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清代何炫。 在買這本書的時候我是寄予厚望的,但是讀過之后,總體感覺不是很精彩。其主要套路仍然不外保陰煎、六味地黃丸、左歸丸、左歸飲等填精、滋陰、補腎一類。我這兩年接觸的患者幾乎都是疑難雜癥,虛勞占2/3。對于虛勞,我先后試過張錫純、張生甫的套路很多次,我也自己嘗試過其它一些思路,但是,不見效者十之八九,目前仍未找到眉目。買這本書之前,我原以為能夠助我一臂之力,但如今看起來又是一場空。 該書前三篇《虛勞總論》、《脈法》和《死候》還是很精彩的,但是后邊所講的方子和醫(yī)案所能解決的問題,為認(rèn)為總體是低于我目前所遇到的虛勞類型疾病的復(fù)雜程度的。這本書的總體高度,為認(rèn)為稍遜于民國張生甫,但是還是要高于大多數(shù)醫(yī)家。所以也是推薦閱讀的。 讀了這本書,也讓我認(rèn)識到了我自己的不足之處,就是對于“血肉有情”的藥物不太重視,比如龜膠、鹿膠、麋膠、鱉甲膠、虎骨膠、鰾膠、黃牛肉、黃牛骨髓、豬骨髓、紫河車、獺肝、人乳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