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走到哪都能聽到孩子“咳咳咳”的聲音。多數(shù)沒有生病的情況下,孩子咳嗽不需要用藥,推拿是一個非常有效又安全的止咳方法。 今天就教大家5個手法,不論寒熱虛實,只要孩子咳嗽的時候就能用。 到了秋冬季節(jié),咳嗽是小兒肺系疾病中最常見的問題,卻也是病因最復雜的問題。有些孩子是外感風寒引起的風寒咳嗽,有些孩子是肺脾氣虛導致的內(nèi)傷咳嗽,還有風熱咳嗽、痰濕咳嗽、食積咳嗽、陰虛咳嗽等等。 可不管咳嗽的原因如何,歸根到底,咳嗽的病位,主臟在肺,最終都是因為肺失宣肅,肺氣上逆而咳嗽。 所以,當分不清孩子咳嗽的寒熱表里虛實,感到無從下手之時,可以用下面這幾個通用手法,通常能起到很好的止咳效果。 平推肺經(jīng)100~300次 肺經(jīng)定位:掌面,無名指末節(jié)螺紋面。 ![]() 操作手法:平推,一般就是來回推。平推肺經(jīng),相當于清補肺經(jīng),清肺經(jīng)和補肺經(jīng)同時操作。從無名指掌面末節(jié)指根推向指尖方向為清,稱清肺經(jīng);反之,從指尖推向指根方向為補,稱補肺經(jīng)。 作用: ①清肺經(jīng)的主要作用是“瀉”,驅散外邪,一般用于表實里實證,比如感冒發(fā)燒、肺炎等引起的咳嗽、胸悶、氣喘等; ②補肺經(jīng)的主要作用是“補”,補足肺氣,通常用于肺氣不足的虛證,比如久咳久喘、反復感冒、咳嗽、鼻炎日久、肺炎后期等; ③平推肺經(jīng),既清又補,可在孩子虛實夾雜或分不清咳嗽表里虛實的時候使用。清補同用,人體本身會接受到刺激信號,對相應的臟腑進行調(diào)節(jié)。 掐揉掌小橫紋100~300次 定位:掌小橫紋,在孩子手掌尺側。讓孩子微微握拳,可以看到在小指根部與掌橫紋之間,有3-5條細小的紋路,這些細小紋路就是掌小橫紋,所以它不是一個具體的點,而是一個小范圍。 ![]() 操作手法: 1、孩子取坐位,左手微微握拳; 2、操作者用左手握住孩子的拳頭,露出小指下方的肉肉,找到掌小橫紋的定位; 3、操作者用右手拇指指腹或指端,按揉掌小橫紋,按揉3次掐1次; 4、一般操作100-300次。 作用: 掌小橫紋止咳化痰、寬胸宣肺,是化痰效穴,能夠化重痰、濕痰、喘痰,常用于咳嗽、痰多、咳痰黃稠,或氣喘等的治療。 分胸八道30~50遍 操作手法: 孩子平躺,操作者雙手拇指放置于璇璣穴(位于前正中線,胸骨上窩中央下1寸處),沿著肋間隙分推,從上至下,分推8次,第八次分推時沿著肋弓下緣向兩側分推,此為1遍。一般操作30-50遍。 ![]() 作用: 理氣順氣,開胸散結,化痰止咳。對于因痰飲停聚胸肺引起的肺氣不利、咳喘、鼻炎等問題,有很好的調(diào)理效果。 分推肩胛骨100~300次 操作手法: 孩子取坐位或俯臥,操作者兩手拇指放置于孩子肩胛骨內(nèi)側,沿著肩胛骨內(nèi)側緣從上往下分推至兩側肩胛骨下角,相當于畫一個“八”字。注意手指要用力。 ![]() 作用: 宣通肺氣,止咳化痰。常用于感冒發(fā)熱、咳嗽、咯痰等呼吸系統(tǒng)疾病。 肅肺1~2分鐘 操作手法:有下肅肺和上肅肺之分。 √ 下肅肺:抱孩子側向坐于大腿,雙掌五指張開,一前一后夾持前胸與后背,從上至下,依次推抹、搓揉。推抹搓揉的順序不重要,看個人習慣,順時針向下或者逆時針向下都可以。在這一步完成后,雙手再次向下捋2-3次,為一遍。 ![]() √ 上肅肺:抱孩子側向坐于大腿,雙掌五指張開,一前一后夾持前胸與后背,從下至上,依次推抹、搓揉。順時針或者逆時針都可以,注意推抹搓揉和向上移動同時進行。在這一步完成后,雙手小魚際繃住膈肌向上托2-3次,為一遍。 ![]() 作用: 肅肺、降逆、化痰,是小兒推拿中常用的止咳手法,常用于咳嗽、哮喘、咽喉不利。肅肺法的方向,根據(jù)孩子咳嗽時痰液的情況決定。咳嗽痰少或無痰,向下肅肺,以肅降肺氣為主;咳嗽痰較多,向上肅肺,以促進排痰為主。 邵兒推拿 ? 止咳通方: ? 平推肺經(jīng)100-300次; ? 掐揉掌小橫紋100~300次; ? 分胸八道30-50遍; ? 分推肩胛骨100~300次; ? 肅肺1-2分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