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養(yǎng)生館的普及,濕氣重成了萬能的狗皮膏藥,幾乎能給每個人都貼上這個標簽。 現代科學認為物質有三種基本狀態(tài):?氣態(tài)、液態(tài)和固態(tài)。濕相當于氣態(tài),其性彌漫;飲相當于液態(tài),其性流動;痰相當于固態(tài),其性粘滯。 《醫(yī)宗金鑒·傷寒心法要訣》:“六經為病盡傷寒,氣同病異豈期然。推其形臟原非一,因從類化故多端。明諸水火相勝義,化寒變熱理何難。漫言變化千般狀,不外陰陽表里間”。患者找醫(yī)生看病,有的說濕熱,有的說寒濕。其實沒有一個邪氣是濕熱,也沒有一個邪氣是寒濕。素體虛寒的患者,外感傷寒就是寒濕。素體內熱的患者,外感傷寒就是濕熱。邪氣因患者的體質而變化,這也是一起感冒,一起被傳染,但癥狀表現各異的主要原因。所謂中醫(yī)治本,就是不管表象如何變化,追著根本打,改變了虛寒的體質,自然沒有寒濕。改變了內熱的體質,自然沒有濕熱。 《近效方》中有一張“治風虛,頭重??鄻O,食不知味,用此暖肌補中,益精氣”的白術附子湯方。這里的頭重眩、食不知味,就是典型的寒濕癥狀。頭重是昏昏沉沉,頭眩是天眩地轉。食不知味是沒味口,吃不出酸甜苦辣咸?!秱摗分兄委煛皻馍蠜_胸,起則頭?!钡能吖鹦g甘湯方,治療“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的真武湯方,都是治療寒濕的名方??梢?,寒濕的主證是頭眩,主藥是白術?!督饏T要略·痙濕暍》篇對濕病有詳細解讀,如“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內藥鼻中則愈”。我們常說的急慢性鼻炎,也可能不是太陽病,而是濕病?!皾窦遥頍┨?,可與麻黃加術湯”。身上疼的厲害,也可能不是太陽病,而是濕病?!疤柌?,關節(jié)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者,此名濕痹”。從全身煩疼,縮小到關節(jié)疼痛而煩,相當于急慢性關節(jié)炎,也是濕病。 濕熱主證有三,出汗、發(fā)熱、發(fā)黃?!皾窦?,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很多人有出頭汗的毛病,以為是氣血虧虛,喝了大量補藥,卻沒有任何效果,原來是濕病?!安≌咭簧肀M疼,發(fā)熱,日晡所劇者,名風濕”。全身哪哪都疼,半下午加重,這是風濕,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治之?!秱摗分械囊痍愝餃?,梔子柏皮湯,麻黃連軺赤小豆湯,則是治濕熱發(fā)黃的經典處方。如果腸胃中有濕熱,還會口臭,經方用大柴胡湯、半夏瀉心湯、生姜瀉心湯等方,時方用清胃散,都有良好的療效。 如果按病位區(qū)分,傷寒襲表,濕氣停于肌膚,發(fā)熱瘙癢,就是皮膚科常見的麻黃加術湯證或麻杏苡甘湯證。如果濕氣停于皮下,汗出惡風,脈浮身重,就是防己黃芪湯證。如果濕氣停于肌肉之中,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就是桂枝附子湯證。如果濕氣停于骨節(jié),就是骨節(jié)疼煩,掣痛不得屈伸的甘草附子湯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