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43歲,離婚5年,孩子跟著前夫,我一個人生活。每天上班下班,周末偶爾和朋友聚會,日子過得平淡無奇。最近有個比我小3歲的男人在追我,但我總覺得提不起勁。閨蜜說我太挑了,可我就是覺得,到了這個年紀,愛情已經(jīng)不是必需品了。" 這是一位讀者在后臺的留言。 相信很多中年女性都有類似的感受:年輕時為了愛情要死要活,到了中年卻覺得,愛情不過是錦上添花的東西。 那么,中年女人最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呢? 第一,健康是最大的奢侈品 李姐今年45歲,是一家公司的中層管理者。 去年體檢時查出乳腺結節(jié),雖然最后確診是良性的,但那段時間的煎熬讓她至今心有余悸。 "躺在檢查臺上的時候,我就在想,什么升職加薪、什么愛情婚姻,都比不上一個健康的身體重要。" 中年女性對健康的渴望,不僅來自于身體機能的自然衰退,更來自于肩上沉重的責任。 我們是女兒,是妻子,是母親,是員工,每一個身份都意味著責任。 而履行這些責任的前提,是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第二,獨立是最硬的底氣 "我結婚20年,一直在家相夫教子。去年老公出軌,我提出離婚。因為沒有工作,連孩子的撫養(yǎng)權都沒爭取到。" 王女士的經(jīng)歷,是很多全職主婦的噩夢。 經(jīng)濟獨立是人格獨立的基礎。 中年女性深知,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只有自己才是最可靠的依靠。 一份穩(wěn)定的收入,不僅意味著生活保障,更意味著選擇的自由和說不的底氣。 第三,獨處是最貴的享受 張姐是一家外企的高管,每天工作12小時是常態(tài)。 "我最享受的時刻,是周末的早晨。老公帶孩子去上興趣班,我可以一個人坐在陽臺上,泡一杯咖啡,看一會書,或者什么都不做,就發(fā)發(fā)呆。" 中年女性往往身兼數(shù)職,是妻子、母親、女兒、員工,唯獨不是自己。 獨處的時光,是卸下所有社會角色的時刻,是找回自我的時刻。 這種奢侈的享受,往往比任何物質都更讓人向往。 第四,社交是最好的養(yǎng)分 "我們幾個閨蜜每個月都會聚一次,喝喝茶,聊聊天。有時候說說工作上的煩心事,有時候聊聊孩子的教育問題。每次聚會完,都覺得心情舒暢,又有力量面對生活的種種了。"陳女士說。 中年女性的社交,不再是年輕時的那種應酬式社交,而是更注重質量而非數(shù)量。 三五知己,志趣相投,可以互相傾訴,也可以互相扶持。 這種高質量的社交,是中年女性重要的情感支持系統(tǒng)。 第五,成長是最深的渴望 "我報了心理學課程,每周上兩次課。不是為了拿證,就是單純地想多了解自己,了解人性。"劉女士說,"到了這個年紀,越來越覺得,外在的東西都是虛的,內(nèi)心的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中年女性對心靈成長的渴望,往往來自于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走過半生,經(jīng)歷了人生的起起落落,開始思考:我到底想要什么樣的人生? 什么樣的生活才是有意義的?這種思考帶來的成長,往往是最深刻的。 寫在最后: 中年女性最想要的,其實是一個更好的自己。 健康讓我們有能力承擔責任,獨立讓我們有底氣面對變故,獨處讓我們有機會認識自己,社交讓我們有力量面對生活,成長讓我們有智慧理解人生。 愛情固然美好,但已不再是必需品。 因為我們終于明白,最好的愛情,是遇見更好的自己。 而當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愛情自然會來,不來也無妨。 所以,親愛的,別再為愛情患得患失了。 去運動,去學習,去工作,去享受獨處,去經(jīng)營友誼,去探索內(nèi)心。 當你活成一道光,自然會吸引來欣賞光的人。 記住,中年女人的精彩人生,不是靠愛情來定義的,而是靠自己的成長來書寫的。 愿你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樣,成為自己的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