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唐傳 帥鵬舉 第十六回 游掌柜想了想,還得苦口婆心地去開導李家,讓他們消除疑慮:“余大人看中的是咱三兒的才華,可不是家產。” 游掌柜解釋道。 “這事別再提了,嬌生慣養(yǎng)的千金小姐,再看看咱們這簡陋的屋舍,實在是猶如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一般不切實際。” 李唐說。 “他表伯,實不相瞞,剛才媒人才走,有人給三兒提了一門親,都答應人家了。” 李唐母親說。 李唐母親說的是實話。李唐剛回來時,張三嬸張羅著要把表妹說給李唐,結果舅舅嫌李唐家窮,當時沒答應。后來李唐天天在富貴圈子里出入,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實,那是何等的風光呀!時間久了,就傳到張三嬸他舅舅的耳朵里,他自己又找到張三嬸重提舊事。前天來張三嬸家,昨天張三嬸沒好意思說,正好今天下午才來說,晚上又趕上游掌柜提親。李家也算是好事成雙。 游掌柜接到的是死命令,因為他在縣太爺面前夸下了??冢瑳]有完不成的說法?,F在李家異口同聲反對,這就給游掌柜出了大難題。 “媒人剛才走?說明對方還不知道,趕快對媒人說有變故,這邊縣太爺有心與咱成親家,咱可不能拒絕呀!再說了,窮不怕,對方要啥用啥我應著。” 游掌柜把大包大攬的話說了出來。 “那咋辦呢,有多大能力辦多大事,再說了,婚姻大事都要講究門當戶對,這不是難為人么!” 李唐父親猶豫了起來。 “不想得罪人家了就去說暫緩兩天,這樣都好下臺。” 游掌柜說道。 “只有這樣了,他娘,你去給他張三嬸說一聲去。” 李唐父親對李唐母親說道。 “那好吧。” 李唐母親披一件衣服去了張三嬸家,游掌柜總算松了一口氣。 臘月十二是雙頭日子,早上,游掌柜來李唐家,說是余大人想今天見面,地點就定在游家,只要李唐父親到場就行。李唐父親犯難了,親家見面總不能空手吧,婚姻大事,雙方見面就得有禮物相送,俗話說:貓狗系根線,便知是你的,你得認下那筆花費??上Ю罴夷抑行邼?,李唐父親怎能不犯難? “他表伯,你看這家境,實在是…… 沒有能拿得出手的物件。” 李唐父親說。 “表弟,咱誰跟誰呀,三兒的事就是我的事,吃喝招待不用操心,只是這禮物嘛,實在是少不了。” 游掌柜說。 “那咋辦哩……?” 李唐父親想不出辦法了。 “對對對,弟妹手上不是有一副鐲子嗎?我看就那都行。” 游掌柜來兩次都看見李唐母親手腕上帶著鐲子,想起鐲子正好有 “套住” 的意思,就說道。 李唐母親正好進屋,也聽到了兩人說話的內容。 “哪怕是要我的命也給,只要人家不嫌棄就行。” 李唐母親說著把手鐲取下來放在桌子上。 中國的傳統(tǒng)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婚姻大事完全由不得雙方當事人做主。所以,李唐父親與游掌柜拿了手鐲去游家與親家相會,李唐只得認命。 將近正午,余大人攜同幕賓翟老爺到來游家,寒暄過后分賓主入席。這次雖是在游家,但李唐父親成了主角,游掌柜挨著余大人就坐,翟老爺坐在李唐父親下手。 酒過三巡,翟老爺把話引入正題,無非是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引子。話題一開,游掌柜算是月老的角色,兩頭都得擔著。 李唐父親聽到余大人沒有什么要求,就唯唯諾諾,點頭答應。雙方都無異議了,翟老爺鋪開紅帛寫下婚約,特別注明男方婚禮由藥行游掌柜一手承辦,還負責在李唐家宅內另建瓦房三間供李唐新婚之用,即日起動工,待竣工之日,便為大婚之時。 婚約一式兩份,經雙方認可后簽字畫押互換婚約。游掌柜在雙方的紅帛上都摁下指印,簽上名字。 接下來,雙方互換信物。李唐父親掏出在游掌柜家用紅菱包好的手鐲,交給余大人。余大人打開紅緞包裹:長衫,大褂,一條冠帶,一頂冠帽。展示后交給李唐父親。 婚姻既定,便可地久天長了。將近年關,游掌柜卻緊鑼密鼓地為李唐建新房,不知此時游掌柜心中是何種滋味。俗話說:有一得必有一失。游掌柜利用李唐的手藝得到了達官貴人的尊重,也滿足了虛榮心,但失去的是實實在在的金錢。俗話說:光棍大,眼子架;舍不得錢財就不能維護原有的名聲。也許,余大人就是看中了這一點,事實上,余大人和李家聯姻是看中了游家的錢財,游掌柜敢不如其愿么? 三月三,天氣轉暖,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也隨之到來。春風輕拂,大地漸漸染上了一層新綠。游掌柜站在正在建造的李唐新房前,心中五味雜陳。 看著工匠們忙碌的身影,聽著錘子的敲打聲和鋸子的嗡嗡聲,游掌柜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絲無奈。他知道,為了這門親事,為了維護自己在達官貴人面前的名聲,他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那些白花花的銀子如流水般花出去,讓他心疼不已。 游掌柜輕輕嘆了口氣,目光投向遠方。他不知道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但事已至此,他已沒有退路。他只能期望這門親事能為他帶來更多的好處,不僅僅是虛榮和名聲,還有實際的利益。 此時,春風吹過,帶來一絲清新的氣息。游掌柜的心情也漸漸平靜下來。陽光溫暖而柔和,灑在游掌柜的身上。他深吸一口氣,轉身走進了忙碌的工地,繼續(xù)為這門親事努力著。 房子建成后,游掌柜與余知縣共同協(xié)商后擇了吉日完成了這門婚事。 在花好月圓的時節(jié),李唐與知縣余大人的千金小姐余鳳仙喜結良緣。但是,美好的婚姻只是假想,煩惱隨之而來。 那知縣千金余鳳仙天生患有癆病,遇著熱涼都要發(fā)作?;楹?/span>余鳳仙天天咳嗽聲不斷,一家人聽見就心煩,又不敢吭聲。李唐的母親著實成了伺候人的老丫鬟。過了夏天,新媳婦有身孕,給家里帶來了朝氣。 李唐有了家室,生活不再那么輕松。原來畫畫只是混飽肚子,現在要考慮日用開支,從此不再為一人之口畫畫,而是要為眾人之口畫畫,把畫畫當成了職業(yè),要賣畫養(yǎng)家。 李唐在家中擺起了畫案,買來宣紙及各種顏料,畫山水林壑,畫花鳥蟲魚,畫佛教人物、道教人物,畫動物百態(tài)。這些畫讓家人去集市上,以每幅畫五百錢的價格販賣,每賣出去一幅畫就能換回一斗多大米,現畫人像每幅最少一貫銅錢。這樣,李唐畫畫能滿足全家吃喝外,還有少許盈余,日子過得還算不錯。 患癆病的人不易懷胎,也最忌懷胎,李唐妻余鳳仙懷孕后,癆病一天天加重。好不容易熬到十月,一陣秋風起,余鳳仙患上了感冒。這下可不得了,連聲的咳嗽吐出了鮮血,李家拿好藥伺候著終不見效,一連幾天躺在床上不但沒有好轉的跡象,病情還越來越嚴重,有幾次都想翻白眼。 李家無計可施,只得去找知縣大人商量,余大人家利索地撂出一句話:一個大活人嫁到你家,現在成這個樣子,你們看著辦!這句話不亞于晴天霹靂,狠狠地劈在李唐頭上,怎么辦?李唐心想,火急火燎地嫁女兒,原來只是為了把這個病秧子推出去,這不是合著伙騙老實人么! 李唐無奈去找游掌柜拿主意,游掌柜為這樁婚事白白花去了幾百兩銀子,自己都覺得虧得肚疼,只不過無處發(fā)泄,李唐找上門哪有好臉色? ![]() 作者簡介 ![]() 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 河南省一級期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