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說:“唯有經(jīng)濟獨立,你才看不到那么多茍且,你才不用低三下四,你才有底氣挺直腰板,去接受愛與被愛?!?/span> 從古到今,女孩一生下來,就被周圍人灌輸“此生依靠別人”的思想。
在家里,依靠父親,出嫁后,依靠丈夫,老去后,依靠孩子。 等到她們長大后,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別人身上時。
才明白,沒有人可以靠得住,自己才是最大的依靠。 大多數(shù)的女孩子,在本該努力的年紀,醉心于愛情之中。以為此生不用多努力,只需找一個愛自己的人,作為依靠即可。 然而愛只是一種感覺,它不但稍縱即逝,還會不斷地發(fā)生變化。 當一個人不再愛你,不管再怎么示弱,再怎么討好,都無法換來對方的同情。 毛姆在《面紗》中寫道:“一個人對愛他的人,可以絲毫沒有憐憫之心,如果他不愛她們,只會覺得她們厭煩。” 很多人不解,為什么自己一輩子省著,摳著,素面朝天。實際上,女人最要緊的,不是家里打掃得多干凈,不是孩子教育得多好,而是自己活得如何。 不一定要做100分的媽媽,100分的妻子,但一定要做100分的自己。 鍋蓋擦得再亮,也比不上每月按時到賬的工資來得實際。 家務活可以請小時工來做,但賺錢的能力自己一定要有。 當一個人手心向上時,即使她穿得再漂亮,也少了幾分尊嚴。生活過到最后,就會發(fā)現(xiàn)什么情啊,愛啊,都是浮云。 一個女人最好的狀態(tài),是車里有油,卡里有錢。買得起喜歡的東西,去得了想去的地方,不用看任何人的臉色。 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無法決定遇到怎樣的愛人,但可以決定,怎樣活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