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絲子 [tù sī zǐ] 又稱 菟絲實、黃藤子、龍須子、纏龍子 功效 補益肝腎,固精縮尿,止瀉,消風祛斑 具有補益肝腎、固精縮尿、安胎、明目、止瀉、外用消風祛斑的功效 一種常見中藥材,炮制后可以入藥,常被用于方劑、中成藥中。本品還可用于保健食品 陰虛火旺、陽強不痿或大便干燥硬結(jié)、尿量少且顏色深的人禁服 中藥介紹 菟絲子(Dodder Seed)取自旋花科植物南方菟絲子或菟絲子的干燥成熟種子,因其生根發(fā)芽之初形似兔子,其植物整體上像絲一樣細而纏繞,所以被稱為“菟絲子”。 常被制成各種中成藥,可用于治療肝腎不足、腰膝酸軟、陽痿遺精等[1-2]。 主要藥性 味辛、甘,性平。歸肝、腎、脾經(jīng)[2]。 產(chǎn)地選材 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產(chǎn)出。 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植株,曬干,打下種子,除去雜質(zhì)。以顆粒飽滿者為佳[3]。 ![]() ![]() ![]() ![]() ![]() ![]() ![]() ![]() ![]() ![]() ![]() 性狀特征 菟絲子 本品呈類球形。表面灰棕色至棕褐色,粗糙,種臍線形或扁圓形。 質(zhì)堅實,不易以指甲壓碎。氣微,味淡。 鹽菟絲子 本品形如菟絲子,表面棕黃色,裂開。略有香氣。 酒菟絲子餅 本品為不規(guī)則小塊,表面灰棕色或黃棕色。微有酒氣。 炒菟絲子 本品形如菟絲子,表面黃棕色,裂開。氣微香,味淡[4]。 儲存方法 貯存在干燥容器內(nèi),炮制品密閉,放在通風干燥處[4]。 古籍記載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主續(xù)絕傷,補不足,益氣力,肥健……久服明目,輕身延年?!?/span> 《藥性論》:“治男子女人虛冷,添精益髓,去腰疼膝冷,久服延年,駐悅顏色,又主消渴熱中?!?/span> 《日華子本草》:“補五勞七傷,治……泄精,尿血,潤心肺。[3]” ( 菟絲子作為一種常見中藥材,其滋味具有以下特點: 味甘 - 菟絲子有明顯的甘味,這種甜味相對比較純正、平和,不像一些糖類的甜那么濃烈,是一種淡淡的、較為自然的甜味,能給人帶來一定的味覺舒適感,在品嘗時首先能感受到的就是這種甜味。 微辛 - 在甜味之后,能感覺到微微的辛味。這種辛味很淡,帶有一點類似于薄荷的那種清涼的刺激感,但又沒有薄荷那么強烈,只是在口腔中產(chǎn)生一種輕微的、若有若無的刺激,給整體味道增添了一些獨特的風味。 微苦 - 仔細品味,菟絲子還有一絲微苦的味道。不過這種苦味非常微弱,隱藏在甘味和微辛味之后,不仔細感受可能不太容易察覺,它不會影響整體的味覺感受,只是讓味道更具層次感。 一般來說,菟絲子不會直接食用,多是經(jīng)過加工后入藥,用來煎湯、泡酒或做成丸劑、散劑等,發(fā)揮滋補肝腎、固精縮尿、安胎、明目、止瀉等功效。 ) 治療功效 補益肝腎,固精縮尿,安胎,明目,止瀉;外用消風祛斑[2]。 (補腎益精,溫脾止瀉,養(yǎng)肝明目,安胎 ) 主治病證 肝腎不足,腰膝酸軟,陽痿遺精,遺尿尿頻,腎虛胎漏,胎動不安,目昏耳鳴,脾腎虛瀉;外治白癜風[2]。 作用分析 補益肝腎 菟絲子入肝、腎經(jīng),具有補益肝腎的作用,既補腎陽,又補腎陰,適用于肝腎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軟、陽痿等。 固精縮尿 菟絲子主入腎經(jīng),有固精縮尿的作用,適用于腎虛引起的睡眠中經(jīng)常不自主排尿、尿頻、遺精、睡眠中經(jīng)常不自主排尿、尿頻等。 安胎 菟絲子能補肝腎,固沖任,具有安胎的作用,適用于肝腎不足、胎元不固導致的妊娠期間陰道少量出血,甚至伴有腰酸、腹痛和小腹下墜等。 明目 菟絲子入肝、腎經(jīng),能夠益腎養(yǎng)肝,使精血上注,具有明目、聰耳的作用,適用于肝腎不足導致的視物模糊不清、耳鳴等。 止瀉 菟絲子能補腎益脾,具有止虛泄的作用,適用于脾腎陽虛導致的腹瀉、大便不成形等。 外用消風祛斑 菟絲子外用可消風祛斑,適用于白癜風[3,5-6]。 臨床應用 腎氣不固證 治腎虛引起的陽痿、男子無性交活動或無自慰時射精,常與枸杞子、覆盆子、五味子等同用,如五子衍宗丸。 (覆盆子:甘酸,微溫,歸肝腎經(jīng),補肝腎,澀精,縮尿,明目) 治小便過多或失禁,可與桑螵蛸、牡蠣等同用,如菟絲子丸。 (桑螵蛸:甘咸平,歸肝腎經(jīng),補腎助陽,澀精縮尿) 治腎虛不固引起的遺精、婦女帶下病、尿液混濁如膏脂或米泔,常與茯苓、石蓮子配伍,如茯菟丸。 胎漏,胎動不安 治腎虛胎元不固引起的妊娠期間陰道少量出血,甚至伴有腰酸、腹痛和小腹下墜,常與桑寄生、續(xù)斷、阿膠等配伍,如壽胎丸。 治氣血不足,腎氣不固所致的妊娠期間陰道少量出血,甚至伴有腰酸、腹痛和小腹下墜,常與熟地黃、黃芪、當歸等同用,如保胎丸。 目暗不明 治肝腎不足所致的目暗耳鳴、眼睛干澀不舒服、視物模糊等,常與熟地黃、枸杞子、黃精等同用,如障眼明片。 脾腎虛瀉 治脾虛引起的大便不成形,常與人參、白術、補骨脂等同用。 治脾腎兩虛引起的腹瀉,常與山藥、茯苓、枸杞子等同用,如菟絲子丸。 白癜風 治白癜風,可單用浸酒外涂[5]。 現(xiàn)代研究 研究發(fā)現(xiàn),菟絲子具有性激素樣作用,并有延緩衰老、抗骨質(zhì)疏松、增強免疫、抗心腦腎缺血、促黑色素形成等藥理作用[3]。 中藥的劑量是藥效發(fā)揮的基礎。劑量不同,不僅療效會不同,其毒性也存在差異。 中藥材必須經(jīng)過炮制才能用于配方和制劑,炮制方式不同,藥效會存在差異。 菟絲子可單獨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藥配伍使用,或應用于方劑、中成藥、藥膳等,以下對部分常見內(nèi)容進行舉例介紹。 用法用量 菟絲子煎汁內(nèi)服時,成人每天的常規(guī)用量為6~12克。生用或鹽水炙用。 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炒研調(diào)敷。 除消食藥(應該在飯后及時服藥)、鎮(zhèn)靜安神藥(臨睡前服用)等藥物以外,一般藥物無論飯前還是飯后服,服藥與進食都應間隔1小時左右,以免影響藥效的發(fā)揮與食物的消化[2,5,7-10]。 炮制方法 菟絲子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洗凈,干燥。 鹽菟絲子 取凈菟絲子,加鹽水拌勻,悶潤,待鹽水被吸盡后,放到炒制容器內(nèi),用文火加熱,炒至略鼓起,微有爆裂聲,并有香氣逸出時,取出晾涼。每100千克菟絲子,用食鹽2千克。 酒菟絲子餅 取凈菟絲子,加適量水煮至開裂,不斷攪拌,待水液被吸盡,全部呈黏絲稠粥狀時,加入黃酒和白面拌勻,取出,壓成餅,切成小方塊,干燥。每100千克菟絲子,用黃酒15千克,白面15千克。 炒菟絲子 取菟絲子,置炒制容器內(nèi),用文火加熱,炒至微黃色,有爆裂聲,取出晾涼[5]。 常見配伍 菟絲子配熟地黃 菟絲子擅長補腎益精;熟地黃善于滋陰養(yǎng)血,益精填髓。 兩藥配伍,能增強補腎益精的作用,適用于腎精虧損所致的陽痿、男子無性交活動或無自慰時射精、腰酸腿軟、頭暈耳鳴、視物昏花等。 菟絲子配附子 菟絲子擅長補腎助陽,固精縮尿;附子善于補火助陽。 兩藥配伍,能增強補腎氣、壯陽道的作用,適用于腎陽虛弱所致的陽痿、男子無性交活動或無自慰時射精、睡眠中經(jīng)常不自主排尿、尿頻、腰膝酸軟等。 菟絲子配杜仲 菟絲子擅長補陽益陰;杜仲善于補益肝腎,強筋壯骨。 兩藥配伍,具有補肝腎、強筋骨、壯腰膝的作用,適用于肝腎虧虛引起的腰膝酸痛等。 菟絲子配五味子 菟絲子甘平,擅長補陽益陰,固精縮尿;五味子味酸,性溫,善于斂肺滋腎,澀精止遺。 兩藥配伍,能增強補腎澀精的作用,適用于下元不固引起的陽痿、男子無性交活動或無自慰時射精、不育等。 菟絲子配天花粉 菟絲子擅長補腎陽,益腎陰;天花粉善于清肺熱,養(yǎng)胃陰。 兩藥配伍,具有益陰生津的作用,適用于消渴病,病見多飲、多食、多尿、形體消瘦,或尿有甜味等[3]。 組成方劑 右歸丸 藥物組成:熟地黃、山藥、山茱萸、枸杞子、菟絲子、鹿角膠、杜仲、肉桂、當歸、制附子。 功能與主治:溫補腎陽,填精益髓。適用于腎陽不足、命門火衰證,可見年老或久病氣息衰弱精神疲憊、怕冷、四肢發(fā)冷、腰膝軟弱、陽痿、男子無性交活動或無自慰時射精。 還能治療陽衰引起的無子,或飲食減少、大便不成形,或小便自遺、舌淡苔白、脈搏需要重按才能感受到、每分鐘脈搏在60次以下等。 左歸丸 藥物組成:熟地黃、山藥、枸杞子、山茱萸、牛膝、鹿角膠、龜板膠、菟絲子。 功能與主治:滋陰補腎,填精益髓。適用于真陰不足證,可見頭暈眼花、腰酸腿軟、男子無性交活動或無自慰時射精、大便不能隨意控制且呈滑出狀態(tài)。 還能治療經(jīng)常出汗且在活動后出汗增多、睡覺時出汗但醒來又停止出汗、口燥舌干、舌紅少苔、脈像細線一樣。 五子衍宗丸 藥物組成:枸杞子、菟絲子、五味子、覆盆子、車前子。 功能與主治:補腎益精。適用于腎虛精虧所致的陽痿不育、男子無性交活動或無自慰時射精、性交剛開始甚至性交前就排精、腰痛、排尿后仍有小便點滴不盡等。 七寶美髯丹 藥物組成:制赤何首烏、制白何首烏、赤茯苓、白茯苓、牛膝、當歸、枸杞子、菟絲子、補骨脂。 功能與主治:補益肝腎,烏發(fā)壯骨。適用于肝腎不足證,可見須發(fā)早白、脫發(fā)、齒牙動搖、腰膝酸軟、在夜間睡夢中不自主射精、在夜間睡眠時無夢而射精、甚至清醒時精液自動滑出;還能治療腎虛引起的不育等。 石斛夜光丸 藥物組成:天冬、麥冬、生地黃、熟地黃、人參、茯苓、山藥、枸杞子、牛膝、石斛、決明子、杏仁、甘菊花、菟絲子、羚羊角、肉蓯蓉、五味子、防風、甘草、沙苑蒺藜、黃連、枳殼、川芎、青葙子等。 功能與主治:滋補肝腎,清熱明目。適用于肝腎不足,虛火上擾證,可見瞳孔散大、視物昏花、怕光流淚、頭暈眼花以及眼珠內(nèi)部的疾病等[3]。 制成中成藥 益齡精 藥物組成:制何首烏、桑椹、女貞子(酒蒸)、菟絲子(酒蒸)、金櫻子肉、川牛膝(酒蒸)、豨薟草(蜜酒蒸)。 功能與主治:滋補肝腎。用于肝腎虧虛所致的頭暈眼花、耳鳴、心悸失眠、腰膝軟弱無力等;還有出現(xiàn)上述癥狀的高血壓病患者。 蠻龍液 藥物組成:雄蠶蛾、淫羊藿、菟絲子(酒制)、補骨脂(鹽制)、熟地黃(鹽制)、刺五加。 功能與主治:補腎壯陽,填精益髓。用于腎虛精虧所致的陽痿、性交剛開始甚至性交前就排精、在夜間睡夢中不自主射精、甚至無夢而射精或清醒時精液自動滑出滑精、腰膝酸痛、小便頻繁等。 壯腰健腎口服液 藥物組成:狗脊、桑寄生、黑老虎、牛大力、菟絲子(鹽制)、千斤拔、女貞子、金櫻子、雞血藤。 功能與主治:壯腰健腎,祛風活絡。用于腎虧引起的腰痛、風濕骨關節(jié)疼痛、膝關節(jié)軟弱無力、小便頻繁等。 障眼明片 藥物組成:熟地黃、菟絲子、枸杞子、肉蓯蓉、山茱萸、白芍、川芎、黃精、黃芪、黨參、甘草、決明子、青葙子、蕤仁(去內(nèi)果皮)、密蒙花、蔓荊子、菊花、石菖蒲、車前子、升麻、葛根、關黃柏。 功能與主治:補益肝腎,退翳明目。適用于肝腎不足所致的眼睛干澀不舒服、單眼復視、腰膝酸軟,或輕度視力下降;也可用于早、中期年齡相關性白內(nèi)障出現(xiàn)上述情況的患者。 滋腎育胎丸 藥物組成:熟地黃、人參、杜仲、首烏、枸杞子、阿膠(炒)、鹿角霜、巴戟天、菟絲子、桑寄生、續(xù)斷、黨參、白術、艾葉、砂仁。 功能與主治:補腎健脾,養(yǎng)血安胎。用于脾腎兩虛、沖任不固所致的胎漏、胎動不安、滑胎,可見妊娠少量陰道流血、小腹墜痛,或?qū)掖瘟鳟a(chǎn)、精神疲憊、身體乏力、腰膝酸軟;以及先兆流產(chǎn)、習慣性流產(chǎn)見上述證候者[3]。 藥膳食療 腰膝酸軟,陽痿,遺精,早泄,久瀉不止,以及婦女帶下,習慣性流產(chǎn) 菟絲子30克,粳米60克,白糖適量。 將菟絲子洗凈后搗碎,加水煎煮取汁,去渣,入米煮粥,粥將熟時加入白糖,稍煮即可,每日分2次空腹服。 陽氣不足,陽痿,滑精,早泄等 麻雀5只,覆盆子粉2克,菟絲子粉2克,五味子粉2克,枸杞子粉2克,粳米60克,生姜、蔥白、食鹽各適量。 將麻雀去毛及內(nèi)臟,洗凈后用酒炒,然后與粳米一同煮粥。臨熟時加入藥末及調(diào)味品,煮至粥成,空腹食用[11]。 適用于陽氣不足,身體瘦弱之陽痿、滑精、早泄、腰膝酸軟、頭昏眼花、尿頻遺尿、帶下不止、胎動不安等。 使用菟絲子時,需要關注特殊人群的用藥須知。此外,菟絲子與一些藥容易混淆,需加以鑒別。 陰虛火旺、陽強不痿或大便干燥硬結(jié)等人禁服菟絲子,以確保臨床療效、安全用藥,避免不良反應的發(fā)生。 特殊人群 兒童用藥以及具體用量需咨詢醫(yī)生,并在成人監(jiān)護下使用。 用藥禁忌 如果有菟絲子過敏史的人群,則禁止使用本品。 陰虛火旺、陽強不痿或大便干燥硬結(jié)、尿量少且顏色深的人禁服。 忌食辛辣、油膩、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響藥物的吸收,使藥物的療效降低,具體忌口請咨詢醫(yī)生[3,5,7-8]。 不良反應 正常劑量下未見明顯毒副作用,有個別患者在菟絲子使用后可能出現(xiàn)惡心嘔吐、頭昏、胃出血、陣發(fā)性抽搐、昏迷等不良反應。 菟絲子還可能引起過敏反應,如皮疹、胸悶、氣喘、不安、發(fā)熱、畏寒、水腫等[12]。 鑒別用藥 生菟絲子與鹽菟絲子 二者為菟絲子的不同炮制品種,功效偏重有異。 生菟絲子擅長養(yǎng)肝明目,外用消風祛斑,內(nèi)服多用于視物模糊不清,外用可治療白癜風。 鹽菟絲子不溫不寒,能平補肝腎陰陽,引藥歸腎,可以增強補腎固精安胎的作用,常用于陽痿、男子無性交活動或無自慰時射精、睡眠中經(jīng)常不自主排尿、尿頻,和腎虛引起的妊娠期間陰道少量出血,甚至伴有腰酸、腹痛和小腹下墜等。 菟絲子與補骨脂 兩者都入腎經(jīng),都能補腎精縮尿,溫脾止瀉,適用于腎虛腰痛、陽痿、男子無性交活動或無自慰時射精,以及脾虛或脾腎陽虛導致的腹瀉。 但菟絲子味辛、甘,性平,又歸肝經(jīng),性質(zhì)平和,補陽作用和緩,兼有補肝腎明目,安胎的作用,所以又能治療肝腎不足導致的食物模糊不清,以及腰酸、腹痛、小腹下墜,或伴有陰道少量流血。 補骨脂味苦、辛,性溫,又歸脾經(jīng),性質(zhì)溫燥,所以助陽的作用較強,擅長溫補脾腎,適用于治療脾腎陽虛導致的黎明前腹痛腹瀉、瀉后則緩解、腰膝酸冷、怕冷四肢發(fā)涼。 補骨脂還能治療腎虛引起的男子無性交活動或無自慰時射精、在夜間睡眠時無夢而射精、甚至清醒時精液自動滑出。 菟絲子與山藥 兩者都入脾、腎經(jīng),具有健脾止瀉,補腎固精的作用,都可用于脾虛引起的腹瀉,和腎虛引起的男子在無性交活動或無自慰時射精。 但菟絲子能平補陰陽,具有固精縮尿的作用,適用于腎氣不足引起的腰膝酸痛、陽痿、男子在無性交活動或無自慰時射精、尿頻、睡眠中經(jīng)常不自主排尿、白帶過多等。 菟絲子又能養(yǎng)肝明目,止瀉,適用于肝腎不足引起的視物模糊不清,和脾腎虛引起的腹瀉等。 山藥味甘、性平,又歸屬于肺經(jīng),可以平補氣陰,既能補肺氣,又能養(yǎng)肺陰,適用于肺氣虛引起的喘咳,和肺陰虛引起的咳嗽。 菟絲子與桑寄生 兩藥都歸肝、腎經(jīng),具有補益肝腎,固沖任,安胎的作用,適用于肝腎不足、沖任不固所致的妊娠期間陰道少量出血,甚至伴有腰酸、腹痛和小腹下墜。 但菟絲子又能補陽益陰,固精縮尿,適用于腎氣不足導致的腰膝酸痛、陽痿、遺精、尿頻、睡眠中經(jīng)常不自主排尿、白帶過多等。 菟絲子還能養(yǎng)肝明目,止瀉,用于肝腎不足引起的視物模糊不清,以及脾腎兩虛引起的大便不成形、腹瀉等。另外,菟絲子的安胎作用以補腎安胎為主。 桑寄生又可養(yǎng)血,其安胎作用以養(yǎng)血安胎為主;桑寄生還能祛風除濕,強筋壯骨,適用于風濕痹痛、腰膝酸痛、筋骨無力等[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