們吃定了嗎? 可以理解為,三七分的原則,是用來“博弈”的。你有你的博弈底線,我有我的博弈底線。 有可能,你很討厭跟別人博弈,但底線,一定要有。任何沒有博弈底線的人,在江湖中,都容易輸得一敗涂地,滿是悲劇。 文/舒山有鹿 |
|
來自: 舒山有鹿 > 《百態(tài)/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