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易得,一方難求;千方易得,一效難求。老中醫(yī)的驗方歷經(jīng)彌久沉淀而成,行之有效,簡便廉價。本文所載驗方由施今墨弟子馬玉琦所貢獻。 1、芩葛湯:主治暑天腹瀉或痢疾 葛根9克、黃芩炭9克、藿香9克、苡仁15克、益元散12克、 木香 10克、荷葉10克,下痢加馬齒莧30克、川連面1.8克,沖服。 2、柏子仁湯:主治失眠 炒棗仁15克、合歡皮30克、五味子9克、夜交藤30克、柏子仁9克。 3、苡莧飲:主治慢性腹瀉 馬齒莧18克、扁豆12克、苡仁18克、烏梅炭6克、木香6克、甘草3克、禹余糧30克、白術(shù)9克。 4、安胃飲:主治胃脘及兩脅疼痛 丹參18克、枳殼6克、香附9克、茜草9克、郁金9克、焦曲15克、降香6克、木香6克。 5、獨寄湯:主治關(guān)節(jié)疼痛 獨活9克、桃仁12克、桑枝15克、當歸12克、寄生15克、紅花9克、穿山甲9克、赤芍9克、秦艽9克、羌活10克、地龍6克、甘草6克。 6、蓮梅飲:主治月經(jīng)過多 黨參9克、蓮房炭15克、烏梅炭12克、仙鶴草18克。 7、薤白飲:主治胸悶胸痛 瓜萎15克、薤白9克、丹參24克、茜草9克、枳殼9克、降香5克、藕節(jié)18克、當歸9克、炙草6克。 8、甘桔飲:主治咽痛音啞 桔梗6克、訶子9克、二冬各18克、元參12克、石斛12克、生地15克、射干9克、菖蒲3克、生炙草6克。 9、清菊飲:主治失眠頭暈頭痛 夏枯草12克、夜交藤15克、女貞子9克、茺蔚子9克、清半夏9克、旱蓮草12克、珍珠母18克、杭菊9克、合歡皮12克、白薇9克、白蒺藜12克。 10、海石金錢湯:主治腎結(jié)石 石韋15克、金錢草30克、豬苓9克、澤瀉9克、海金沙15克、云苓9克、冬葵子15克。 11、升麻飲:主治口腔潰瘍 生石膏30克、元參15克、防風(fēng)6克、升麻6克、白芷6克、公英15克、蓮子心3克、赤芍3克、雙花9克、甘草3克。 12、升血湯:主治放化療血象降低 女貞子9克、桂枝9克、黑芥穗24克、土大黃9克、首烏24克、阿膠珠9克、當歸9克、白芍9克、黨參9克、枸杞子9克、炙草3克、熟地9克、制黃精18克、旱蓮草15克、雞血藤(或黃芪)30克。 可制成浸膏片,亦可水煎服。 13、疏肝丸:主治各種原因所致之肝胃不和 川楝子450克、枳殼300克、木香240克、厚樸180克、陳皮240克、砂仁60克、茯苓300克、豆蔻60克、沉香30克、片姜黃300克、元胡300克、白芍360克、佛手(或香櫞)150克、檀香30克、川芎90克、降香150克、紅花150克、桃仁150克、生麥芽300克、神曲300克、香附180克。 共研細面,蜜丸,每丸重9克,每日2次,每次服1丸。 14、逍遙散:主治肝脾不調(diào) 當歸9克、白芍9克(可用木瓜代)、白術(shù)9克、茯苓(可用茯苓皮代)9克、薄荷1.5克、醋柴胡4.5克、姜黃6克、枳殼6克、木香6克、川楝子9克、甘草3克。 15、新加桑麻丸:主治脫發(fā) 當歸30克、側(cè)柏炭30克、桑葉30克、黑芝麻60克、茅根30克、生地30克、首烏30克、丹皮(可改為白薇)15克、赤芍15克、白芍18克、甘草3克。 共研細面,蜜丸,重9克,早晚各服1丸。 16、烏貝散:主治胃中嘈雜反酸 烏賊骨27克、浙貝3克。共為細粉,每包重1.5克,每日2次,每次1包。 17、黛礬散:主治黃疸 青黛9克、郁金9克、硝石9克、白礬3克。共研細面,每包重1.5克,每次服1包,每日服2次。 18、止嗽丸:主治慢性咳喘 杏仁9克、蘇子梗各9克、陳皮6克、前胡6克、苦梗6克、枳殼6克、冬花(或紫菀)6克、生麻黃3克、清半夏9克、全瓜蔞12克、甘草3克。煉蜜為丸,每丸重9克,每次1丸,每日3次。 19、補血合劑:主治因脾虛而致血虛者 黨參180克、雞血藤1000克、大棗90克。以上為1個月的量。 20、五靈脂片:主治慢性肝炎有硬變之趨勢者 當歸120克、柴胡900克、白芍180克、柏子仁150克、郁金900克、生地1500克、香附1500克、五靈脂150克、桃仁1500克、橘葉1500克。加糖1200克,熬成5000ml,每天口服3次,每次15ml;亦可制成干膏,壓成片劑,每片5克,每天3次,每次5片。 21、強肝丸:主治慢性肝炎之氣陰雙虧,并有陰黃者 當歸15克、白芍15克、丹參30克、郁金15克、黃芪30克、黨參15克、澤瀉15克、黃精15克、山楂12克、神曲12克、山藥15克、生地15克、板藍根15克、秦艽12克、茵陳30克、甘草12克。 22、肝得安:主治黃疸型肝炎亞急性期 茵陳3000克、大棗3000克、五味子3000克。研成面7750克,煉蜜為丸,每丸重7克,每日2次,每次1丸。 溫馨提示:中醫(yī)講究辨證論治,一人一方,自行購藥服用存在風(fēng)險,請務(wù)必在專業(yè)中醫(yī)指導(dǎo)下,根據(jù)個人自身癥狀辯證加減開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