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燈 朱標的死,打亂了朱元璋近二三十年的所有計劃。 面對國無儲君的境地,朱元璋開始琢磨誰能繼位? 畢竟皇位不是競爭上崗制,而是皇帝偏心制。 首先入選的是朱元璋二十多個還活著的兒子。 ![]() (朱允炆) 兒子太多也是煩惱,要么殘暴,要么不仁,主要是誰也不服誰,偏了誰向著誰,就是家里的一筆爛賬。 畢竟朱元璋一碗水可是從來都端不平。 既然端不平,所幸就一直偏愛朱標。 朱標是死了,但是朱標還有兒子。 所以朱元璋要立孫子為太子。 問題是,孫子也多。 一個年長,但是庶出。一個年幼,但是嫡出。這可是選誰呢? 朱標的太子妃是常氏,父親是常遇春。常遇春當為大明第一功臣,這背景。 只是常氏在生完朱允熥之后,當月就病逝了,24歲紅顏薄命。 朱標沒有太子妃,就要再來一個太子妃。 上位的是曾經的太子側妃呂氏。 呂氏和常氏比,家境差了太多,父親是禮部尚書,而且也不是朱元璋的老兄弟,這樣的人,朝廷一抓一大把。 ![]() 呂氏在還是側妃的時候,就生下了朱允炆。 按照身份來講,朱允熥的身份比朱允炆要高。 說起來,兩個女人都是太子妃,兩個人的孩子也都是嫡子,但是事情有先后和大小。 如果說對兒媳婦的喜愛程度,那么朱元璋更喜歡常氏,畢竟常氏去世,朱元璋都穿素服,還輟朝三日。 對于呂氏也沒有什么恩賞和言語。 可問題是,常氏雖然去世了,但是娘家還大有人在。 常氏父親常遇春去世了,但是舅舅藍玉還活著,那軍功都是實打實的。 要是藍玉挾太子以令諸侯,那這天下還是老朱家的嗎? 相對比下,呂氏的家境簡單,還都是文人,外戚也沒啥大本事。 所以朱元璋的天平,就這么偏向了朱允炆。 既然已經選擇了朱允炆,那么藍玉就不能留了。 畢竟藍玉還有一半機會扶保朱允熥,畢竟是自家親戚,可是朱允炆和藍玉可沒啥關系,要是朱允炆繼位了,第一個不服的就是藍玉。 所以朱元璋一手謀劃的藍玉謀反案,那么藍玉謀反了嗎? ![]() 畢竟謀反只是一個帝王權術,適用于任何人。 可是為什么朱元璋容不下藍玉?大抵是藍玉太狂了。 藍玉強迫了北元皇帝的嬪妃,逼得女人自殺。 這以后誰還敢投降? 藍玉大半夜要人開城門,因為大明有規(guī)定不能開,所以藍玉拿大炮轟開了城門。 這樣底下的士兵多心寒。 藍玉從四川打到西北,朱元璋下詔都不回京。 這已經是觸犯了帝王的威嚴。 直到朱標去世,藍玉帶著數萬士兵會南京,說要帶著軍餉去西南給朱元璋再打下來一塊土地。 這是商量還是威脅??? 朱元璋還是給了藍玉位極人臣的太子太傅的位置。 但是這只是穩(wěn)住了藍玉,因為轉年藍玉就因為謀反被下獄了。 野史記載藍玉被剝皮,哀嚎8天才去世。 可是正史卻沒有準確的記載。 而且藍玉在獄中對于自己謀反的事情堅決不認,畢竟傻了造反朱元璋? ![]() 可是結果都一樣,藍玉注定要死,因為在朱元璋要扶持朱允炆的時候,藍玉就活不成了。 朱元璋一個爺爺,對于孫子完全沒有信心,認為孫子降服不住大臣,這才是朱允炆失敗自刎的下場。 只是可惜,朱元璋苦心一場,還是給兒子鋪了路,要不誰知道藍玉和朱棣誰厲害?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fā)和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