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河南安陽出土銅圓斝(jiǎ),中國考古博物館藏,拍攝于“龍·中華民族的圖騰----中國八千年龍文化精品文物展”。 斝是中國古代用于溫酒的酒器,也被用作禮器,通常在舉行重大祭祀和宴饗時使用。它的形狀一般為侈口,口沿上有柱,三足。斝的式樣較多,主要變化在于腹的形狀、足的數(shù)目與形狀,以及口沿上柱的變化。 斝在商代和西周時期非常盛行,到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斝逐漸變得稀少。斝的基本造型為侈口、束頸、鼓腹、平底、三足、口上有雙柱或單柱,有的柱上還有獸頭裝飾。斝的腹部常飾有饕餮紋、乳釘紋等紋飾,三足則多作獸蹄形。 在古代,斝不僅是盛酒的器具,更是一種權力的象征。在重要的祭祀和宴會上,斝作為禮器被使用,顯示了主人的尊貴身份和地位。同時,斝也常常被用作陪葬品,體現(xiàn)了古代人們對它的重視和珍視。 現(xiàn)在,斝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珍貴的文物和藝術品,受到了許多收藏家和愛好者的追捧。它的獨特造型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使得它成為了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 ![]() ![]() ![]() ![]() ![]() 斝和爵杯不是同一件器物,它們雖然都是古代用于飲酒的禮器,但有著明顯的區(qū)別。 爵杯,也就是爵,它的形狀通常是圓腹或方腹,一側口部前端設有流槽,后部有尖狀尾,流與口之間有立柱,腹部一旁設有把手,下有三個錐狀長足。爵的形狀和大小很適合私人或個人飲酒場合,強調(diào)的是個人享受和品味。 而斝呢,它的體積通常比爵要大一些,主要用于盛酒或溫酒。斝的侈口較寬,口沿上有一柱或二柱,柱的形狀各異,比如有蘑菇形、鳥形等。斝的腹部形狀也有多種,有的是直筒狀,有的是鼓腹狀。斝的底部通常是平底或圓底,足則多為三足、四足或錐狀空足等。斝強調(diào)的是集體性和儀式感,很適合多人共飲或舉行社交、慶典等活動時使用。 ![]() ![]() ![]() ![]() ![]() ![]() ![]() ![]() ![]() |
|
來自: 睫毛上的風塵 > 《個人原創(chuàng)古玩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