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云中書箋 云中書箋 2024年11月02日 00:02 河南 詩詞 云間寄意·箋上留痕 云書與你:共賞詩詞 【1】 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辛棄疾《鷓鴣天·代人賦》 釋義:如果心中沒有體驗眼下的離別之恨,我真不相信人間會有人因為悲傷而白頭到老。 人生最難懂的大概是離別,最難熬的應(yīng)是相思。 若不是心中此時裝滿了離愁別恨,又怎會懂得思念的沉重,白發(fā)的由來? 世間好物都易逝,只叫人間愁斷腸,就像沈從文說的那句話:“凡是美的都沒有家,流星,落花,螢火,最會鳴叫的藍(lán)頭紅嘴綠翅膀的王母鳥,也都沒有家的。誰見過人蓄養(yǎng)鳳凰呢?誰能束縛著月光呢?……” 就連感情也是,美的東西往往都要經(jīng)歷各種苦難,無情怎比有情哭,一絲轉(zhuǎn)換三千絲。 唉,感情太過豐富的人,總就是要承受這離恨之苦,白頭之變。 【2】 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薰籠坐到明。 白居易的《后宮詞》 釋義:紅顏尚未老去,恩情卻已經(jīng)中斷,只能斜倚著熏籠一直坐到天明。 斜陽西沉,一縷余暉透過雕花窗欞,落在那精致的熏籠上。那個獨(dú)守宮闈的倩影,她以纖指輕撫青絲,眸中氤氳著看不透的心事。 時光是把殘忍的尺,丈量著人間冷暖。那些看似堅不可摧的誓言,原來不過是一場櫻花雨,紛紛揚(yáng)揚(yáng),轉(zhuǎn)眼便了無痕跡。 最是無情帝王家,昨日盛寵,今朝冷落,世間萬千寵愛,抵不過流年的清冷。 多少紅顏,在歲月的長廊中黯然神傷。她們以青春織就綺夢,卻在無盡的等待中看透繁華。那一盞熏籠,點燃的不只是香料,更是一個女子對溫暖的最后眷戀。 夜色蒼茫,她斜倚而坐,任憑思緒如絲如縷,纏繞成無人知曉的心事。 【3】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釋義:周圍的景物依舊,但人事已非,所有的事情都已經(jīng)結(jié)束,想要開口說話,眼淚卻先流了下來。 歲月就像一場清淺的夢,看老梅依舊,檐角風(fēng)鈴,一切都未曾改變,卻早已物是人非。 前幾天看到過一個視頻,視頻中一位博主記錄了自己親人去世后,八個月個時間,自家整齊的收拾干凈的小院,一點點長滿荒草。 盡管只是通過攝像頭觀看,但那種穿透時空的肅殺,荒蕪之感,讓你的心也會跟著抽離,忍不住設(shè)身處地的會問。 這個世界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人活著到底為什么? 問來問去,便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4】 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李煜《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釋義:往事都已經(jīng)成空,就好像還在做夢一樣。 歲月是一面模糊的鏡子,映照著我們不斷跌宕的心事,回首見,但見一個“空空”。 那些曾經(jīng)刻骨銘心的往事,在時光的長河中漸漸褪色,就像春日清晨的一場薄霧,看似觸手可及,卻又虛無縹緲。 又“空”又“夢”,可見悲涼。 李煜在這個秋天寫下了“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 你在這個秋天又想到了什么呢? E N D
|
|
來自: 12345csdms > 《待分類》