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羅橋礎 王正方 字數:3941字,閱讀時間:約10分鐘 ![]() 大名鼎鼎的華人神探李昌鈺,是美國紐約大學博士,也是著名的刑偵專家,有當代“福爾摩斯”之稱,他的事跡為中國民眾所熟知。但鮮為人知的是,李昌鈺還有12個兄弟姐妹,全都是博士畢業(yè)生,這一切均歸功于他們的一位堅韌而偉大的母親——王淑貞。 王淑貞生于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長于民國,后遷居臺灣,52歲守寡,62歲赴美與子女相伴,晚年援建家鄉(xiāng)希望小學,2003年辭世,享年106歲。 她的一生,宛如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橫跨三個世紀。她守寡54年,以堅韌不拔的意志和偉大無私的母愛,將13個子女全部培養(yǎng)成博士生,并使其成為社會精英。她用她的堅韌書寫出一部傳奇、曲折、艱辛而偉大的生命樂章。 光緒二十三年,也就是1897年,王淑貞出生于富饒的江蘇南通。家庭的富裕和開明,得以讓她接受良好的教育。她從小就讀于新式學堂,熱愛文學,還寫得一手好字。后來進入女子中學讀書,女中的學習生活不僅賦予她知識,還培養(yǎng)了她優(yōu)雅的氣質和獨立的思想。詩詞歌賦她信手拈來,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這樣的女子,在當時的社會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 隨著年齡的增長,王淑貞逐漸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才女。女中畢業(yè)時,王淑貞已經出落得端莊秀麗,落落大方,再加上不俗的家世,尋親的媒人幾乎踏破了王家的門檻。 在眾多的求婚者當中,王淑珍對李浩明情有獨鐘。李浩明是當地一家糧行的公子,在她眼中李浩明雖然是富家公子,但不同于一般的紈绔子弟,為人穩(wěn)重,踏實上進。 經過自由戀愛,19歲的王淑貞與李浩明步入婚姻殿堂。他們的結合,可謂是門當戶對,天作之合。婚后,王淑貞全身心地投入到家庭中,相夫教子,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條。 李浩明執(zhí)掌生意后,將糧食批發(fā)業(yè)務經營得風生水起,使李家成為了南通如皋當地有名的大富人家。1930年李浩明抓住商機與上海洋行合作,又在湯家港開設了一家經營煤油、火柴等西洋日用品的店鋪。湯家港位于著名的新興工業(yè)城鎮(zhèn)南通唐閘,這里商賈云集,市場興旺,一派繁華,有“小上海”、“小漢陽”的美譽。李家的生意做得風風火火。 進入40年代,李浩明又將自己的商業(yè)版圖擴展到上海,于是全家人隨之移居滬上,李家的財富和地位又上了一個新臺階。 李家在上海的居所位于上海市中心繁華的新閘路,這里橫跨靜安與黃浦兩區(qū),由此可見李家當時的財勢已不一般。 王淑貞婚后接連生育了8女5男,共13個子女,8個女兒如花似玉,5個兒子聰明伶俐。孩子們在優(yōu)越的環(huán)境中成長,享受著父母的關愛和良好的教育。 李浩民在外忙于打理生意,王淑貞則擔當起照顧家庭和孩子的責任。她知書達理,精明能干,深得丈夫的信任和依賴。夫妻倆琴瑟和鳴,日子過得富足和安逸。 王淑貞看著孩子們圍繞在身邊,心中充滿了喜悅和滿足,她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期待著這樣的日子能夠一直延續(xù)下去。 二、晴天霹靂突遭變故,厄運降臨五旬喪夫 抗戰(zhàn)勝利后,中國社會仍處于不斷動蕩之中。戰(zhàn)亂紛繁,物價飛漲,人心浮動。李家的生意也越發(fā)難做。 李浩民夫婦倆商量之后,1947年全家移居臺灣,李浩民則時常在大陸和臺灣之間忙于生意。1949年初,李浩明采購一批貨物準備運回臺灣,于1月27日(臘月二十九日)登上從上海駛向臺灣基隆的豪華客輪太平輪。但萬萬沒有想到他滿心期待的歸途,竟然成了與家人的永訣。 除夕這天,李家一早就開始熱鬧起來,忙著置辦年貨,準備迎接分別已久的李浩民回家。一向家教嚴格的王淑貞破例放任孩子們玩耍鬧騰。 大家歡天喜地等待了一整天,卻始終沒有見到李浩民返家的身影。很快噩耗傳來,王淑貞日夜思念的丈夫,孩子們慈愛的父親,永遠不可能回來了。 太平輪因為超載和夜航,與另外一艘貨船建元輪相撞,沉沒在冰冷的大海之中,造成了932人罹難,這一事件被稱為“中國的泰坦尼克號”。 茫茫大海吞噬了丈夫的生命,徹底顛覆了王淑貞原本歡樂的人生。王淑貞得知消息后,如晴天霹靂,精神幾近崩潰,但她仍心存一絲希望,耗費大量財力物力,雇傭多架直升機和幾十個漁民在海上尋找李浩民。然而,幾天過去了,仍然毫無蹤影。 家里的頂梁柱沒了,原本其樂融融的幸福之家,轉眼間便籠罩在生離死別的悲切之中。 李浩民遇難后他的生意伙伴紛紛找上門來,要求李家賠償損失。王淑貞沒有推卸責任,只要能拿出交易的真實憑據,她通通按照合約賠錢??墒菍⒓抑兴鞋F錢賠付出去,仍如杯水車薪,只好將家里收藏的古董字畫變賣。雖然如此,仍然無法賠付別人的損失,李家的生意只得關門,最后王淑貞將宅邸賣掉,自己帶著孩子們搬到了荒蕪的郊外,住在狹窄破敗的出租房里。 三、強忍喪夫之痛,獨當家庭棟梁 曾經輝煌的李家衰敗了,面對生活的突然打擊,王淑貞可以改嫁,也可以把子女送進孤兒院,但是她都沒有。她強忍喪夫之痛,辭去家中的傭人,自己獨自擔起家庭的重擔,用自己的一副肩膀和一雙手,扛起13個子女的未來。 為了養(yǎng)家糊口和子女的教育,王淑貞對工作從不挑揀。曾經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富家太太,如今不得不放下身段,為生計奔波勞累,她每天起早貪黑,只要能賺到錢供孩子們上學,再苦再累的活她都愿意干。除了替人做家教之外,她還做過保姆、洗衣工、清潔員、洗碗工等等,長年累月的承擔著艱辛。生活的壓力如巨石般壓在她身上,但她從未有過一絲抱怨,往昔那個沒有從事過勞作的大小姐和富太太如今已經脫胎換骨,此時的王淑貞變成一位堅毅的母親。 四、身教言教,感染子女,嚴格要求,培養(yǎng)精英 無論生活多么的艱難,王淑貞始終不放棄的一件事就是讓孩子們讀書,而且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孩子。她不僅要讓孩子們吃飽飯,還要讓他們成為精神上富足的人。 13個孩子的學費,是一筆不菲的支出,王淑珍咬緊牙關,擠出時間再多打幾份工,她每天總是天不亮就爬起來,一直忙到深夜才睡下。 成年后的李昌鈺,對苦中有樂的童年依然是記憶猶新。他回憶說,家中兄弟姐妹多,小孩子又長得快,衣服鞋子總是不夠穿。母親用攢了很久的錢給自己買了一雙球鞋,他看到母親粗糙的手,非常的心酸,舍不得穿新鞋,每天光腳走到學校之后再穿上。 王淑珍一直告誡孩子們,生活再窮,衣服再舊,也要穿得干凈。他們一家人的衣服,哥哥穿完弟弟穿,姐姐穿完妹妹穿。王淑珍把衣服上的破洞用相同顏色的碎布打好補丁,把襯衫和褲子熨燙得整整齊齊。 年齡大一點的孩子曾提出中斷學業(yè),出去工作,幫助母親承擔養(yǎng)家的壓力,但都被王淑貞嚴詞拒絕。 在王淑貞看來,唯有讀書才能改變命運。王淑貞的教育理念是孩子們不僅要成人,更要成才,一切都要盡力去做,既然做了,就要做到極致,成為拔尖的人才。為了讓孩子們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她不惜一切代價,即使生活再艱難,她也從未想過讓孩子們放棄學業(yè)。王淑貞非常有遠見,鼓勵子女去美國留學,并說碩士不夠,要念到博士畢業(yè)才算出息。李昌鈺從警官學校畢業(yè),他想去做巡警,這樣就會有一份穩(wěn)定的收入,可以減輕母親的負擔。然而,李昌鈺卻遭到母親嚴肅的批評,要求他繼續(xù)深造。 王淑貞以身作則,為孩子們樹立了榜樣。她雖然年過半百,但仍堅持學習新知識,她深知只有自己不斷進步,才能更好地引導孩子們。她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孩子們,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不能放棄學習。 在王淑貞的影響下,孩子們也變得格外懂事。他們深知母親的辛苦,學習格外刻苦,他們明白只有努力學習,才不辜負母親的期望。兄弟姐妹們放學后,只要有一點空閑時間,就紛紛跑去幫母親的忙。家里的生活雖然拮據,但一家人齊心協(xié)力,共同面對生活的困難。 王淑貞用自己的堅強和勇敢,獨自撐起了這個家庭,她的付出和努力,為孩子們鋪就了一條通往成功的道路。 在這樣的教育理念下,兄妹13人經過努力,終于都取得博士學位,他們當中有學者、法官、商人、設計師、工程師、藝術家、廣告人、證券師、IT精英等,其中有三位還被授予美國十大杰出青年的榮譽。這樣傲人的教子佳績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絕無僅有。 以李昌鈺為例,1975年他獲得紐約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學位,實現了在學業(yè)上的登頂,1998年6月他榮任美國康州警政廳廳長,成為全美第一位出任州級警界最高職位的華裔首長。李昌鈺從警后縱橫全球42個國家和地區(qū),參與調查和偵辦的刑案超過8000起,破案率超高,因此被稱為“神探”。 五、傳奇一生,令人敬仰 1959年,62歲的王淑貞決定移居美國,與子女們相伴安度晚年。王淑貞從未學習過英語,然而,她居然在短時間內經過自學,通過了移民局的測試,取得美國國籍。這足見她的勤奮精神、學習能力和生活毅力。 王淑貞的愛國情懷十分深厚。雖然舉家遷往美國,但她心中始終懷著一顆中國心,她堅持用家鄉(xiāng)話與孩子們交流,一方面是為解鄉(xiāng)愁,另一方面是提醒孩子們不要忘記中國文化。她常對孩子們說:“你們可以在海外發(fā)展,但有一點必須要記住,不要忘記自己的祖國。”這種愛國情懷,在孩子們的心中生根發(fā)芽,成為他們前進的動力。 晚年定居美國,王淑貞仍難割舍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在100歲的壽宴上,王淑貞提出自己的愿望是想為家鄉(xiāng)的孩子建立學校,李昌鈺及其兄妹為實現母親的愿望,多次以王淑貞的名義為家鄉(xiāng)捐贈教育設施。2001年9月17日,李昌鈺參加由母親的佛號“李王岸佛”之名,捐資修建的如皋師范學校附屬小學岸佛運動場落成儀式,以賀“附小”百年校慶。他還特意從老房子挑了一塊老青磚,裝了一小袋泥土,帶給久居紐約、日夜思鄉(xiāng)的母親。 美國前總統(tǒng)克林頓和布什都曾在母親節(jié)給她寫信,稱贊她是“一位偉大的母親”。 紐約市時任市長也親自參加王淑貞百歲壽宴,祝她生日快樂! 2003年3月6日王淑貞在美國安詳地辭世,享年106歲。她的葬禮莊嚴而隆重,康涅狄格州警察組織了禮儀隊為她送葬,向她致敬。康涅狄格州政府將她的生日定為特別紀念日,以此來紀念這位偉大的華人母親。 2005年,江蘇如皋為李王岸佛(王淑貞佛號)修建一尊銅質塑像,李昌鈺回到故鄉(xiāng)為塑像揭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