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問我,氣功該如何練。因為我的腿疾、腰榷病、頸椎病都是通過氣功治好的,我的腿疾,嚴重的時候已經癱瘓在床了,連醫(yī)生都認為沒有治好的可能,最后竟憑意志和毅力,靠自練氣功治愈了。氣功為什么會那么神呢?根據古人的總結,“氣者,人之根本也”, “生化之道,以氣為本,天地萬物莫不由之”,“氣”是人類及萬物生命的根本,氣和則人安,氣亂則人疾,氣散則人亡。 在多數(shù)人的心目中,練氣功是一件很神秘、很復雜的事情,認為如果沒有師傅指導,很有可能誤入岐途,走火入魔,損害身體。其實練氣功很簡單,遠沒有常人想像的那么復雜和神秘,我就是通過在網上下載資料,做到無師自通的。氣功有很多種類,但無論哪一種功法,練功的基本要領都是一樣的。 下面我根據自己的經驗,給有意練功者介紹一個簡單可行的辦法。 剛開始學練功,最好選擇一個安靜的地方,讓自己進入到一種安靜的狀態(tài),佛教里面,稱之為“入靜”。初學者容易受外界的影響,看到美色、美味,動聽的聲音,就容易想入非非,所以,最好選擇一個沒有人的地方。當然練到一定程度,功力深了,再復雜的環(huán)境,也能很快靜下心來,只是初學者很難做到這一點。 歸納起來講,練氣功,其實就是“三調”:調身,調息,調心。調就是調整的意思。什么叫調身呢?就是讓身體放松,沒有壓力,保持呼吸順暢。練功的時候,可以坐,可以站,可以走,甚至睡在床上,躺著也可以練。姿勢可以不拘一格,但要做到舒適自然,不能讓自己感到不舒服,所謂“形不正則氣不順,氣不順則意不寧”。初學的時候,建議坐著或者躺著,因為邊走邊練,身體難以放松,意念難以集中。再說練氣功有一種說法,叫“動不如靜”,意思是身體在靜止狀態(tài)時,練功的效果會更好。 什么叫調息呢?息就是呼吸,一吸一呼為一息,調息,就是調整自己的呼吸。成年人的呼吸每分鐘通常在13到20次之間,但是練功的時候,不能這么快,要降低呼吸的頻率,降低到每分鐘6次左右,呼吸要做到細長、緩慢、均勻。有的氣功大師,每分鐘可以降低到1-2次,我練了一段時間后,可以降低到3-4次。 練功的呼吸方法有很多種,但最常用的是兩種,一是自然呼吸法,就是跟平常一樣,用肺部呼吸。二是腹部呼吸法,用腹部呼吸,將氣聚集在腹部。大家可以試一試,用腹部慢慢吸氣,吸到一定程度后,腹部隆起,再慢慢吐出,腹部收縮。 什么叫調心呢?調心是調整自己的內心,通過意念來引導氣流在身體中的運行。西方人將氣功翻譯成深呼吸,對不對呢?單就呼吸的方式而言,是對的,氣功,實際上就是深呼吸,但與深呼吸不同的是,氣功必須靠意念的引導,沒有意念的引導,氣功就發(fā)揮不了作用。 我們常說練功的時候要意守丹田。什么叫意守呢?所謂意守,就是呼吸的時候將意念集中在某一個地方,意守丹田,就是將意念集中在丹田這個地方。丹田在哪里呢?丹田就是肚臍眼之下的那一片區(qū)域,如果身體沒有疾病,一般都是意守丹田,將內氣聚集在這一區(qū)域,練的時間長了,兩三個月之后,慢慢會感到一股股氣流的涌動,腹部會發(fā)熱,氣流會不斷向外膨脹,此時再用意念引導,可以下出會陰部,然后沿督脈上行,經頸后上行至腦頂百會穴。再沿鼻梁下行,過頸部,由胸腹正中線匯入丹田。如果能做到這樣一個循環(huán),氣功術語稱之為“小周天”。當然要練成小周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如果打通了任督二脈,對人的身體無疑是非常有益的,可以做到經絡暢通,元氣充沛,精神飽滿。 如果你的身體有疾病,比如腰榷間盤突出,則該意守哪里呢?根據我個人的經驗,這個時候,吸氣的時候,意守丹田,將內氣集中在丹田這個地方,呼出的時候,則憑意念引導氣流從丹田下行,經會陰部,再沿督脈上行,最后集中在痛處,尤其在呼氣的末端,意守之處,對打通經胳、消除疼痛最有效果。 初練氣功的時候,身體會有一些異常反應,如意念集中的地方,身體容易發(fā)熱、出汗,心里容易發(fā)慌,皮膚有一種跳動的感覺,這些都屬于正?,F(xiàn)象,過一段時間自然就會消失。有的可能還會出現(xiàn)呼吸不暢的情況,只要停下來,休息一陣子,就能恢復正常。初學者每次練的時間不妨短一點,十分鐘左右即可,慢慢再延長時間,練到一定程度,持續(xù)練上十個小時都沒有問題。 至于練功要注意的事項,一是心緒不寧、過喜過悲的時候不要練,因為這時意念難以集中。二是酒后不要練,因為酒后大腦處于興奮狀態(tài),難以安靜下來。一般好酒之人,大抵對練氣功也不會有什么興趣。三則要減少房事,房事過多,容易損耗內氣,而氣功治病,需要靠內氣的充足運行才能達到目的。四則要避免受驚嚇,因為練功時意念過于集中,容易受到外界的驚擾,所以練功之前,最好告訴家人,我要練功了,不要來打擾我。至于練到一定程度后,則收放自如,不會受環(huán)境太多的影響。 我注意到一個情況,來和我交流氣功的人不少,對氣功感興趣的人也不少,但真正能堅持下來,達到治病目的的人卻不多。一是難以堅持,因為氣功要發(fā)生效應,至少得堅持三個月以上。短期內因為看不到效果,一些人便對氣功的功效產生懷疑。二是現(xiàn)代人有一個通病,就是喜歡熱鬧,喜歡群居,難以做到靜心獨處。我曾經遇到一個和我類似的病人,腿部有病,行走困難,本應象我一樣靜下心來,靠意念的作用把病治好,他則反其道而行之,不僅未減少活動,反而滿世界跑,到處去旅行。他認為與其孤身獨處,為疾病而煩惱,不如趁著還能走的時候最大限度地瀟灑幾年。但疾病不饒人,沒過幾年,他便很快陷入到不能行走的地步,連生命都受到很大的威脅。 讀完這篇文章,大概不需要五分鐘,如果你有親人朋友哪里不適,不妨要他也讀讀這篇文章,馬上靜下心來試一試。不吃藥,不花錢,不耽誤工作,一輩子都管用。 作者簡介:李運啟,男,當過農民,當過工人,當過教師,當過記者,當過經理,當過媒體總監(jiān),現(xiàn)任湖南省湘潭市文聯(lián)副主席。曾出版長篇小說《迷途》、《湄河紀事》,編有《現(xiàn)代儒家讀本》、《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讀本》等書。 當我們舉手練習時,我們就自然為這六條經脈灌滿了氣血,同時也迫負氣血貫通于此六經之中;這樣,氣血不至于郁積于內臟,而達到排毒的目的。 假如想讓舉手療法獲得最大的治病強身效果,最好采用站立式的舉手療法,亦即是舉起雙手的同時,也讓雙腳的腳跟站起,如此則更易于負氣血向下灌注于大腿、小腿、腳掌,促進腳上六經氣血的通暢與旺盛。 腳上的六經是肝經、脾經、腎經、膽經、胃經、膀胱經,它們的通暢與否,與人體肝腎腸胃的功能密切相關。 方法: 兩手臂伸直,向身體的兩側平舉(不是向前平舉,也不是向頭頂上方垂直而舉,手心方向任意,站著坐著均可)。剛開始練舉手療法',只能舉5分鐘,可循序漸進,若想達到明顯的治病效果,每次舉手須持續(xù)20分鐘才行。 無論哪一種舉手療法,時間一長就會很難受,并有酸痛麻脹之苦。然而此功的奇妙之處,正在于它的酸痛麻脹。酸痛麻脹所顯示的即是身體氣血阻塞的現(xiàn)象。 為了要持久舉手,手臂必須調動很多氣血來支應,在調動氣血的過程中,凡有阻塞之處必然引起酸痛麻脹。只要忍受酸痛麻脹到一定的時間,酸痛麻脹的現(xiàn)象一定會解除,這表示阻塞已被打通。 舉手時,要心無旁騖,內心愈空愈好,愈靜愈好,不可一面舉手一面看書,或一面看電視。內心愈專一,愈放松,效果就愈好。練舉手療法時,假以時日,隨著功夫的自然進步,兩手臂的酸痛麻脹之感,漸漸減輕,經絡氣脈暢通,整個身心變得無比的舒適。 練舉手療法時,可將兩手不斷抖動,或將手心不斷翻轉,但手臂不可下垂,也不可以向頭上舉。酸痛時,可以放下休息一會兒再舉,一般雙手若能連續(xù)平舉30分鐘而不抖動,就很不錯了。 (臺灣:候秋東) 1737年,有人在印度的查戈斯群島捉到了一只象龜,當時經過科學家的鑒定,它的年齡為100歲左右。后來,它被英國一位動物愛好者收養(yǎng),后又送到了倫敦動物園。到20世紀20年代,它已活了將近300年。延壽之道——烏龜呼吸法 烏龜?shù)难訅壑?br> 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 烏龜之所以長壽,與它較為獨特的呼吸方法密切相關。 龜?shù)姆卧诩讱は旅?不能直接呼吸空氣,必須靠口腔下方的一升一降把空氣吞入口腔,然后再送往肺里,像吞咽食物相似。同時,靠其四肢與腹部起伏才能帶動其肺呼吸。龜像這樣吞咽氣和呼氣運動,令主管龜呼吸的腦干神經得到充分進化,促使龜?shù)拈L壽。 烏龜呼吸法 烏龜呼吸法屬氣功中一種內養(yǎng)功。烏龜呼吸慢而長,這是它天生的養(yǎng)生本能。 龜吸法簡單易行,立式、坐式或仰臥床上均可練習。 方法:患者放松全身肌肉,思想安靜,意守丹田。先用鼻緩慢吸氣,使腹部逐漸膨起,直至不能繼續(xù)吸氣為止,然后緩慢呼氣,同時使腹部逐漸下陷下去,時間越長越好。開始時,可每次練3分鐘,以后延長到10-15分鐘。每天1-2次,臨睡時必須練一次。通常正常人的呼吸頻率,每分鐘18次左右,而在練龜吸法時,呼吸頻率應達到每分鐘6次左右。持之以恒,定能延年益壽。龜鱉以頸和四肢的伸縮運動而產生呼吸,先呼氣,后吸氣,這種特殊的呼吸方式叫做“咽氣式”呼吸,簡稱龜吸。 跟烏龜學習呼吸-龜吸法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西苑醫(yī)院的楊力教授介紹,中國道家養(yǎng)生里就有“龜息法” ,也就是學習烏龜?shù)暮粑椒▉肀=⊙訅邸?br> 平時我們人都是用胸式呼吸,而睡著時則多是腹式呼吸。烏龜沒有肋間肌和肋間骨,只有頭頸和肚子相結合,所以它的呼吸很特別,是胸式加腹式的呼吸。烏龜肺部有一條肌肉連接著前腳,當前腳前后擺動時拉動肺部肌肉使空氣進入肺部完成吸氣的動作,之后另一條肌肉會擠壓內部器官將廢氣排出,如此周而復始。這種呼吸方法可以充分地排出廢氣、吸入氧氣,而且能很好地養(yǎng) 護心臟。 人怎么學習烏龜式呼吸法呢?其實非常簡單, 楊教授說呼吸時, 先盡力擴展胸廓將空氣吸入,然后再進一步調動腹部肌肉進行腹式呼吸,讓空氣一路從胸部、腹部送下來,一直送到丹田里, 然后再深深地由鼻子全部吐出,這就是胸式加腹式呼吸。 在楊教授看來,白領一族更要學學烏龜式呼吸法,因為白領們長時間保持一種坐姿,一般都是胸式呼吸,每次的換氣量非常小,正常呼吸頻率下通氣不足,使體內的二氧化碳累積,再加上長時間用腦工作,機體的耗氧量很大,更容易導致腦部缺氧,出現(xiàn)頭暈、乏力、嗜睡等辦公室常見問題。 楊教授建議白領在辦公室可以抽空練練龜息法,一來可以提神醒腦,二來可以活動身體,特別是容易堆積脂肪的腹部。楊教授認為,吸氣時可以略微把嘴張開,這樣能增加氧氣的吸入,另外在龜息法時脖子、肩膀、腰部要配合呼吸進行上下運動,動作幅度盡量要大,這樣可以起到放松頸肩腰作用。 養(yǎng)生就選腹式呼吸法 養(yǎng)生保健效果好 呼吸到臍,壽與天齊:這是醫(yī)家及養(yǎng)生家對腹式呼吸的高度評價。 呼吸到臍,壽與天齊:這是醫(yī)家及養(yǎng)生家對腹式呼吸的高度評價。 堅持練腹式呼吸可使呼吸均勻、深沉、頻率適當緩慢、故可長壽。因為呼吸的頻率決定壽命(除遺傳、環(huán)境、生活規(guī)律、飲食等因素外):大約正常人的呼吸頻率是一分鐘16-20次。 如每分鐘呼吸18次,能活到60歲;16次,能活到72歲;12次,能超過80歲; 10次左右可達百歲。練腹式呼吸,能達到10次左右。烏龜一分鐘呼吸8次,有的只呼吸兩次,壽命達200至500年。(少數(shù)人呼吸頻率雖低、但稍一活動就心動過速、這是病態(tài))。 一、兩種腹式呼吸法 1、順腹式呼吸法,呼氣時癟肚子吸氣時鼓肚子。 2、逆腹式呼吸法,吸氣時癟肚子呼氣時鼓肚子。 練習腹式呼吸時,在室內外,站、躺、坐均可,姿勢不限,貴在堅持。 二、順腹式呼吸法的要領 鍛煉時,放松肩部,鼻吸口呼。用鼻吸氣時腹壁慢慢隆起,隆起的幅度要盡當時的能力,盡量達到極限量。然后用口呼氣,腹壁下陷恢復自然態(tài)。 呼吸一次約10-15秒,能吸入約500毫升空氣。腹式呼吸時,橫隔肌會下降,腹壓增加,感覺好像是空氣直接進入腹部,這時若把手放在肚臍上,會感覺手上下微微抬放。 三、逆腹式呼吸法的要領 舌微頂上腭,吸氣時提肛凹腹,意念自會陰穴(二陰之間)引氣經尾骨沿脊柱大椎上行達頭頂?shù)淖罡唿c百會穴,這時要屏氣2-3秒,然后微點頭自然的松肛呼氣,氣可直達丹田。 這樣就可打通任督二脈,比順氏呼吸打通橫膈膜的力量大,故健身效果更好。注意:逆式呼吸法鼻吸鼻呼或鼻吸口呼均可,站姿時效果較好。 腹式呼吸與我們日常的正常呼吸剛好相反,吸氣時胸廓增大,呼氣時胸廓縮小,為什么現(xiàn)在腹式呼吸越來越受到養(yǎng)生人士的重視呢?這是因為腹式呼吸能將吸入身體的氧氣很好的輸送到全身各處,使血液得到進化,對預防疾病有很好的作用。接下來就跟著一起來看看腹式呼吸養(yǎng)生的吧。 四、腹式呼吸的方法和好處 1.腹式呼吸可以在平臥、端坐或站立的姿勢下進行。練習時要求全身放松,意念集中在肚臍下3寸,四橫指的丹田。頭腦要消除雜念,不要想其他的事情。 保持胸部不懂,呼吸頻率盡量放慢,保持均勻。開始練,每分鐘可做10次左右,以后逐漸減少到每分鐘4-5次。吸氣時,用鼻慢慢地吸,頭腦里想著所吸之氣自然地到達丹田,這時腹部肌肉盡量放松,小腹慢慢地鼓起來。稍停片刻,再從口中把氣慢慢地呼出去。呼氣時,腹部肌肉盡量收縮,小腹凹陷進去。呼吸都要自然、放松。 2.中醫(yī)認為,“動以煉形,靜以養(yǎng)心”,靜坐是養(yǎng)心安神的好方法。通過靜坐,可使人陰陽平衡,經絡疏通,氣血順暢,從而達到延年益壽。 人體靜坐時全身肌肉放松,心率、呼吸及大腦電波緩慢,高度有序,耗氧量減少,基本代謝率降低,免疫功能增強,全身小血管舒張,血中腎腺素與其他緊張激素下降、大腦皮層處于保護性抑制狀態(tài),皮層功能同步化增強,神經功能協(xié)調統(tǒng)一,對強身健體、防治疾病以及延緩衰老均相當有利。 五、腹式呼吸法的養(yǎng)生保健效果 人體需要氧、氧氣能和人體的蛋白質與葡萄糖發(fā)生氧化反應,放出大量的能量。腹式呼吸所吸入的氧氣量是胸式呼吸的兩到三倍,故腹式呼吸可以調理人體內臟各部位(心、肝、脾、肺、腎)的疾病。對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壓、肥胖病、糖尿病、失眠、便秘、腎炎及咳喘、胃腸道疾病等都有良好的輔助療效。 五、腹式呼吸防治疾病、強身健體的機理 1、中醫(yī)認為腹部是人體重要經脈循行匯聚之所。腹內的脾胃,是人體的后天之本,是營衛(wèi)氣血的發(fā)源地。 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的營養(yǎng),均靠胃所受納的水谷精微得以供養(yǎng)。腹式呼吸時,隨著腹肌的起伏,加強了氣血的運行,促使了經脈的暢通,使人體處于松靜自如及經氣運行的最佳狀態(tài),這對人體的身心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2、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認為:腹式呼吸時,由于腹部肌肉緊張與松弛交替發(fā)生,使局部肌肉內毛細血管交替出現(xiàn)收縮與舒張,加速了血液循環(huán),擴大了氧的供給,利于機體代謝產物的排除,對全身器官組織起到調整和促進作用。 另外,腹肌的收縮和放松是一種良好的按摩,促進胃腹運動,改變消化機能。同時,腹肌又是排便的動力,有規(guī)律的腹式呼吸可防止習慣性便秘。 腹式呼吸能增加膈肌活動范圍,能直接影響肺的通氣量,研究證明:膈肌每下降一厘米,肺通氣量可增加250至300毫升。 堅持腹式呼吸半年,可使膈肌活動范圍增加四厘米。這對于肺功能的改善大有好處,是老年性肺氣腫及其他肺通氣障礙的重要康復手段之一。 注意:練腹式呼吸按每分鐘呼吸4-5次為宜,每天堅持練20分鐘。來源秦皇島新聞資訊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