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震驚!意大利矮子始亂終棄強搶公主為哪般?

 朝_五_晚_九 2024-12-15

原文鏈接

由雷德利·斯科特導演(《黑鷹墜落》、《銀翼殺手》、《異形》)、華金·菲尼克斯主演(《小丑》)的最新歷史大作《拿破侖》已經在121日登陸內陸院線。從目前外國影迷胖友的評價來看,本片口碑……有點崩。大家紛紛表示片名不如改成“戲說拿破侖”——當然可取之處也不是沒有,比如畢竟沒讓黑人演拿破侖。

馬后炮地講,當初發(fā)布預告片的時候我就覺得:單獨一部電影敢叫“拿破侖”屬實口氣太大。給你兩個鐘頭時間,能把拿破侖的一場戰(zhàn)役、一段八卦拍好就不錯了;你直接拍一部“拿破侖”,是想把他一輩子的事兒都塞進去嗎,那不成百科詞條了?

不過,如果大家還是有想法去趟電影院的話,可以先在本文了解一點背景材(ba)料(gua),以免被片中(必然會)過快的敘事節(jié)奏和雷大導演(很顯然)塞進去的英吉利私貨給帶得暈頭轉向。下面就開始關于拿破侖的冷熱知識大雜燴。

  1. 1.     生在意大利,長在法蘭西

拿破侖的家鄉(xiāng)在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島,這里自古以來就是……意大利領土。不過,當時意大利已經分裂了一千多年,科西嘉島也是被各方諸侯反復爭奪。18世紀時,島上的獨立情緒不斷高漲——我們憑什么被教皇國統(tǒng)治、憑什么被熱那亞統(tǒng)治,我們要平等、要獨立!

熱那亞共和國一看鎮(zhèn)不住場,轉手把科西嘉島統(tǒng)治權賣給了法國、自己爽快拿錢跑路——你們不要我統(tǒng)治,那就讓法國佬來統(tǒng)治你們咯。

拿破侖·波拿巴就出生在法國買下科西嘉的第二年。波拿巴家在當?shù)匾菜阌蓄^有臉,據(jù)說祖上是來自一線大城市佛羅倫薩的貴族。拿破侖繼承了自己親叔的名字,兩年前他在反抗熱那亞統(tǒng)治的戰(zhàn)爭中犧牲。拿破侖父親也是科西嘉獨立運動的高級干部,直到法蘭西天兵上島后仍然堅持剛了一段時間——拿破侖在娘胎里時,他爸正被法軍攆著在島上的山區(qū)流竄。最后,老波拿巴終究是選擇識時務者為俊杰,歸順了太君哦不法國,四舍五入之下算拿到了一個貴族身份。

所以,雖然嚴格意義上拿破侖出生時已經是“法國人”了,但他小時候一家子都說意大利語肯定是毫無疑問的。當拿破侖九歲離開科西嘉島去法國本土上學后,經常因為濃重的意大利口音被一些壞同學嘲笑。至少在青蔥歲月,拿破侖心里還是一直對意大利有些許情結的。直到大革命爆發(fā)那年,這位20歲的法軍上尉還曾考慮過趁著法國大亂回家鄉(xiāng)推動一下科西嘉獨立。

不過命運的齒輪誰也不知道它會往哪轉,波拿巴上尉終究是站到了革命的法國這邊,走上了成為拿破侖皇帝的道路。

年輕時還是很帥的

  1. 2.     我都不知道自己這么矮

眾所周知,拿破侖是個矮子。雞湯文說:一個矮子能成就如此大的事業(yè)所以你不應放棄努力;辱法(第四聲)文說:法國人只有在矮子、女人(貞德)帶領下才會打仗;野史文說:拿破侖因為自己個子矮而催生許多陰暗心理和不可描述的怪癖……

然而實際上——拿破侖確實不高大,但也絕對不算矮。最直接的證據(jù):拿破侖死在圣赫勒拿島后的尸檢報告上白紙黑字寫著“5210線”,換算下來是170厘米。

作為參照:當時法軍步兵平均身高大約165厘米,輕騎兵為167厘米,龍騎兵為170厘米,而普通法國男性的平均身高不到164厘米。也就是說:在當時的法國,拿破侖身高明顯超過平均水準,說成“中等身材”都稍有點謙虛了。如果他是平民子弟去參軍,一入伍就能當擲彈兵(精銳步兵)或者龍騎兵(經常作為憲兵和儀仗隊)。

不僅如此,在那個時代的頂級統(tǒng)帥中,拿破侖甚至大概率是身材最高的:

滑鐵盧的勝利者、英國威靈頓公爵在上學時就被評價為“矮小瘦弱”,而根據(jù)后來他的親隨們記錄,威靈頓身高大約為165~168厘米。
最早在會戰(zhàn)中打敗拿破侖的奧地利卡爾大公,那就是明確的相當矮小了——他的私人醫(yī)生記載其身高大約為158厘米。

把拿破侖“60萬大軍”埋葬在俄羅斯的庫圖佐夫元帥,雖然沒有明確記載,但他給俄軍同僚們普遍印象是“身材不高”,而當時俄國人的平均身高又明顯低于法國人,所以庫圖佐夫基本上是不可能有17的。

那為什么后來拿破侖的矮子形象如此泛濫呢?這里頭英國人的抹黑功不可沒——把敵人描述成猥瑣暴虐的侏儒這種事兒真是太有英倫范兒了。據(jù)說拿破侖身高157厘米這個版本,就是某英國作家把法制單位的“52寸”直接換成英制單位搞出來的,不著痕跡就給人家砍了十幾公分。至于其他更離譜的版本(甚至有說150的),那只能說是想象力沒收住。

不過這件事情上拿破侖自己也有鍋——常年扈從他左右的老近衛(wèi)軍平均身高18以上,還總是戴著高聳入云的熊皮帽,拿破侖往他們跟前一站可不就是15的效果。而且,他手下幾名經常跟隨他的元帥,比如繆拉、奈伊、拉納也都是1819的大高個。眾多長人簇擁之下的拿破侖,就難免給人留下“他比別人都矮”的印象了。

巨人般的老近衛(wèi)軍(左二左三)

  1. 3.     年少就知姐姐好

1793年,拿破侖在土倫之役一戰(zhàn)成名,從上尉光速晉升為準將。然而,這顆戰(zhàn)場新星回到巴黎之后卻遭到當頭一棒,政治中樞的高墻深壑和波譎云詭讓菜鳥將軍四處碰壁,很快就淪為被遺忘的閑人——閑就算了,還窮得叮當響。

這種落差擱誰都吃不消,抑郁中的拿破侖制定了兩個計劃:方案A,跳槽去奧斯曼帝國軍隊效力;方案B,自殺。

然而時勢造英雄——巴黎又要亂套了。當權的督政府不得人心,保王黨趁機密謀暴亂。滿城風雨之際,督政府大佬巴拉斯想起了那位郁郁不得志的波拿巴準將。

巴拉斯:保王黨已經在巴黎周圍集結了4萬人,我們只有不到5千,你能不能行?
破侖:你有大炮沒?
巴拉斯:有個幾十門吧。

拿破侖:那就沒問題,交給我。

拿破侖果然干脆利落地擊潰保王黨暴亂(“葡月事變”),成了督政府的救星。巴拉斯感到這個年輕人大有可為,不光給他晉升少將并擔任巴黎衛(wèi)戍部隊總司令,還把他引薦進了巴黎上流社會的社交圈。

拿破侖就這么認識了當時炙手可熱的著名交際花:博阿爾內子爵遺孀約瑟芬。

約瑟芬出生于加勒比海上的法國殖民地——馬提尼克島,是個種植園主的女兒。16歲時,約瑟芬回到法國本土與博阿爾內子爵結婚,后來生下了一兒一女。

大革命爆發(fā)后,博阿爾內子爵像很多貴族一樣被送上了斷頭臺,約瑟芬不光成了寡婦,自己也被關進了死牢,好在她以前結交的關系網(wǎng)救了她一命。出獄之后,約瑟芬更加深刻地意識到攀關系的重要性,她一頭扎進巴黎上流社會的沙龍和舞會,憑著自己的美貌和社交天賦混得如魚得水,住上了富人區(qū)大House、把孩子送進了貴族學校,而且不少大佬都成了她的密友甚至裙下之臣。

其實約瑟芬在名媛堆里并不算美艷出眾,但她殖民地出身帶來的異域風情和天生的溫柔優(yōu)雅卻讓貴人們紛紛傾倒。所以,情場萌新波拿巴少將一見約瑟芬就被其魅力折服也就一點不奇怪了。

約瑟芬

拿破侖立即對約瑟芬展開了熱烈追求,肉麻到少兒不宜的情書一封接一封地轟炸,至于一些現(xiàn)實的問題嘛:比我大6歲?我就喜歡成熟的;還帶著倆孩子?那正好我直接當?shù)伙L流成性緋聞女王?這個……你說啥來著我沒聽見。

我們當然可以相信當時的拿破侖對約瑟芬是真心滿懷熾熱,但客觀上,約瑟芬背后的高層人脈也確實讓拿破侖受益匪淺,畢竟連巴拉斯也是她的“好朋友”。179639日,拿破侖和約瑟芬結婚;兩天后,拿破侖就被破格任命為意大利軍團司令,遠赴南方前線開始了傳奇的征戰(zhàn)生涯。

  1. 4.     你們幾個一起上,我拿某何懼

拿破侖一生的征戰(zhàn)都是圍繞七次“反法同盟”展開的。每次反法同盟的成員有多有少不盡相同,而且有時個別國家會中途退出(點名“一反”普魯士),更有甚者、極個別國家還會站到法國那邊(點名“五反”俄國)。但總的來看,說那些年法國以一己之力單挑全歐洲豪強,基本上問題不大。

第一次反法同盟,本來主戰(zhàn)場在萊茵河一線,法軍苦戰(zhàn)四年反復拉鋸逐漸陷入僵局。意大利戰(zhàn)場則從來都只是配角,意大利軍團的待遇也跟后娘養(yǎng)的一樣,裝備低劣、補給匱乏,很多士兵連鞋子都沒得穿。

此時拿破侖橫空出世,率領這支可戰(zhàn)之兵不到4萬的偏師,十五天就打垮了對面7萬人的奧地利、皮埃蒙特聯(lián)軍。此后一年里,拿破侖橫掃整個北意大利,接連打贏了十幾次重大會戰(zhàn)。奧地利的元帥們就像葫蘆娃救爺爺一樣被依次點名,前前后后被收割了將近20萬兵力。最終,拿破侖率常勝之師攻入奧地利本土直指維也納,奧地利不得不認輸求和。第一次反法同盟,卒。

1796年帶隊沖鋒的拿破侖

五年的漫長戰(zhàn)爭以全勝告終,拿破侖在法國一躍成為戰(zhàn)神般的存在。拿破侖感覺此時天下大定該去追逐詩和遠方了,于是拉起一支隊伍跑去遠征埃及和中東。這個腦洞險些把他自己和法國都坑死:一方面你孤軍深入異域自陷險境,另一方面英國俄國奧地利等強敵一看拿破侖離家打野,果斷拉起了第二次反法同盟大軍壓境。

危機之下,拿破侖撇下部隊緊急潛回巴黎。當他看到督政府人心盡失氣數(shù)已盡,毅然發(fā)動霧月政變推翻了這個自己保衛(wèi)過的政權,建立執(zhí)政府并自任第一執(zhí)政,從此成為法國的統(tǒng)治者。隨后,拿破侖親率大軍翻越阿爾卑斯山突然出現(xiàn)在奧地利軍主力背后,并在馬倫戈會戰(zhàn)中決定性擊敗奧軍。不久,北線法軍也在慕尼黑附近的霍亨林登森林會戰(zhàn)大獲全勝。第二次反法聯(lián)盟,卒。

現(xiàn)在就剩英國人還在跟拿破侖死磕,雙方隔著英吉利海峽互放嘴炮對噴了兩三年。拿破侖是越吵越來勁,1804年干脆稱帝了,法蘭西第一帝國就此誕生。英國也不甘示弱,大把真金白銀砸下去成功拉上奧地利和俄國入伙,第三次反法同盟開張。

特拉法爾加海戰(zhàn),法西聯(lián)合艦隊被皇家海軍之神納爾遜殲滅。拿破侖果斷放棄了登陸英格蘭的想法,命令海峽邊的法軍主力馬上轉頭撲向多瑙河。十七萬大軍兵分九路一個月之內行軍800公里,在烏爾姆一帶合圍奧軍主力,給正在悠哉挖工事的奧軍送上了目瞪口呆大驚喜(嚇)。隨后法軍一路追亡逐北攻克維也納,奧利地皇帝倉皇北狩,俄軍則在沙皇亞歷山大一世率領下火速趕來救場。1805122日,法軍與俄奧聯(lián)軍在奧斯特里茨展開決戰(zhàn),拿破侖贏得史詩大捷。第三次反法同盟,卒。

奧斯特里茨的太陽

普魯士在一反中途退場,二反三反又接連摸魚,此時終于耐不住寂寞跳出來扛大旗,第四次反法同盟成立。拿破侖再次率軍出征,但他和普軍在部署上都出了億點點偏差:法軍主力懟上了普軍偏師,法軍偏師則懟上了普軍主力。但結果上卻沒什么區(qū)別——普軍兩戰(zhàn)全敗輸?shù)玫籽澆皇?。法軍乘勝追擊推平普魯士攻克柏林解放波蘭,又在弗里德蘭戰(zhàn)役大敗俄軍迫使沙皇議和結盟。第四次反法同盟,卒。

此時的拿破侖徹底膨脹了,為了給他親哥搞個國王當當,他派大軍入侵多年盟友西班牙把老哥扶上王位,卻遭到西班牙軍民的堅決抵抗從此深陷泥潭。此時奧地利經過四年臥薪嘗膽厲兵秣馬,一見法軍主力被拖在西班牙,當即領了一大筆英鎊對法宣戰(zhàn),第五次反法同盟開張。

奧地利還是老規(guī)矩兵分兩路:主力沿多瑙河進攻德國南部的巴伐利亞,另一路當然是去收復死也要惦記的意大利。本來奧軍以絕對的兵力優(yōu)勢穩(wěn)步推進,結果意大利方向意外被拿破侖養(yǎng)子歐仁親王(娶約瑟芬白撿的兒子)給打敗了。拿破侖也親率主力從西班牙風風火火趕回巴伐利亞,沿著多瑙河谷把奧軍一步步反推回去,最后再一次攻陷了維也納。

奧皇故技重施提桶跑路,拿破侖也照例貼臉追擊,不料卻在阿斯佩恩-埃斯林會戰(zhàn)中被奧皇三弟卡爾大公頂了回去——這也是拿破侖第一次在會戰(zhàn)中失敗。不過兩個月后拿破侖卷土重來,在瓦格拉姆與卡爾大公再次血戰(zhàn)終獲慘勝,奧皇心態(tài)被打崩被迫求和。第五次反法同盟,卒。

  1. 5.     運去英雄不自由

拿破侖遠征俄國的慘敗舉世皆知,但大多數(shù)人還存在幾個重大誤解:

第一,噩夢般的嚴冬并不是吞噬法軍的元兇。實際上,飽受苦寒折磨的只有拿破侖離開莫斯科時親率的那支殘破主力,總兵力撐死也就10萬出頭。所謂60萬征俄大軍其實包括了大量傷病員、后方留守人員與在訓人員,真正部署到戰(zhàn)場的大約只有40萬到45萬。這其中又包含了許多盟軍兵力,比如薩克森人、巴伐利亞人、波蘭人、意大利人,甚至還有奧地利人和普魯士人(我們是被自愿的)。法軍減員最劇烈的時期也不是在冬季,反而是夏季的酷熱放倒了更多法軍——沒錯,俄國的夏天對于西歐人來說都是熱出翔了。

第二,俄國人也不是一開始就打定主意要誘敵深入拖垮拿破侖。本來沙皇是準備邊境決戰(zhàn)甚至主動攻進普魯士和波蘭的,無奈法軍兵力太過強大,俄軍只能連戰(zhàn)連退。中間還險些被法軍包圍了主力,差一點就提前全劇終了,不過幸運的是(對俄國),拿破侖沒能抓住這次機會。換帥之后,庫圖佐夫臨危受命極限救場,也還是在博羅季諾跟拿破侖死磕一仗,打得血流成河仍然戰(zhàn)敗才決心放棄莫斯科,慢慢耗死法軍。

極度血腥的博羅季諾會戰(zhàn)

從俄國狼狽返回后,拿破侖的智商和運氣同時下線了:

面對氣勢洶洶的第六次反法同盟,他堅決不肯收縮戰(zhàn)線以空間換時間,而是拉起一支倉皇組建的新軍去德意志前線正面頂牛。呂岑、包岑等會戰(zhàn),法軍憑借優(yōu)勢兵力和拿破侖的士氣加成險勝聯(lián)軍,但由于大量精銳老兵、尤其是騎兵部隊葬送在了俄國,法軍始終無法擴張戰(zhàn)果取得決定性勝利。

不過反法同盟也被打慫了,俄軍開始琢磨著回家,普魯士表示大哥別開玩笑您走了我怎么辦。于是雙方暫時休戰(zhàn),外交官們則啟動了你來我往的政治斡旋。此時拿破侖繼續(xù)騷操作,他一再拒絕反法同盟提出的和平條件(要知道這些條件在事后看來對法國簡直太賺了,只能說反法同盟這些年真是被打服了才這么大方),反而不斷以戰(zhàn)爭訛詐恐嚇對方,甚至把原本偏向自己(最少也是中立)的奧地利推到了反法同盟那邊。

談不攏就掀桌子唄,雙方再度開打。反法同盟開局不利,在德累斯頓戰(zhàn)役被拿破侖打得一敗涂地。關鍵時刻反法同盟改變策略——刻意躲開拿破侖親率的法軍主力,專挑他手下幾個元帥的部隊下手。這一計徹底逆轉了局勢:反法聯(lián)軍幾乎每戰(zhàn)必勝,把法軍幾大元帥揍得滿頭包;而等拿破侖趕來親自救場時,聯(lián)軍又立刻脫身跑路。漸漸的,法軍各路部隊全被打垮,只剩下主力被圍困在萊比錫。于是,最后的大決戰(zhàn)上演,面對敵人2.5倍的兵力優(yōu)勢和連戰(zhàn)連勝的高昂士氣,拿破侖終于決定性地失敗了。

18143月底,聯(lián)軍攻入巴黎。幾天后,拿破侖宣布退位,他的帝國覆滅了。

至于滑鐵盧,那只是一場意料之外的復辟,一次希望渺茫的回光返照。它之所以比萊比錫會戰(zhàn)出名得多,只因為這次英軍難得當了回主力,而后來英美又主導了世界文化的話語權——把自己包裝成打敗拿破侖的最大功臣這種事兒也真是太有英倫范兒了。

  1. 6.     渣就要渣得明明白白

前面說過,約瑟芬嫁給拿破侖以前就是情場老手艷名遠揚。其實早在前夫哥博阿爾內子爵在世時,就因為氣不過約瑟芬給他送了好幾頂綠帽子鬧到夫妻分居。跟拿破侖結婚后,約瑟芬依然沒什么收斂,誰讓那些更年輕更英俊的軍官們太誘人呢?

拿破侖過了戀愛腦那股熱乎勁以后,也越來越難以容忍約瑟芬這樣亂搞,于是他決定——自己也亂搞。遠征埃及期間,拿破侖就跟一個部下的老婆寶琳·福雷斯打得火熱。寶琳還是個才女,能寫會畫懂音樂,跟資深文藝青年拿破侖堪稱志同道合。不過到拿破侖返回法國后,這段婚外情就戛然而止了。

此后,這倆人仍然在各自亂搞。但拿破侖稱帝時,卻不顧家人反對堅持立了約瑟芬為皇后,只能說這倆人雖然都不大正常但偏偏就是天生一對……然而約瑟芬不能生育的問題還是壓垮了這段婚姻,畢竟帝王嗣承關乎國之根本(萬歷:誰叫我),而歐仁畢竟不是親生的。

1809年初,拿破侖與約瑟芬離婚,但仍保留皇后頭銜、女公爵封號、以及300萬法郎年俸。半年后,拿破侖打垮第五次反法同盟,奧皇為了求和把自己女兒瑪麗·露易絲公主嫁給了拿破侖。十幾年來打得昏天黑地的仇敵一下就成了兒女親家。

法蘭西皇帝與奧地利公主的婚禮

拿破侖最開始只把瑪麗當成戰(zhàn)利品,不過人家畢竟身為皇室貴胄卻溫順嫻靜,還是奧皇哈布斯堡家族難得的美女(真的難得),兩人的感情很快就升溫了。兩年后,瑪麗·露易絲為拿破侖誕下嫡子,馬上被封為儲君和“羅馬王”。

也正因為這樁婚姻,奧地利在那幾年時間里不僅表面上是法國盟友,連實際上也差不多少了。直到拿破侖征俄大軍覆滅后,奧地利還一度真心實意地在雙方之間斡旋,勸自家女婿跟反法同盟罷兵言和。只是架不住拿破侖一意孤行好心當成驢肝肺,奧地利終于倒向了反法同盟那邊。

拿破侖退位被流放到厄爾巴島后,瑪麗因為奧地利皇室的敏感身份,當然無法再回到他身邊。此后的歲月中,瑪麗再嫁了兩次,最終病逝于1847年,享年56歲。而她與拿破侖的兒子羅馬王早在15年前就死于肺結核,這孩子雖然很受外公喜歡,但他對于母親沒有(也不能)強力支持他復辟法國王位而耿耿于懷,甚至說約瑟芬才配得上當他父親的妻子而不是他生母。

當然,拿破侖還跟別的女人生了其他子女,其中最著名的是波蘭情婦瑪麗·瓦萊夫斯卡。1807年初,拿破侖打垮普魯士后追擊到波蘭境內。波蘭人剛經歷被俄奧普瓜分的亡國之痛,自然將拿破侖視為解放者和大救星,到處簞食壺漿喜迎法蘭西天兵。

在一次歡迎法軍的儀式上,拿破侖偶然瞅見一個當?shù)厣倥尤?,一雙美麗的大眼睛辮子粗又長……事后拿破侖馬上叫來副官命令把人找出來。

副官:陛下,那位女士剛20歲,是個波蘭老伯爵的夫人……
拿皇:嗯?
副官:那個……就是,人家已經結婚了……
拿皇:有問題?

副官:啊,沒有……

消息傳出,許多波蘭貴族紛紛自覺地趕去勸說老伯爵以家國興亡為重忍痛割愛,老伯爵也是深明大義斷然與小嬌妻離婚了,拿破侖終于收獲了波蘭人這份滿滿的敬意。盡管這個過程有點違背婦女意愿,但瑪麗·瓦萊夫斯卡卻與拿破侖感情甚篤,幾年后還為其產下一子。不過瑪麗終究是情婦而非正妻,這個兒子不能姓波拿巴,而是取名為亞歷山大·瓦萊夫斯基,后來成為拿破侖三世(拿破侖的侄子,亞歷山大的堂兄)時期的外交大臣、國務大臣。

據(jù)拿破侖侍從回憶,瑪麗·瓦萊夫斯卡是當年拿破侖身邊的女人們當中長得最漂亮的(別讓兩位皇后聽到哦)。而且她對拿破侖十分忠誠,曾在拿破侖第一次被流放后帶著兒子去厄爾巴島探望,讓落難拿皇甚是感動。可惜紅顏薄命,瑪麗·瓦萊夫斯卡在1817年就去世了。

最后,拿破侖的原配皇后約瑟芬,離婚后依然住在大城堡過著珠光寶氣觥籌交錯的生活。1814年反法聯(lián)軍攻入巴黎后,各國王公顯貴、高官重臣、名流貴婦更是齊聚約瑟芬府邸,這位社交女王的名望達到頂峰。其實無論敵友,所有人對拿破侖都是又敬又怕,其中敬的那部分或多或少就投射在了約瑟芬身上。

可惜沒多久約瑟芬意外染上風寒,不料從此就一病不起,終于在1814529日撒手人寰——此時拿破侖剛被流放到厄爾巴島。

第二年百日復辟期間,拿破侖來到了約瑟芬墓前。故人已逝,拿皇痛哭不止。又過十年后,拿破侖病逝于圣赫勒拿島時,身上仍然掛著約瑟芬肖像吊墜。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