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金書鐵券”可謂是家族最高殊榮,可他非但沒自傲,反而更加清醒。 他召集家人,宣布了8條家規(guī),之后將家規(guī)工工整整書寫裝裱,高懸于家廟的列祖列宗像前,要求大家銘記于心,不得恃寵而驕。 到公元923年,后唐建立后,他又被封為吳越國王,而他,是一位治國有略的好皇帝。 他深知戰(zhàn)亂帶給百姓的痛苦,當上國君后,便實行“保境安民”的政策,以民為本,發(fā)展農(nóng)桑,興修水利。 在他的治理下,吳越國成為,遍地烽煙中的一個世外桃源。 大文豪蘇東坡由衷贊嘆吳越國盛景: “其民至于老死,不識兵革,四時嬉游,歌鼓之聲相聞,至今不廢”。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也由此奠定基礎(chǔ),聲譽鵲起。 更難得的是,人人都想稱霸,可他卻一心追求中國統(tǒng)一。 臨終前,他特意叮囑子孫: 度德量力而識事務(wù),如遇真君主,宜速歸附。 民為貴、社稷次之。 免動干戈,即所以愛民。 他還留下十條“遺訓”,對其精心,創(chuàng)立的家訓作了最后的強調(diào)補充。 當時因割據(jù)政權(quán),多少人,在繼承問題上兄弟相爭、父子相殘,可因他的家訓,吳越國,歷經(jīng)三世五王竟仍然穩(wěn)定太平。 《錢氏宗譜》中的錢镠像 公元978年,后代遵從他的遺囑,為保護百姓免受戰(zhàn)亂,歸附宋朝,成就了中國史上少有的和平統(tǒng)一局面,江南則成了富甲一方的華夏之地。 編寫《百家姓》時,由于當時趙氏為帝,“趙”姓被排在第一位,而排在第二的,就是“錢”姓。 之后這個傳奇的王族,漸漸消失在了歷史中,可錢氏家族不僅沒衰敗,還長達千年都人才興盛! 自唐末歷五代,又經(jīng)北宋至南宋,400年間,吳越錢氏封郡王、國公者二十余人,封侯拜相、入仕內(nèi)閣者,將近百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