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職場,以后的每一個日子,都自己說了算。 也不能總是閑著,要干點什么才好。 一大批老人,進入了廣場舞隊伍,蹦蹦跳跳的,也每天都有事情可以想著。 沒事組一個飯局,同學、朋友,親戚,老同事,都可以。 但是時間長了,你會發(fā)現,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廣場舞,特別是骨骼有隱疾的老人;聚會,人家不會天天有空,遇到聊不來的人,也是自討沒趣。 什么才是好生活,古人也在探討,還寫下了很多的對聯。 有幾副對聯,就給了我們很好的指引,退休老人要多讀一讀,讓生活變得豐富,也不違拗自己的內心,不麻煩他人,比跳廣場舞,聚會,好很多。 01 “有詩書,有田園,家風半讀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澤;無官守,無言責,世事不聞不問,且將艱巨付兒曹”:身上無事。 清代的曾國藩,組建湘軍,打敗太平軍之后,官運亨通。 在他做兩江總督的時候,其父親寫下這副對聯,予以警示。 一個人的官職越大,越有權勢,但越會戰(zhàn)戰(zhàn)兢兢。真是高處不勝寒啊。 若可以,那就卸甲歸田,不問世事。 可惜的是,曾國藩的晚年,也在官場中,還因為“天津教案”,頒布了《諭天津士民》的告示,引發(fā)了民眾的不滿,被人罵是賣國賊。一輩子的名譽,毀于一時。 古人沒有退休制度,老了還要聽從朝廷的安排。 現在的人,可以退休,比古人幸運多了。就怕有的人,退休了,還念念不忘職場那點事,還反復要去回到職場。 若要晚年安寧,還是遠離職場吧。能回鄉(xiāng)過日子,最好不過,不能的話,也在小城里,過不問世事的生活。無官一身輕,無事心中悅。 02 “粗衣淡飯好煙茶,這個福老子享了;齊家治國平天下,此等事兒曹任之”:低配生活。 這是林則徐的父親,寫的對聯。 也是表達了,做官再大,真正的幸福,就在小家愛麗,是到了一定的年紀,順利地把憂國憂民的大事,給年輕的人。 一家人,粗茶淡飯過日子,老人看到子孫安穩(wěn),也感受到天下太平,這就是最大的福氣。
每次過年,很多老人都翹首以盼,看兒女平安回來,比看到兒女衣錦還鄉(xiāng),更有福氣。 賺錢多少,是沒有定數的,是會困擾大家的。退休金也不會讓老人滿意,唯有降低生活的期待,那就收入少,幸福指數也不會掉下來。 03 “志不求榮,滿架圖書成小隱;身雖近俗,一庭風月伴孤吟”:常常獨處。 晚清,浙江桐鄉(xiāng)人徐照,一輩子都沒有在官場混得好,收入也很少。但是他后來想明白了,所謂幸福,就是做一個俗人,能隱身在人群中。 到了夜里,沒有了門庭若市,只有一輪明月,輕輕地照耀自己。 興趣來了,可以如李白一樣,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他還把生活場景,寫成了對聯。 就像學者周國平說過的:“在一個安靜的位置上,去看世界的熱鬧。去看熱鬧背后的無限廣袤的世界......” 只要你靜下來,習慣獨行,獨立思考,合群不合群都隨意的心態(tài),那就沒有什么不快樂的了。 很多不快樂,是因為人與人打交道,然后彼此容不下,或者有三觀的沖突,言語的反駁等。 把自己的家,當成隱居的地方,推開窗戶,看街頭人流涌動,也可以靜待日升月落,月升日落,然后翻翻書,抬頭看看月色。 04 “世上幾百年舊家,無非積德;天下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積德積智。 清代的姚文田,小時候家里窮。母親卻堅持讓他讀書。 周圍的人都笑話他家,還建議賣掉房子,解決吃飯問題。 母親說:“等我兒子作官時,留此地蓋一品坊哪!” 果然,姚文田考上狀元。 做官后的姚文田,仍舊在讀書,練字,楷書特別優(yōu)秀;他還做了幾屆主考官,非常公正,讓一些沒有關系的窮書生,有了出頭的機會。 他還寫了《說文聲系》《古音諧》等書,傳播知識。 果然,這天下第一的好事,就是讀書。改變了命運,也積累了德行,促進了家庭發(fā)展。 一輩子都讀書,這樣的生活,就不會空虛了。 退休了,多讀書,可以跟上時代的節(jié)奏,用好各種軟件,還可以在帶娃的過程中,也有教育娃的能力。 讀書不一定成就老人的功名,但是可以讓人活得通透,對于社會的發(fā)展趨勢,不會茫茫然,不知所措。 這些年,科技發(fā)展很迅速,就是看個病,不用科技,就無法精準。不用一些設備,都找不到結果。不學習,就是一睜眼,一抹黑。 就是要幫助他人,也要懂得用手機,設備等,還是要學習。助人為樂,不是蠻干,要巧干。 05 退休了,忙要忙得有滋有味,閑要閑得有聲有色。 忙是積累德福,閑是享受清福,不能帶著欲望去折騰,閑到人發(fā)慌。 要懂得,做社交的減法,做家庭的加法,做內心的沉淀,做精神的提升。 搭建人和社會的良性互動關系,你會發(fā)現,老人是可以享受到很多社會發(fā)展福利的,也可以給社會創(chuàng)造一些美好的元素。 從今往后,做一個睿智的人,優(yōu)雅地活吧。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