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佛陀說過,智慧不可傳,因果不可改。 智慧,靠的是當(dāng)事人的自悟,要是自己沒有頓悟的能力,哪怕是圣人,也沒辦法把智慧塞到你的腦子里邊。 對牛彈琴,這是蕓蕓眾生的常態(tài)。 因果,這是每個人自己的命運遭遇,終究是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且無法改變的。不僅當(dāng)事人自己難以改變,哪怕是外人,也無法改變當(dāng)事人。 比如說父母和子女,難道父母就能改變子女的因果嗎?很遺憾,改變不了,因為父母自己就在孩子的因果里邊。 試圖改變因果的人,最終都會被因果改變。試圖改變現(xiàn)實的人,最終都會被現(xiàn)實改變。所以《道德經(jīng)》才強調(diào),要“和其光,同其塵”。跟現(xiàn)實握手言和。 02 你我只能承擔(dān)自己的因果,而無法承擔(dān)別人的因果。 每個人的人生因果,其實都是不太一樣的。 有些人的因果,偏向于平淡安穩(wěn);有些人的因果,偏向于受苦受罪;有些人的因果,偏向于大富大貴;有些人的因果,偏向于奔波忙碌...... 如果你是富人,那你能讓全部人都變富嗎?哪怕你是世界首富馬斯克,都做不到。 因為賺錢是需要靠本事的。你有賺錢的本事,不代表別人也有賺錢的本事。 如果你是學(xué)者,那你能讓全部人都變得有文化、有思想嗎?哪怕你是愛因斯坦再生,都做不到。 因為文化、知識的本身,是需要當(dāng)事人主動去學(xué),才能夠入腦的??蓡栴}是,并非所有人都喜歡文化、知識。 不論是誰,哪怕是超級牛人,也只能承擔(dān)自己的因果,而無法承擔(dān)別人的因果。畢竟,白天不知夜的黑。大家都是不一樣的。 03 試圖改變別人因果的人,都會禍從天上來。 假設(shè),你是一個投資高手,他是一個投資菜鳥,你跟他是好朋友。 有一天,他投資了一個有問題的項目,即將被人割韭菜。這個時候,身為好朋友的你,就好心勸告他,跟他說,這是別人割韭菜的項目,最好盡快抽身出來。 那你認為,他會聽你的勸告嗎?很遺憾地說,不會。甚至,他還會嫌棄你。 在他看來,我投資是為了賺錢,你來勸告我,就是來阻止我賺錢,可見你居心不良,不是什么好人,錯把你當(dāng)朋友了。 一番好心的你,就會特別氣憤,為什么我對他掏心掏肺,他依舊覺得我不是好人呢? 只有一個答案。那是別人自己選擇的人生,而你正在試圖改變別人的人生,別人會認為你在試圖控制他,那他自然會反抗你。 你只能做好你自己,至于別人是否做得好,你管不了,也改變不了。 說句不好聽的話,我們連自己都改變不了,又何談改變別人呢?
04 人生在世,只須做好自己,至于別人,選擇尊重就好。 很喜歡這樣一句話:“放下助人情結(jié),尊重他人命運?!?/span> 孔子帶著子路外出游學(xué)。走到一家飯館,孔子讓子路去買些吃的。 看到子路是讀書人,老板想考(實際上是為難)一下子路,我寫個字,你能回答上來,那我就免費請你吃飯。 子路欣然答應(yīng)。老板在手心寫了一個“真”字,問子路,這是什么字? 子路回答,這是“真”字。而老板勃然大怒,這是“直八”,你怎么可以睜眼說瞎話呢? 這兩人就吵了起來。見到事情不對勁,孔子走了過來,問他們發(fā)生了什么事兒。老板一五一十將事情的原委說了出來。 孔子立馬就說,是子路錯了,這不是“真”,而是“直八”。老板很高興,大家都皆大歡喜。 事后,子路問孔子,這怎么可能是“直八”呢? 孔子回答,別人認為這是“直八”,你說服不了他,那就尊重他的選擇吧。道理,只能跟聰明人說,而無法跟糊涂人說。 05 寫到最后 為什么無法改變別人的因果? 首先,別人的因果,那是別人的事兒,跟我們沒有一分錢關(guān)系,我們沒資格管別人。 其次,哪怕別人的選擇是錯的,那也是別人的選擇。命運就是如此,愿賭服輸。 第三,你管了別人的因果,別人會認為你在試圖控制他,那他就會反抗你,矛盾由此而生。 第四,你說服不了他,他也說服不了你,那就“放下助人情結(jié),尊重他人命運”。 這個世界,永遠就一句話,良言難勸該死鬼。 該死的鬼,必然是要死的,哪怕你是菩薩,也渡不了他們。 文/舒山有鹿 |
|
來自: 舒山有鹿 > 《百態(tài)/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