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shēn】,甲骨文就像一個大肚子懷孕的人形,本義是指有身孕,後引申指人的軀幹。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從人而隆其腹,像人有身(孕)之形,當(dāng)是身之象形初字。 《說文解字·身部》:躳也。象人之身。從人??聲。 躳,同躬,也是指身體。 段玉裁注:「呂部」曰:躳,身也。二字爲(wèi)互訓(xùn)。......躳謂身之傴,主於脊骨也。從人,申省聲。 ??的讀音為「意」。「身」字中也沒有「申」作表音的部分,因此段玉裁說「申省聲」也是錯的。因此「身」是個指事字,是通過指事符號來表示軀幹,整個字就是表意的。 傴【讀若雨】,指彎曲的脊背。 清·王引之《經(jīng)義述聞》: 人自項以下,踵以上,總謂之身。頸以下,股以上,亦謂之身。 《爾雅·釋詁》: 朕,余,躬,身也。......身,我也。 《詩經(jīng)·小雅·雨無正》: 凡百君子,各敬爾身。 各位都是朝中的大臣,你們都要潔身自好啊。 【明哲保身】的原義是指明於事理又善於保全自己的褒義。而現(xiàn)在成了因怕牽連自己而回避原則鬥爭的貶義。 《詩經(jīng)·大雅·烝民》: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三省吾身】 每天都要捫心自問三件事: 《論語·學(xué)而》: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獨善其身】 不去做官就修養(yǎng)好自身的品德,做了官就要以善心去服務(wù)於天下。 《孟子·盡心》: 窮則獨善其身,達(dá)則兼善天下。 《孟子·告子下》: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天如果要把重任降給某個人的話,一定會先在逆境和困苦中磨煉他的身心意志。 從「身」的會意字有: 躳(身體) 以「身」作意符的形聲字: 軀(軀體)、躲(藏身)、躺(平臥) 以「身」作聲符的形聲字: 躬(身體) 「射」字跟「身」沒有關(guān)係,它本是從弓從矢的會意字,篆文錯改成從矢從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