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叛是有預(yù)謀的,而被蒙在鼓里的妻子一旦察覺到男人的背叛后,沖動之余選擇打第三者的事情很普遍。 作為旁觀的者,不少人說最應(yīng)該打的人是背叛的男人,讓妻子不要為難一個女人。 第三者破壞了被背叛者(妻子)的婚姻,出于憤怒,妻子打第三者的事件才層出不窮。 婚姻治療師埃絲特·佩雷爾指出,80%的出軌事件中,原配的憤怒會形成“雙箭頭”,但最終扎向第三者的那支往往裹挾著更復(fù)雜的心理動機。 其實,男人背叛后,選擇打第三者的妻子,都有3種心理。
1,尊嚴保衛(wèi)戰(zhàn)。 當婚姻契約被撕毀的瞬間,妻子首先遭受的是社會性死亡。 不少妻子選擇打第三者時,真正痛的不是丈夫的背叛,而是圍觀者手機鏡頭里的那個“失敗妻子”的標簽。 因為很多妻子認為被男人背叛自己也有錯,有這種想法除了他人的非議之外,更多的是來自他人心中的成見,認為妻子“管不住”男人,才讓男人背叛了自己。 這也是很多妻子知道男人背叛后選擇裝瞎的原因之一,如果不去揭穿男人的背叛,自己還能偽裝歲月靜好。 一旦被第三者親手扯下了這塊“遮羞布”,妻子相當于被逼著承認自己的丈夫背叛了、夫妻感情破裂,妻子就會在背叛事件后產(chǎn)生“身份焦慮”,憤怒的往往不是失去愛情,而是被剝奪了“合格妻子”的社會認證。 為了尊嚴,妻子憤怒的打第三者,本質(zhì)上是創(chuàng)傷后的應(yīng)激反應(yīng),內(nèi)心受的傷和痛苦化為了對“妻子”尊嚴的捍衛(wèi)。
2,對失控人生的絕望抓取。 遭受男人的背叛后,妻子在憤懣、不甘、痛苦后也會清醒地意識到自己內(nèi)心所堅守的東西都被摧毀了,而始作俑者,一個是自己的丈夫,一個是第三者。 面對帶給自己痛苦,也摧毀自己最珍貴的東西的兩個人,妻子下意識地認為是第三者故意破壞了自己的婚姻,便對其出手。 因為妻子還認為丈夫是自己人,選擇先收拾第三者。心理學中的替罪羊理論揭示,攻擊第三者本質(zhì)是弱者的權(quán)力代償——當無法懲罰真正的過錯方,人們會挑選更安全的泄憤目標。 這種暴力行為往往伴隨著控制感重建的幻覺,就像溺水者抓住浮木,當婚姻失控時,原配通過毆打第三者獲得暫時的掌控快感。 很多妻子認為自己只要打跑了第三者,丈夫就能回心轉(zhuǎn)意??杀氖?,85%的施暴者會在事后陷入更深的虛無——她們摧毀的不過是自己的道德高地。 更深層的,是對自我命運的無能轉(zhuǎn)嫁,潛意識里仍在維護“好妻子”人設(shè)。既要發(fā)泄又要自保的矛盾,暴露了傳統(tǒng)女性在婚姻困局中的集體性窒息。
3,自我救贖的迷途。 男人背叛后,很多妻子會拿自己跟第三者作比較,想要看清自己到底“輸”在哪里,或是想找出打敗第三者的破綻等等。 比如有的妻子說自己想不明白丈夫找的第三者樣樣不如自己,為什么他會跟這種第三者在一起。 事實上,這個細節(jié)暴露了原配施暴的核心心理動機——通過貶低第三者來修復(fù)破碎的自我認知。 當婚姻價值體系崩塌時,女性慣用“羞辱”他人來搭建臨時自尊支架,這種攻擊本質(zhì)是自我否定的外化投射。 心理咨詢師發(fā)現(xiàn),毆打第三者的女性中,68%會在施暴后產(chǎn)生自殘傾向。因為外在的暴力不過是內(nèi)在自我攻擊的變形。 最可悲的是自我價值迷失,通過打第三者或懲治第三者,妻子揮向第三者的巴掌,打向的始終是自己脖頸上的枷鎖,想要找到自我救贖的途徑。
當妻子的巴掌落在第三者臉上時,真正破碎的是整個性別群體的尊嚴。 暴力的狂歡過后,留下的只有更深的傷口:孩子驚恐的眼神,旁觀者手機里的笑談,以及可能要付出的代價等等。 背叛這件事件的核心人物,是花心的男人,最應(yīng)該收拾的是男人,但妻子還想維持家庭關(guān)系,甚至深愛著男人,又打不過男人,選擇打第三者無論是尊嚴保衛(wèi)戰(zhàn),對失控人生的絕望抓取,自我救贖的迷途,都希望妻子能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 婚姻危機從來不是兩個女人的戰(zhàn)爭,而是需要三方共同面對的困局。解決問題的鑰匙不在撕扯頭發(fā)的手上,而在照見內(nèi)心的鏡中。 END 今日話題:你認為妻子為什么會打第三者?歡迎留言討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