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和武學(xué)修煉營“防身、健身、養(yǎng)生、悟道”。 古傳拳法不是一個拳種,特指人道和武校嚴格按照古代人傳拳的方法,傳承“形意拳,太極拳”的方法。 武學(xué):指武術(shù)練習(xí)、學(xué)習(xí)的簡稱。 1、站樁要站到手往胸肩高的木條上輕輕一搭,不用力身體都能夠飄浮起來,平時要多做些好事,多幫忙幫忙別人,要尊重師長,要善待家人朋友,把心放下來就站下來了,德為功之母,心情經(jīng)常保持一種愉悅的放松態(tài),就容易出功夫,生活就越來越美好。 2、修行是道德實踐的功夫,不是讀書做學(xué)問的功夫,練功要以生活為道場,心要守舍,要多做好事,神氣要相互依存,循序漸進地進行誘導(dǎo)磨練,慢慢地降伏,心降后漸漸安定,祥和,身放松了,心也放松了、安定了,氣機才不散亂,真氣才會回歸自斂。 3、肩開墜肘的目的練出手臂練出沉,練出手臂的撐勁,手臂練出沉來,手臂會下拉肩部,肩部會下拉脊椎,沉重的手臂通過肩掛在脊椎上,腋下有空檔,肘部向外,抬大臂,小臂和手都不用管,身后有一個大平板,肩時不離開此板,不能往前卷,要定在板上。 4、收肘時肩不離板,肩和肘分離,大臂和軀干之間是擰瓶蓋的擰,白鶴亮翅接摟膝拗步的一二動,收肘時肩抵住后面的板,不要跟著肘進來。拉鉆時,左右擰拔對方時,肩肘先一順,遇阻力打不動,肩往后抵,肩還有兩個點往外(身體兩側(cè))頂住,收肘進膻中時和肘相反相對。 5、肩是向后、向外、向下;腰后有兩個點頂在板上,肩后有兩個點頂在板上,腳后跟兩個點抵在板上,肩兩側(cè)、腰兩側(cè)、足底兩側(cè)都抵??;打拳腦子一激靈渾身一抖、一炸翎子拳頭已經(jīng)到肉,打拳不是用胳臂,而是用身子,身子到拳頭就到,親上對方嘴,看著對方眼。 6、晃法就是身法,左右一晃對方基本就傻了,要在練習(xí)過程中體悟明白,用文字很難說清楚。劈拳前腳盡可能往外撇,前手拳起來眼睛要盯著小指頭,前手拳用小指頭指引外翻與前腳外翻是一體的,上手劈打與下手回帶一塊,練出了身才有拳可用。 7、腳跟外扭、膝蓋內(nèi)扣、大腿根里裹、坐胯頂懸、背圓胸涵、沉肩墜肘,奔著脊椎骨練,空空松松不是軟軟塔塔,并非無力,也非拙力;打每一式尾椎骨都成了發(fā)動機,尾椎骨抖起來了,尾椎一晃,全身顫動似彈簧。 8、打每一式不是胳臂腿的勁力,從脊椎骨來,把眼睛翻到后頭,打明勁不是打得咣咣直響,是明白清楚,練拳的重點應(yīng)該在收而不在放,打出去只是輕輕一劃拉,收要回到丹田里,打人只是練成了捎帶腳的。 9、息調(diào)則心定,心定則神寧,神寧則心安,心安則清靜,清靜則無物,無物則氣行,無論行止坐臥使脊椎正直無曲,耳與肩對,鼻與臍對,有一時之功夫修一時道,有一刻功夫練一刻心;劈架子讓大力堵住手臂,欲抬起手臂,要反向的開,后面下去、把腋窩打開,對方堵住我、不可再堵自己,要給腋窩找空間、打開腋窩。 10、小擒打最后動作,右手合身上、讓人大力堵住手臂,欲打開手臂和身體的角、把手臂伸開伸出去、把對方推開,軀干不可和手臂一順。要反向的開,把角伸展開。同時定住肩后、手臂要向外伸、但是肩一定不能跟著出去,手臂在外欲往下壓、身體要起。 |
|
來自: 明日復(fù)明日fu1l > 《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