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 Jian 最近看了很多治愈生活的文字, 再次激發(fā)起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 生活到底是什么? 是無盡的奔波和忙碌,還是偶爾的閑適和寧靜? 網(wǎng)絡上的博主們都在賣力宣揚要大肆搞錢, 這很對,畢竟有了穩(wěn)固的經(jīng)濟基礎, 時間和心力才能被解放。 但如果把搞錢和膨脹的消費欲望掛鉤, 那生命只能進入老鼠賽跑的循環(huán)。 過了年,樂簡已經(jīng)38了,當我慢慢走向不惑之年, 我發(fā)現(xiàn),其實會省錢也是一種很厲害的本事。 錢不分是賺來的還是省來的, 只要留在口袋里,就是自己的。 Le Jian 對普通人來說,多賺100塊錢真的不容易。 我們每天都在為生活奔波,為了那一點點工資努力工作。 但提升賺錢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它需要時間、機遇,還需要很多外部條件的支持。 相比之下,節(jié)省下來的, 就是我們實實在在多出來的收入。 那些省下來的錢,不僅能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還能讓我們在生活的風雨中更有底氣。 Le Jian 看到一篇帖子,樓主電飯煲蓋子蓋不嚴,總會做成夾生飯。 一般人會直接下單新的,可樓主只是拿著重物壓住蓋子, 就完美解決了飯做不熟的問題。 她這個電飯煲已經(jīng)服役了3年,仍然可以用。 別人一年可能都要買2個小家電, 但樓主3年還用著同一個電飯煲,這錢就省了下來。 小時候,長輩們總是教導我們要節(jié)約,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那時候,總覺得這些話是老生常談, 現(xiàn)在想來,節(jié)約不僅是美德, 更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收入。 Le Jian 在我下決心整理衣柜時,把全部衣服堆在了床上, 驚覺,小山似的衣服堆,竟然有1米多高。 有的是幾年前的流行款式,現(xiàn)在早就過時了; 有的是沖動之下買回來的,連吊牌還沒摘; 還有些是一眼相中的,但要么沒有場合穿,要么不好搭配。 眼前那些花里胡哨的衣服,讓我突然意識到: 很多問題的根源都在于“多”。 多,真的是一種負擔。 它不僅占據(jù)了空間,還消耗了我們的時間和精力。 當我把將近三分之一的衣服都裝進垃圾袋時,世界似乎清凈了: 不必再費心在各個平臺搜索最新款衣服, 也不用再思考什么衣服配什么包, 更不用再苦惱到期的信用卡賬單如何還。 生活就因為把多余的東西處理掉,就一下子變簡單了。 Le Jian 盤點了一下,去年一共就給自己添置了兩樣東西: 華為手環(huán)和一雙跑鞋。 倒不是刻意控制物欲,只是真的想不出來要買什么。 原來工資還沒到賬,就已經(jīng)想好了怎么花, 現(xiàn)在到賬了直接存起來,存錢完全沒壓力。 當一個人的物欲不再那么蓬勃時, 生活剩下的只有簡單和輕松。 不需要太多華麗的衣服,不需要太多昂貴的物品, 開始追求更內(nèi)在的東西,生活便有了光。 而省下的錢,在我面對生活的不確定性時, 就有了更多的底氣和信心, 可以不慌不忙做選擇,過生活。 當有了存款,又選擇極簡生活, 我認為,這個人注定會一直富有。 Le Jian 以前,每次買東西,光是對比做選擇,就會消耗許多時間, 最后累得筋疲力盡,可那些買回來的東西,很快就會閑置,積滿灰塵, 要浪費時間收納打理,占地方,還讓人頭疼。 可是,過不了多久,又會再為下一個很快過期的物品費力奔波。 真的很不喜歡這樣的生活, 但這不是別人的逼迫,只是自己的選擇。 再過幾年我即將不惑,對我而言, 最該做的,就是守住健康,守住錢袋子。 健康是生活的基石,而錢袋子則是應對未來變化的底氣。 不要再被物欲裹挾前行,好好珍惜當下,用心呵護擁有的物品, 把生活調(diào)成低物欲模式, 少關注物品,多關注內(nèi)心, 少關注別人,多看看自己。 少一點欲望,就多一點安寧。 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