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流量成為了衡量一個短視頻主播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在網約車行業(yè),主播要“恰飯”,不外乎給平臺拉人頭,以及網約車租賃和售賣。前幾年,我發(fā)文章說越來越多網約車租賃公司開始在抖音上租賣車。而今年,網約車行業(yè)的各個端口,都加入了流量爭奪。而早期都走正常的直播、短視頻路子的主播,為了吸引更多的關注度,不惜使出渾身解數(shù),開始了擦邊、發(fā)瘋、撕逼的網約車真人秀表演。![]() 短視頻平臺上,有男大學生露背展示穿搭,也有嬌俏嫂子揉面做飯,只要稍加“擦邊”,播放量便能輕松突破數(shù)十萬甚至數(shù)百萬。網約車行業(yè)的女主播,從最開始的露腿,進化為低胸裝、緊身褲。車門一開,豐乳肥臀的妹子,往車里一坐,就開始了新一期的“出車”表演。比起單純展示跑車的內容,漂亮妹子穿著性感服裝開車,誰不愛看呢?有人擦邊,自然也有人發(fā)瘋。這兩天,隨著一段”跑網約車已經跑瘋了……”的視頻刷爆全網,越來越越多網約車主播也加入“發(fā)瘋”隊伍,迎接這波“瘋癲”流量。而他們“發(fā)瘋”的內容,也千篇一律,“不賺錢”“沒有單”“錢沒賺到,人先瘋了”。網約車主播們夸張的語言、癲狂的動作,表演出了司機們在淡季的焦慮、憤怒和無奈。這種“裝瘋迷竅”的表演行為,雖然離譜,但卻能迅速吸引巨大的流量。話題有了,爭議有了,內容也就火了,網約車主播們也越來越“瘋”了。說到爭議,那就不得不提年年都在不同城市上演的網約車同行“撕逼大戲”。甲曝光乙無底線吸引司機入坑騙傭金押金,乙抨擊甲為了出名不擇手段蹭同行流量。在只要整活就能吸引流量的原則指引下,甲方在短視頻喊麥曝光,乙方在直播中瘋狂爆料。 雙方在吃瓜群眾的討論和關注下,迅速打造人設,完成起號,并開始收割。 臺上撕逼翻臉,臺下稱兄道弟,一番操作下來,名氣有了,流量有了。 而吃瓜的網約車司機,不知不覺入套,成為了甲乙雙方的盤中之物。 大數(shù)據(jù)之下,人的習慣、偏好被平臺精準拿捏。 喜歡什么,就推給你什么;你知道什么,就只推給你什么。 網約車真人秀,魔性、奇葩、擦邊、發(fā)瘋、撕逼......總有一款適合能吸引你的注意。 內容要多抓馬就能夠有多抓馬,底線要多低就可以有多低,甚至可以沒有。 內容娛樂化的年代,大家刷短視頻,很多時候本身就是為了看找樂子。 而網約車主播擦邊、發(fā)瘋、撕逼的表演,本質上還是為了“恰飯”。 網約車主播們提供各式主題表演,網約車司機則在評論區(qū)、粉絲群點擊注冊鏈接、留下租車電話。 而網約車主播們的“表演”,雖然看似荒誕不經,卻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 無論是擦邊、發(fā)瘋還是撕逼,這些行為背后都隱藏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吸引眼球,獲取流量,最終實現(xiàn)商業(yè)變現(xiàn)。
|
|
來自: 數(shù)讀網約車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