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資治通鑒》,千年歷史沉淀,你以為它只是陳舊的史書?錯!它是打開智慧寶庫的神秘鑰匙。為何古往今來無數(shù)人對其癡迷?究竟藏著怎樣顛覆認知的奧秘?今天,帶你走進《資治通鑒》的五十句經(jīng)典話語,一同揭開那充滿懸念的智慧面紗。 一、才德之論 “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所謂才學是道德的資本,德行是才學的主帥,強調(diào)道德素質(zhì)高于才學,有才無德危害大,培養(yǎng)人才應先重品德再重知識技能。 “德者人之所嚴,而才者人之所愛;愛者易親,嚴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遺于德?!?有德令人尊敬,有才使人喜愛,對喜愛者易寵信,對尊敬者易疏遠,故察人常被才干蒙蔽而忘察品德。 “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德行勝過才能為君子,才能勝過德行是小人。 二、做事之法 “責其所難,則其易者不勞而正;補其所短,則其長者不功而遂。” 做事重點放難點,解決難點則易事自解;做人取長補短,補短板則長板更強。 “凡百事之成也在敬之,其敗有必在慢之?!?成功源于嚴肅對待事情,失敗多因輕視懈怠。 三、兼聽明辨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多聽意見能明辨是非,偏聽一方則愚昧不明。 四、國家安危 “國雖大,好戰(zhàn)必亡;天下雖平,亡戰(zhàn)必危。” 國家大而好戰(zhàn)易亡,天下平而忘戰(zhàn)危險。 五、思賢之理 “家貧思良妻,國亂思良相?!?家貧盼賢妻持家,國亂望良相治國。 六、表里如一 “面從后言,古人所誡?!?古人忌諱表面服從而背后反對。 七、人心難測 “怒者常情,笑者不可測也。” 發(fā)怒是常情,常笑之人難測。 八、用人之道 “明主用人也,使能者不敢遺其力,而不能者不得處其任?!?賢明君主用人,讓有才者盡力,無能者不占其位。 九、除舊迎新 “老禾不早殺,余種穢良田?!?殘稻不除會荒良田。 十、共擔患難 “君子陷人危,必同其難,豈可以獨生乎?” 因己使人陷危,君子應共患難,不能獨生。 十一、學習之益 “能擇善者而從之,美自歸己。” 學他人長處,長處自然歸己。 十二、心正行直 “木心不直,則脈理皆邪,弓雖勁而發(fā)矢不直?!?木心不直紋理歪,造弓雖勁箭不直。 十三、君主之弊 “好勝人,恥聞過,騁辯給,眩聰明,厲威嚴,恣強愎,此六者,君上之弊也。” 爭強好勝、恥聞己過、賣弄口才、炫耀聰明、嚴厲苛刻、頑固自負,此為君主六弊。 十四、論人之道 “凡論人,必先稱其所長,則所短不言自見。” 論人先贊長處,短處自顯。 十五、君民關系 “舟順水之道乃浮,違則沒;君得人之情乃固,失則危?!?船順水流浮,逆則沉;君得民意固,失則危。 十六、領導之要 “為貴人當舉綱維,何必事事詳細!” 領導應舉綱執(zhí)要,不必事事俱到。 十七、道德追求 “論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謀于眾?!?講道德者不同流合污,成大功者不與眾人謀劃。 十八、為政之法 “法忌煩苛,治貴清約。” 法律忌繁瑣苛刻,為政貴在清平簡約。 十九、氣節(jié)堅守 “仁者不以盛衰改節(jié),義者不以存亡易心?!?仁者不因盛衰改氣節(jié),義者不因存亡變心志。 二十、敬事成敗 “凡百事之成也在敬之,其敗有必在慢之?!?敬事則成,慢事則敗。 二十一、形勢之情 “形者,言其大體得失之數(shù)也;勢者,言其臨時之宜、進退之機也;情者,言其心志可否之實也。” 形看整體得失,勢看應變進退,情看心志虛實。 二十二、聰明之戒 “聰明流通者戒于太察,寡聞少見者戒于壅蔽。” 聰明者防過于明察,寡聞者防閉塞無知。 二十三、取財之道 “得財失行,吾所不取?!?得不義之財,不取。 二十四、去留之德 “去就以道,可謂君子矣。” 去留合道,為君子。 二十五、誠信之要 “不誠于前而曰誡于后,眾必疑而不信矣?!?事前不誠事后表白,必遭人疑。 二十六、賞罰之度 “夫登進以懋庸,黜退以懲過,二者迭用,理如循環(huán)。” 升用以獎功,黜退以罰過,交替使用。 二十七、無怨之難 “沒齒而無怨言,圣人以為難?!?一輩子無怨言,圣人也難做到。 二十八、觀人之道 “欲知其人,觀其朋友?!?觀其友知其人。 二十九、信為國寶 “夫信者,人君之大寶也。國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無以使民,非民無以守國?!?信譽是君主法寶,國家靠民保衛(wèi),民靠信保護。 三十、持法之公 “法者天下之公器,惟善持法者,親疏如一,無所不行,則人莫敢有所恃而犯之也?!?法律是天下準繩,善執(zhí)法者親疏一致,無人敢犯。 三十一、君子之正 “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則與民由之,不得志則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詘,是之謂大丈夫。” 君子正位行道,得志與民同行,不得志獨善其身,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 三十二、仁者不為 “行一不義,殺一無罪,而得天下,仁者不為也?!?仁者不做壞事得天下。 三十三、改過之難 “知過非難,改過為難;言善非難,行善為難?!?知過易,改過難;言善易,行善難。 三十四、聞過之益 “聞其過者,過日消而福臻;聞其譽者,謄日損而禍至?!?聽過錯過減福至,聽贊譽譽損禍來。 三十五、見幾而作 “見幾而作,不俟終日。” 抓住時機,立即行動。 三十六、勇略之危 “勇略震主者身危,功蓋天下者不賞?!?勇略震主危險,功高蓋主無賞。 三十七、吏潔俗移 “吏潔于上,俗移于下?!?官吏廉潔,風俗改變。 三十八、以貴凌人 “以貴凌物,物不服;以威加人,人不厭。” 以權勢壓人,遭人唾棄。 三十九、成大事者 “成大事者,不謀于眾?!?做大事者不與眾人商量。 四十、治世之德 “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治理國家靠大德政,非小恩小惠。 四十一、天孽可違 “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天禍可避,自禍難逃。 四十二、滿損謙益 “滿招損,謙受益?!?自滿招損,謙虛受益。 四十三、多行不義 “多行不義必自斃?!?壞事多必自亡。 四十四、人誰無過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人皆有錯,改過最好。 《資治通鑒》的這五十句話,宛如璀璨星辰,照亮我們前行之路。在人生的漫長旅程中,面對諸多困惑與挑戰(zhàn),只要我們緊握這些智慧之言,就能在復雜多變的世界中保持清醒,做出明智抉擇。讓我們以史為鑒,汲取古人智慧,書寫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資治通鑒# #歷史智慧# #人生感悟# #經(jīng)典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