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我雄心勃勃地布置好“家庭議事廳”——餐桌上擺著打印的《會議章程》,iPad支在旁邊準備記錄重要決議。結果兒子抱著枕頭沖鋒陷陣,一屁*股坐上議事本:“媽!我申請把會議桌換成蹦床!” “駁回!”我抄起鍋鏟當驚堂木,“現(xiàn)在討論垃圾分類值日表……” 話音未落,女兒突然掏出水彩筆,在《章程》上畫滿恐龍:“我提議!誰倒垃圾誰當霸子龍!”丈夫趁機舉手:“附議!但霸子龍有權把臭襪子歸類為有害垃圾!” 手機“叮”地響起——班級群彈出消息:“請家長提交親子活動創(chuàng)意”。我望著滿桌恐龍涂鴉,突然覺得這或許算行為藝術。 (一)“媽媽,開會能點奶茶嗎?”——當家庭會議變成零食拍賣會周六晚七點,我鄭重其事地把全家召集到餐桌前,特意打印了《高*效家庭會議指南》。結果兒子抱著Switch沖進來,一屁*股壓住會議紀要:“媽!我提議邊開會邊吃炸雞!” “反對無效!”我敲著酸奶瓶當法槌,“現(xiàn)在討論本月家務分工……” 話沒說完,女兒突然舉手:“我檢舉!爸爸上周偷吃我的布丁!”丈夫立刻反擊:“那你還在我西裝口袋藏橡皮泥恐龍!” 手機突然震動——業(yè)主群跳出一條消息:“誰家孩子剛才在電梯里貼了張'爸爸臭襪子分布圖’?”我望著兒子得意的眼神,默默把《指南》推給了腳邊的貓。 (二)第一招:議事規(guī)則變裝秀——把會議桌變成魔法桌周日晚,我祭出秘密武*器:把茶幾改造成“魔法議事桌”。女兒戴著巫師帽主持,兒子揮舞熒光棒當計時器。 “現(xiàn)在進入'吐槽能量轉換’環(huán)節(jié)!”我翻開吳一鈳的《親子溝通魔典》,“每人說一件糟心事,但必*須搭配解決方案?!?/p> 女兒舉手:“哥哥總搶電視遙*控器→發(fā)明聲控拳擊手套?。ㄟb*控器感應到搶奪自動縮回)” 兒子反擊:“妹妹偷玩我樂高→建立玩具監(jiān)獄!(犯錯玩具關禁閉三天)” 這讓我想起鄰居家的“議會奇跡”——他們用“家庭法庭”處理分歧,孩子當法官判媽媽“每天少嘮叨10句”,現(xiàn)在全家溝通都用PPT提案。 (三)第二招:問題銀行——存進去的是抱怨,取出來的是金點子我們在冰箱貼了張“家庭問題存折”,每存入一條抱怨需附贈解決方案,攢滿五條可兌換“特權券”。 周一存折記錄: 「媽媽總忘關燈→發(fā)明聲控燈罩(用尖當開關)」 「爸爸打呼太吵→研發(fā)“呼嚕轉換器”(把呼嚕變成故事音頻)」 周末清算時,兒子用20條存款換了“周末免作業(yè)券”,女兒卻選擇兌換“讓媽媽穿恐龍睡衣開家長會”——第二天我真套著綠色連體服出現(xiàn)在校門口,班主任憋笑拍的照片至今在家長群流傳。 (四)第三招:能量值兌換系統(tǒng)——用家庭貢獻換“特權”我把全家照片P成游戲角色卡,墻上掛了張“家庭能量值進度條”。 倒垃圾+5分,主動洗碗+8分,調(diào)解矛盾+15分。攢滿100分可解鎖:“定制全家cosplay日”或“夜宵免死鍎”。 上周兒子為湊夠“通宵游戲權”,瘋狂承包家務。結果周六凌晨三點,我起夜看見他癱在沙發(fā)上,手柄從手里滑落,嘴里還嘟囔著:“擦桌子…加8分…” 就像同事家的“家庭股市”——孩子通過做家務賺取“家庭幣”,最近正用積攢的2000幣競拍“暑假旅行目的地選擇權”。 (五)你的家庭不是議會,是共創(chuàng)實驗室如今我家會議桌常出現(xiàn)神奇道具:女兒用黏土捏的“和平權杖”,兒子用紙箱改裝的“提案發(fā)射器”。上周討論出游計劃時,丈夫甚至搬出SWOT分析圖——雖然他把“威脅”寫成“危脅”。 “這才是'嚼思行導教創(chuàng)人生’啊?!蔽抑钢划嫕M涂鴉的會議本:嚼碎傳統(tǒng)說教,思考創(chuàng)新玩法,行動創(chuàng)造新規(guī)則。 此刻窗外飄雨,全家正用“家庭能量值”兌換的“火鍋派對券”涮羊肉。兒子突然舉手:“我提議!下期會議主題是——怎么阻止媽媽往火鍋里放香菜!” 【嚼思行互動實驗室】當孩子說“開會不如打游戲”,你會: A. 制定游戲化會議規(guī)則 B. 用游戲時間兌換會議積分 C. 讓他設計“家庭聯(lián)機會議” D. ______(你的奇招) 關注@吳一鈳智慧育兒,私信“家庭會議”得《魔法議事工具包》,內(nèi)含: 1. 奇葩家規(guī)設計模板(含“臭襪子管理法案”) 2. 能量值兌換系統(tǒng)操作指南 3. 親子角色扮演卡片(法官/巫師/談判專家) 下期預告: 《孩子把“憑什么聽你的”當口頭禪?五步讓叛逆期變黃金成長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